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著述中,从图形语言及创意视角来分析东阳木雕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东阳木雕艺术价值的著述并不多见,未能满足东阳木雕设计工作者图形创意的需求。本著从图形语言及创意视角来研究东阳木雕艺术,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传承东阳木雕艺术,并为木雕设计工作者提供图形创意的参考,从而更好的满足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特别是木雕艺术设计工作者进行图形创意的相关需求。
纸鉴:中国古代书画、文献用纸鉴赏,ISBN:9787805986258,作者:田洪生编
本书从雕塑造型角度阐述“构造”概念,分析构造与雕塑之关联,认定构造与雕刻、塑造并列,是雕塑成型方式之一。书中论述了雕塑构造的兴起、表现及意义,展开叙述了雕塑构造的方式方法和形态变化。作者还结合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状况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作了引述。全书图文并茂,既可作为艺术院校和普通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现代雕塑课教材,也可作为雕塑从业者或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阅读书籍。
《非洲黑人雕刻艺术》作者张荣生,黑非洲,亦称热带非洲,指的是撒哈拉以南黑人居住的非洲腹地。部族雕刻的主要特点:简洁、洗练、光泽,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几年演变中,这些积累了无数代神话创作经验的“造型象征”成了定型。因此,黑非洲雕刻的稚拙、纯朴、怪诞和表现力,以及节奏感和生命力在20世纪初引起欧洲艺术大师毕加索、克利、诺尔德等的注意。从此,他们开始对部族艺术,超初对黑非洲艺术,后来对美洲、大洋洲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国传统砖雕历史悠久,砖雕中的每一件动物花草,都充满着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戏雕传神达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砖雕是民俗与市井风情的万花筒,为我们保留了农业文明时期重要的社会文化信息。本书“从‘秦砖汉瓦’说起”,介绍了砖雕的地方特色、砖雕经典举例、砖雕工艺与制作流程等内容。
《源来如此:螳螂白菜六讲》归纳为六讲:一讲“螳螂白菜”,阐述选择白菜作为设计主体的动因,以及螳螂和蝈蝈这两个昆虫出现的缘由。二讲“道法自然”,回顾玉白菜创作设计的历程,并讲明当时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来源。三讲“因材施艺”,借设计玉白菜对玉料的选择,来谈一谈如何去相玉和审玉。第四讲“精益求精”,从工艺制作角度说明玉白菜的继承传统和创新之处。第五讲“如琢如磨”,讲解如何欣赏玉白菜的工艺,阐述玉白菜的细节部分的设计和工艺标准。第六讲“玉风画韵”,通过对近二十年我的部分作品的点评,讲述从“螳螂白菜”开始对“玉画”创作理念的探索和发展。这六讲献丑出来,只为抛砖引玉,希冀不远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玉白菜设计面世。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选:国美之路雕塑中国》是根据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28年-2013年系藏师生写生作品编辑而成,资料极其珍贵,多以泥塑作品和素描作品图片为主,绝大部分作者都是各个时期中国卓越的雕塑名家和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选:国美之路雕塑中国》力求通过作品图片讲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的教学发展历程,展示从老一代到新一代学院雕塑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崇高的艺术追求。反映中国美术学院学术雕塑系的学术高度,以及桃李天下的教育成就,更多地让艺术研究者和爱好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