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缀其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接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连接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它既是一种传统,一种由一系列固定下来的符号构成的程式化艺术,却也是于细微处变化万千的,是特定表演者的个性化舞台实践。傅学斌先生《京剧脸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提供一般性常识,为“门外的”京剧爱好者指点出解读缤纷京剧脸谱的入口,而且从名家和流派的角度稍作展开,在同一人物不同脸谱间构建对比,顺带阐述了流派传承及特色、表演者个人风格等等内容,笔墨不
本书展现了京剧旦角化妆专业方面的技法与理论,对化装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戏曲人物造型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教材的著者马静老师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在京剧化妆造型领域,特别是旦角化妆专业方面有突出的建树。教材也是马静老师多年艺术实践的全面总结,对京剧旦角化妆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本书介绍了较为常用的一些旦角发式及其梳挽步骤、技术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经常与之相配的女性角色的头饰,并配以实际图例,做了尽可能详细的操作说明,更具知识性和实用性。
《京剧的知性之旅》有别于京剧研究的学院派,是京城文化名人徐城北先生一生听戏之感悟,常年与艺人交往之积累。 对老票友而言,京剧愉悦人生;对新戏迷来说,京剧点缀生活。 无论对谁,只要是京剧爱好者,这本书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感性到知性,它带领读者走入程长庚、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历代京剧名家的后台世界。 漫画大师丁聪的插图,形象生动传神、线条精细洗练,与本书文字相得益彰。
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京剧旦角流派研究——名师讲堂”系列讲座的课堂讲演实录。钟荣、周百穗、陆义萍、李秋萍、王继珠、毕谷云、牟元笛、王婉华、王熙苹、张敏智九位曾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资深旦角教师和青年教师讲述京剧旦角的相关表演艺术知识以及流传发展。本书在文字上保留了课堂上讲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特点,内容包括他们跟随名旦学艺的过程,对在中国戏曲界留下瑰丽篇章的师长们(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于连泉、黄桂生、徐碧云等)的艺术精髓的理解和感悟。读之让人为戏曲艺术和艺术家们而感动。此外还配有大量的资料性图片,当时的演出场面、台下的练功场景,亦可满足众多戏曲爱好者了解旦角、了解这些艺术家的愿望。
中国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特殊谱式图案,它以精巧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细腻的线条、勾揉抹的手法创造出众多性格鲜明又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 京剧脸谱中的花面妆,从设色的五彩缤纷、构图的千姿百态上显示贵与贱、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含有褒贬深义,与素洁的俊扮形成了对比,生发出强烈的戏剧审美效果。 生旦净丑各式脸谱多姿多彩,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本书所收入的脸谱没有局限于某家某派,而是采取广征博采有方法,择优选入,所收的568幅脸谱,20余幅人物扮相图,均侧重于常用脸谱和造形,包括传统勾法与新编历史剧中的脸谱,基本上按剧目内容、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排列。对于一些象形性的脸谱,特编排在一起,以增加读者欣赏的趣味。书中虽有不常用脸谱,只要有
“拉铁门”是民国上海京剧市场的行话,这一术语暗示了这种现代京剧生产体制的内在矛盾。从外部来看,华洋杂处的市场大环境决定了上海京剧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上海京剧市场环境因此既宽松又严苛,京剧生产既先进又保守。从内部来看,雇佣制的劳资关系决定了现代京剧的生产在根本上是一种资本逐利行为。与资本逐利行为相配套,形成了上海伶界联合会、名角制、连台本戏等一系列机构、制度与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生产体制为京剧生产带来繁荣,也为京剧艺术带来隐忧。现代京剧生产体制下的京剧艺术,始终徘徊在精雅与庸俗、创新与速朽之间
这是一本有关京剧艺术的通俗读本。本书以图示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地向读者一一展示京剧的简史、特征、行当、流派、表演、音乐、剧目,以及属于角色扮相的化妆、脸谱、服装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京剧艺术的整体。书中270张原创手绘图专业、细致,在同类普及读物中独具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观赏性。适合外读者以阅读本书为契机,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戏曲音乐入门丛书:京剧唱腔赏析》共分五个部分,其内容包括京剧剧种简介、怎样欣赏京剧唱腔、熟悉京剧唱腔的乐谱、京剧唱段赏析、京剧唱腔的托腔艺术。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不同流派的京剧唱腔。
为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本书所收入的脸谱没有局限于某家某派、而是采取广征博采的方法,择优选入,所收的568幅脸谱,20余幅人物扮相图,均侧重于常用脸谱和造形,包括传统勾法与新编历史剧中的脸谱,基本上按剧目内容、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排列。对于一些象形性的脸谱,特编排在一起,以增加读者欣赏的趣味。书中虽有不常用脸谱,只要有特色和一定的欣赏价值,也酌情选了一些。 欣赏和研究京剧脸谱,与剧情、角色表演、服装和人物身份等一齐进行,故在书中特收辑了我绘制的部分人物扮相图,以帮助读者了解京剧脸谱的分类。书中所收脸谱的画法,与常见的七分或八分脸不同,都是正脸。这种画法便于欣赏,但难度较大,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在编绘时参阅了《郝寿臣脸谱集》、翁偶虹的《脸谱概谈》、陶君起的《京剧剧目初控》等文献
“拉铁门”是民国上海京剧市场的行话,这一术语暗示了这种现代京剧生产体制的内在矛盾。从外部来看,华洋杂处的市场大环境决定了上海京剧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上海京剧市场环境因此既宽松又严苛,京剧生产既先进又保守。从内部来看,雇佣制的劳资关系决定了现代京剧的生产在根本上是一种资本逐利行为。与资本逐利行为相配套,形成了上海伶界联合会、名角制、连台本戏等一系列机构、制度与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生产体制为京剧生产带来繁荣,也为京剧艺术带来隐忧。现代京剧生产体制下的京剧艺术,始终徘徊在精雅与庸俗、创新与速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