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及玉雕爱好者所编写的玉雕工艺教材全书分为雕刻理论篇和工艺实践篇,前者详述了玉雕发展历史玉雕设备及工具玉雕技法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纹饰图案和寓意,为读者掌握玉雕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以实际生产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大量的玉雕生产实例和清晰的步骤图,将玉雕的主要类型圆雕浮雕和镂空雕这三种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周历精选岭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内容,从出处、背景、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加以注释、赏析,并配以百余幅精美的珍贵图片,令读者愉悦阅览生活每一天。本周历的编写,以岭南美术出版社多年珍藏的岭南文化资料和珍贵图片为基础,延伸阅读岭南地区风俗文化内容,一并呈现。 《寻美岭南周历 潮州木雕(2017 丁酉年)》为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建社35周年纪念版,精装大气,值得收藏。
泥塑也被称为“彩塑”、“泥玩”,是以泥土为主要材料捏塑而成的。泥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气息最为浓厚的民间艺术品之一,是伴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习俗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此,泥塑才得以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中国红:泥塑(文化遗产篇)》以生动的文字和直观精美的图片,向海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泥塑的发展历程、工艺技法、用途,以及各地具有特色的泥塑作品,读者了解中国泥塑,感受泥塑艺术的绚烂多彩。
罗丹生平 落榜的天才 1840年11月12日,未来的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诞生于巴黎市第12区阿尔马莱特路3号的一个贫困的平民家庭。罗丹的生日与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生日(1840年11月14日)只差两天。罗丹的父亲让·巴蒂斯特·罗丹来自诺曼底农村,在巴黎警察局当一名小职员——警务信差;母亲玛丽来自洛林乡下,给人家当女佣。 ……
在雕塑教学中,朱尚熹乐于实践,勤于总结,始终认真,并形成了的体系性。本书以创作随笔的方式给广大雕塑学生展示了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让大家分享了他丰富的经验与别样的教学生活。其丰富性不仅仅涵盖了雕塑的习作与创作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了雕塑批评与鉴赏,其中好些观点很有见地。本书图文并茂,除了可以作为雕塑教学的参考读物之外,也适合那些热爱雕塑的人们去阅读。
本书共分8章。章详细介绍了没骨画绘制所需的各项材料与使用方法。第2章介绍了没骨画的定义与相关概念,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讲解使读者对没骨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第3章讲解了没骨画的绘制技法,包含运笔技巧、调墨方法与构图样式。第4章至第7章,分别讲解了没骨画花卉、水果、植物、动物的绘制方法。第8章是作品欣赏,收录了作者大量的没骨作品供学习者欣赏。
《玉石雕刻》由预备知识及学习情境钼成。在预备知识中详述了学习玉石雕刻需要的基础知识,包括玉石材料的识别,常用雕刻设备及工具的使用、美术及造型基础等;学习情境从玉石雕刻的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以项目任务的方式进行玉石首饰石、玉石挂件、玉石手玩件,玉石摆件、抛光、装潢等玉雕知识、技能的讲解及训练。 《玉石雕刻》结合玉石雕刻生产实际,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训练法优化教学内容,以生产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应用了大量玉石雕刻实例,将知识体系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任务明确,实施环节紧扣有效,突出玉石雕刻能力的培养。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可供高职宝石类相关专业使用,也适合玉石雕刻培训班、玉石雕刻爱好者,珠宝商贸者、珠宝爱好者学习参考。
毛泽东雕像的建造数量,可以说在中国雕塑历史上创出了记录。它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一种情感的回忆。从1997年,在张家口拍下第一张毛泽东雕像照片开始到现在,《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成文军在全国122个地市县镇,拍摄了225尊雕像。其中1970年以前建造保留下来的180多尊,其余的则是文革时期(或叫改革开放)后建造的毛泽东雕像。在抢救性拍摄中,有的大批雕像拆除,有的则被保护下来并且成为文物,一些被挖出又重新竖立。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毛泽东雕像都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用一种怀旧的心态,表达着这种客观存在,这种感受深印在我们的永恒记忆里。
《雕塑美学》是一部论雕塑美的专著,从酝酿到动笔,历时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同年10月第二次印刷,累计印数为4500册。l993年获得吉林省图书奖。l996年作者对书稿作了较大的修改,2003年春到2004年春再次作了更大的修改。 ???这部专著结合中外雕塑名作,从审美关系角度立论,对于雕塑艺术的审美特性,从内容到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证。就雕塑美这一特点的探索来说,即怎样创造美的雕塑和如何欣赏雕塑的美,在理论上具有的开拓性。文中对于雕塑艺术的耐看与乏味,传神与入神,意象与意蕴,运动与矛盾,空间的虚与实,时间的真与幻,形式美(包括基本形式)与形式,风格与人格诸种问题,都作了较前深入的论证。论据翔实,观点新鲜而深入,不乏的见地。特别是著者所强调的雕塑的耐看作用,实际上是论证雕塑(和其他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著
泥塑也被称为“彩塑”、“泥玩”,是以泥土为主要材料捏塑而成的。泥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气息最为浓厚的民间艺术品之一,是伴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习俗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此,泥塑才得以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中国红:泥塑(文化遗产篇)》以生动的文字和直观精美的图片,向海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泥塑的发展历程、工艺技法、用途,以及各地具有特色的泥塑作品,读者了解中国泥塑,感受泥塑艺术的绚烂多彩。
《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典藏集(2017)》以精美的图片,配以精准的点评文字,展现了2017年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银奖、铜奖、作品奖等众多的精彩作品。汇编了评选活动作品征集、送展、评审、布展、摄影等环节的点滴。可为玉雕艺术创作者、爱好者、收藏者们欣赏天工奖作品并了解评奖的台前幕后。
苏州园林将巧夺天工的建筑造型与精美雅致的雕刻工艺结合,成为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 本册精选了苏州园林木雕图案六百多例,并按雕刻图案的基本类型编排,分为植物符号木雕、动物符号木雕、历史传说故事木雕、小说戏曲故事木雕、山水诗画木雕、器物符号木雕等六章。
ZBrush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造型软件,其操作简单,适用面广,是动画、电影、视频游戏等领域里面最重要的建模工具。《ZBrush数字雕刻:人体结构解析(第2版)》全面介绍了这一软件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说明如何利用它来雕刻基本的人物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在电影和游戏等制作过程中。 《ZBrush数字雕刻:人体结构解析(第2版)》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进行介绍,让你在把握整体形态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和塑造人体各个部分,从而创建出生动逼真的人物模型。结合书中提供的示例和视频,你就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创造和设计能力,并可结合其他软件(如Maya)创作出夺人眼球的艺术作品。 《ZBrush数字雕刻:人体结构解析(第2版)》图文并茂、指导性强,是雕刻家、造型师和艺术家们的手册,也是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