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史,形成了浩瀚宏大的审美体系,以中国独有的宣纸、墨笔为材料,以书写为手段的中国画,抒情达意,以形写神为宗旨,让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成为传达交流的媒介。这一一神奇的表现手段形成中国特有的绘画语言。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散发着独到的视觉冲击,使你不得不驻足品味,令人在感悟中体会其内涵,而且使其产生回味和联想。国画的笔墨是艺术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依物写神的生命体,讲究的就是高度提炼,不但笔墨自身具有阴阳顿挫、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的形式美,而且还有着灵动自然、贯通运笔、以形写神的语言表达功能。 受老庄哲学影响,中国绘画以抒发心中之意气为主要追求,其作品多重表现,不唯刻画,以现自然之陛,力达内涵之神。依据画者的主观意象,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将其有序组织安排,以绘画
赵孟頫被视为元代初年最的书画家,他承前启后,开创一代画风,成为勾连中国艺术史的关键人物。然而,由于他身为宋代王孙,却出仕元朝,这使他在遭受时人讥讽外,也备受后人非议,艺术成就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旅美学者李铸晋教授,以如椽之笔,重新梳理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以微观的考察剖析赵孟頫的身世、心境和画作的内涵,也以宏观的视野立论时代背景的困境与无奈,更搜寻上下千年时空,远接唐宋,下启元明清,为赵孟頫的画艺作继往开来的定位,使赵孟頫在艺术史上重新闪光。本书是李铸晋教授花费毕生精力的重要论文集,为艺术爱好者不能不看的经典之作。
《文明的印痕:贺兰山高伏沟至贺兰口岩画》在《文明的印痕——贺兰山大、小西峰沟岩画》《贺兰山白头沟、口岩画普查报告》《贺兰山高伏沟岩画普查报告》《贺兰山岩画野外普查概述》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贺兰山东麓高伏沟至小贺兰口之间百余幅精美的岩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岩画普查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在附录中做了展示。同时,将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多年来所进行的岩画研究与保护性的实验做了概述,包括2012-2013年申请成功并完成的银川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3D技术在贺兰口岩画保护研究与旅游开发的应用”,以及与南京博物院合作进行的《贺兰口岩画抢救性保护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