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张福海主编的《戏剧鉴赏》书的编写汇聚了众多戏剧方面专家与学者,是大家理论研究的创见与结晶,也是大家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分绪论及上下篇,共九章。 绪论部分,主要从戏剧艺术的鉴赏视角,从学理层面,诸如“戏剧鉴赏的艺术再创造”、“戏剧文化特征的审美鉴赏”、“戏剧艺术特性的审美鉴赏”等几个方面,进行戏剧艺术的知识性提升和把握。章至第七章是西方戏剧鉴赏部分。第八章至第九章是东方戏剧鉴赏部分。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教材,也适用于戏剧影视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同时,也可供戏剧影视界创作人员和爱好者的阅读。
《中小学戏曲课堂·曲剧艺术》,是针对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戏曲普及教育,为学校师生编写的教学读本,供学校师生选用。本书共设有五个单元,每单元有曲剧唱段、戏曲知识、曲剧名家、实践活动等板块,唱段配有范唱和伴奏,以便于随时学唱,同时学生结合唱段的学习和灵活多变的实践活动 容易接受、掌握相关戏曲知识,达到普及的目的。
《古典芭蕾教学法》是在学习和借鉴俄罗斯芭蕾学派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50年来的芭蕾教学实践,总结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芭蕾教学法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古典芭蕾1~7年级的教学方法.不但对法文芭蕾术语做出了的中文解释,而且对每个芭蕾动作的要领做出了详尽的讲解.同时还对动作的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做了归纳和分类。尤其是对芭蕾1~7年级的教学大纲以及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做了全面、详细的分析。 《古典芭蕾教学法》是可供芭蕾舞教师、芭蕾舞演员教学、训练使用的教材,同时也是古典芭蕾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国际标准交谊舞,标志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它是一项高雅优美的特殊体育运动,也是人体优美曲线与音乐的结合。源自欧洲宫廷的摩登舞系更是仪态高雅、气质超然:华尔兹的雍荣华贵、维出纳华尔兹的优雅从容,快步的欢快灵巧、狐步的轻灵洒脱、探戈的潇洒豪放,无不彰显着它不可胜收的美,因此数百年来一直是欧美上流社会交际的。霓虹闪耀的舞池,华丽深情的音乐,优雅浪漫的摩登,奔放热悄的拉丁……任谁能抵挡这翩然而舞的声色诱惑?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作品为纬,以点带面,精选中国戏剧(戏曲、话剧)史中的经典作品,从戏剧文学赏析的角度,以“剧情脉络”、“剧作家小传”、“剧作赏析”为体例,分别对每部剧作的结构编排、语言风格、悬念冲突、情境设置、剧作特色等予以介绍和评析。 本书分析得当,语言平实但不失理论深度。作为一本引导读者接触、领略和欣赏中国戏剧经典作品的入门读本,能帮助戏剧专业初学者、非戏剧专业的大学生和业余戏剧爱好者在阅读剧本时获得启发,从而使他们能更为全面地鉴赏戏剧作品。 本书适用范围广泛,除可作为师范本、专科和普通高等院校教材外,还可为爱好中国戏剧的广大社会读者参考选用。
本书对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构成元素进行逐一分析,论述了戏剧的特性,介绍了戏剧鉴赏和戏剧批评中的一些要领。同时,本书还讲述了戏剧的历史源流和重要的流派、思潮。本书内容充实,章节安排合理,叙述流畅,体例得当,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行文的趣味性,理论方面深入浅出,案例分析准确精到,具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可供高校艺术院校本专科中文、戏剧专业和同等学力使用,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和艺术教育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青年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的自学读物。
《越剧入门与鉴赏》介绍了越剧的基本知识。 越剧作为发源于浙江的独特剧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主要以浙江嵊州方言和民间音乐为渊源,博采绍剧、京剧、昆曲等戏曲乃至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成就了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奇葩”。
中国的戏曲剧种大多历史悠久,但越剧的发展历史却给人一种“奇迹”的感觉。从浙江东部的一个小乡村里几个乡下男人自娱自乐地玩唱开始,到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地位,在世界有影响的地方性大剧种。越剧的舞台上出现过许多的传奇剧目,而越剧本身的发展就是一部传奇剧。作者通过阅读大量越剧书刊资料,试图以轻松简约的笔调,将越剧富有传奇经历的发展史和精彩的艺术世界提炼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奉献给读者。
《蒋公的面子》是2013年广为大家称赞的“神剧”,以南京大学校史为题材,通过1943年蒋介石兼任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 该剧自2013年春从南京大学的纪念演出开始,到10月份的百场演出,备受争论和追捧,在话剧界、评论界、大学里掀起了热潮。在全国各省巡演期间,每到一地,都获观众盛誉,成为近年话剧界的一匹黑马。本书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照片,全面真实地总结讲述了该剧诞生到百场的艰辛与盛况,对喜欢和关注话剧的读者提供了了解此“神剧”的窗口。
京剧艺术宝库的资料浩如烟海,笔者仅将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汇集整理,按京剧的简史、剧目、行当、字韵、音乐、化妆、表演、行规、术语、艺谚等诸方面粗略地做些介绍。旨在普及京剧艺术知识,为国粹之弘扬做点实事。
在民间,老百姓对秧歌有个生动的概括,那就是“锣鼓鞭炮,红火热闹,旗罗伞扇,花里胡哨”。如果把秧歌看做简单易学的“玩意儿”那可就错了。秧歌的形式除了在地面上舞蹈,还有把丈把高的木跷缚在人的腿上,不仅要完成行走,还有跳跃、翻筋斗、跨越障碍等高难动作,这大概也是千百年来秧歌能够得到百姓喜爱的魅力所在吧。 有人曾说汉族是不爱歌舞的民族,可当我们真正走入民间去感受形式各样的秧歌时,就会被它们的多彩而感动,身体里所传达的对于历史、文化和生命的表达又如何说睨汉族不爱歌舞呢?只是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太少。由此,作者将在这本小书中通过众多的故事和图片带我们走入秧歌的海洋,去重新发现和认识这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汉族歌舞艺术。
旧文一束 《立言画刊》三周年称庆 ——兼勖李少春 余门弟子李少春应多演老生戏 闻所闻而来的消息 忆荀慧生《十三妹》 收音机中听冬皇《失街亭·空城计》 听谦和社 张李平议 论梁实秋先生谈旧剧 鸟瞰富连成(上) 小引 一、从“喜”字科演员谈起 喜连成六大弟子 雷喜福及其他“喜”字科生行演员 侯喜瑞 “喜”字科其他演员 二、“连”和“富”字两科演员 生行的“双子星座” “名旦”以外的旦行名宿于连泉 “连”字科的净行演员 “富”字辈的丑行演员 “连”、“富”两科的武生和小生 “连”、“富”两科的武旦和武净 “连”、“富”两科其他行当演员 附录:重读《富连成三十年史》 善待戏曲文献 ——说《富连成三十年史》 鸟
《何祚欢文集:挂牌成亲(中短篇评书及评书小段)》主要包括:蚊子不咬后脑壳、民众乐园飞帽子、“令尊”是儿子、批发洗脸、老姜包饺子、帮小偷取款、替警察上岗、免费秘方、拦路劫火、“我有外遇”、撮上车、山城斗智、彩电风波等评书。
“动物表演”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艺术,有人把它归于杂技史的范畴,有人把它作为戏剧史的附庸。本书把它当做独立的文化事象加以探讨。 本书总结了动物表演史的五个阶段:以动物自我娱乐和人类开始模仿动物、驯化动物为内容的动物表演初始阶段;以汉唐宫廷为主要舞台、以兽类厮杀为主要形式、以恢弘酷烈为审美旨趣的大型动物表演阶段;以宋元市井为演出场所、以禽鸟竟技为主要特色、以优美亲和为欣赏动物动机的中型动物表演阶段,以明清江湖为活动背景、以虫蛙鸣斗为主要技能、以流浪分散不演出特征的小型动物表演阶段;当前动物表演的现状与思考。 本书旨在系统论述动物表演艺术的发展史,同时唤起人们对于文明重新加以考量:究竟什么是文明?征服动物是文明,抑或解放动物是文明?
王国维不仅在古史地、古文字上是一代大师,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上也卓有贡献,本书即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中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但却因以往学者的轻视而晦暗不显。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它全面考察,追根溯源,回答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中国戏曲文学的成就等带根本性的问题,使元曲这一瑰宝重放异彩,并为今后的戏剧史研究指明了道路。
《广州粤剧团六十年剧本选:戏脉流芳(共8册)》收录1953年至2011年广州市属国营粤剧艺术表演团体整理改编、创作、移植的粤剧剧本55个,旨在展示广州市属国营粤剧艺术表演团体剧目建设轨迹和成就,供粤剧艺术传播和粤剧创作技法研究、学习之用。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又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共十一章的内容,分别就“戏剧的传统与观念” 和“戏剧的本质和属性?两个部分加以具体而全面的讨论和评述。其中,上篇“戏剧的传统与观念”部分,具体论述戏剧的起源,东西方戏剧的历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戏剧的形态与要素,戏剧观念的觉醒及其演变以及现代戏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下篇“戏剧的本质和属性”则主要围绕着“戏剧性” 的问题,从戏剧的动作、冲突、情境、意象、场面等基本的戏剧理论范畴出发,就戏剧的艺术时空、审美属性、社会功能以及戏剧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展开具体讨论。本书上、下两篇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前者侧重于从历史出发来总结戏剧的传统与观念,分析戏剧的形态与要素,后者则在逻辑的层面上追问戏剧的本质与属性、价值与功能。如果说,前者是关于戏剧艺术的历史评述和文化思考,后者则
中国的戏曲剧种大多历史悠久,但越剧的发展历史却给人一种“奇迹”的感觉。从浙江东部的一个小乡村里几个乡下男人自娱自乐地玩唱开始,到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地位,在世界有影响的地方性大剧种。越剧的舞台上出现过许多的传奇剧目,而越剧本身的发展就是一部传奇剧。作者通过阅读大量越剧书刊资料,试图以轻松简约的笔调,将越剧富有传奇经历的发展史和精彩的艺术世界提炼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奉献给读者。
《京剧曲谱精选》是为广大的京剧业余爱好者而编写,在唱段选择上选用在群众中流传且较典型的各流派唱段,并在演奏谱的记谱上作了较多的说明。朋友都知道,记谱再详细也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在长期的磨炼中及多方观摩中方能体会到、摸索到。谱记得详细,只是给学习者以较多的方便,在大的框架方面不至于走弯路。《京剧曲谱精选》如能在这方面为您提供帮助,正是我们的愿望。 《京剧曲谱精选》的谱例,有些是参考或部分的采用了前辈们的编记的乐谱;而大部分则是编者重新反复听记有关音响资料并根据我们多年教学和实践的体会作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帮助广大业余爱好者能更顺利地步入京剧音乐之门。
随着时间的推延,我院有一批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上卓有成就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教学人员,相继离开了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活动的线,他们当中许多人至今仍然是我们国家相关领域内的人士和首屈一指的学者、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了尽快把他们毕其一生积累下来的宝贵艺术技艺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尽可能完善的方式保存下来,去年夏天,我们着手制订并实施专以学院离退休专业人员为对象的“上海戏剧学院霞光工程”,以保护和挖掘这批不可再生的,甚至有的具有“惟一性”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源,这对繁荣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