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棱县地处黑龙江省绥化市,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源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制造历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土陶工艺品之乡”,被文化部确认为“中国现代黑陶窑”,绥棱黑陶也被黑龙江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与火的艺术:绥棱黑陶》详细介绍了绥棱黑陶学术探究和实际生产中的面貌和成果,在回顾绥棱黑陶历史、介绍主要创作者的同时,还以生动的图文再现了绥棱黑陶的制作流程。
《庚子销夏记》者,北平孙退谷先生评鹭其所见晋唐以来名人书画之所作也。钩玄抉奥,题甲署乙,足以广见闻而益神智。其鉴裁精审,古人当必引为知己。余尤爱其有恬旷之怀、萧闲之致。虽今昔聚散之慨所不能无而亦不至吝情太甚,以视赵德父之欲求适意而反取僇栗者,固不同哉。曩余于黄昆圃先生家见退谷手书《畿辅人物志》稿数十帧,秀劲可喜。此书自一石晚得米襄阳墨迹,始悟晋法,其书之工宜也。退谷万卷楼藏书今太半在黄氏昆季家,而记中所载之缣素卷轴又不知散归谁氏。其所著书如《格致录》、《崇祯山书》、《天府广记》《藤阴札记》诸书皆在刊本之外。此书余当时未之见,或偶遗之,未可知也。庚子岁为顺治十七年,退谷是时年几七十矣,既耄,犹能以好古著书自娱。又岁一周而为壬子,当康熙之十一年, 为《尚书》作《集解》,隐然以伏生
本书为宝库社系列刺绣图书,共160页,全书分3部分介绍了作者自2013年至2020年间的和刺绣相关的旅行、记录和探索。书中共介绍了15位和花艺、园艺等相关的行业翘楚,作者在拜访他们的工作室、庭院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三十余款与旅行和植物有关的刺绣作品。全书文字较为详实地记录了她所有作品的探索历程、灵感来源、设计思路等,每个作品配有精美成品图和清晰的刺绣图,有详细的针法介绍,并有清晰的材料、工具、编织要点等介绍,适合刺绣爱好者学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传世作品集》中刘富安先生不独是高山仰止的陶瓷艺术大师,在整个河南陶瓷界乃至在中国陶瓷界,先生也是一个深为人敬重的大师,有着甚高的艺术盛誉和深远的影响。
“王世襄集”之一种,收录了王世襄先生有关竹刻艺术的文章,分为“刻竹小言”(金西厓著,王世襄整理;包括简史、备材、工具、做法、述例、述例续编)、“竹刻小识”(包括竹刻简史、竹刻分派、竹刻的恢复和发展等)、“此君经眼录”(图文并茂地讲述近百件竹刻珍品)、“散记”(记竹刻艺术品)。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年)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最的历史画家和风俗画家之一。他亲自到群众中去,开辟了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以速写的方式去表现平民、工人现实生活的先河,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曾称他是德国当代“伟大的画家”。 门采尔是一位理性的艺术家,他为了创作总是大量地画人物、道具、环境的速写和习作。他画《轧钢工厂》之前,在车间里的火光和喧闹声中画了几百幅速写,对道具做了科学的、的测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工人每个动作总是反复地写生,直到满意为止。他总是随身带着速写本,随时随地地绘画。参加宫廷宴会时无法带本子,他就画在请帖、戏单上,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一生。 他喜欢画人物众多的场面,画中人物关系处理得生动、自然,特别是对光的处理很精彩,即便是习作,看似信手涂抹的速写中
用模型创作使陶艺工作者能够创作出精美的作品,从简单的日用品到复杂的雕塑和装饰品。因为用模型很容易生产大量的复制品,所以它为商品的制作提供了喜人的可行性。本书详尽地阐述了模型制作的传统方法:反转模、印坯模和注浆模。无论您是职业陶艺家还是初学者,书中各种各样的的练习和大量的插图将帮助您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以及它的各种用途,从面砖到茶具和花瓶,再到建筑制品的制作方法。
古陶瓷学界耆宿叶喆民先生的这部通史巨著,是在其《中国陶瓷史纲要》一书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现、新成果倾力著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而非孤立、片面地轻断真伪、迟早;同时,不轻易放过窑址出土的特殊品种或典型瓷片。对于各大窑系的分类,作者运用比较学方法来对比观察相似品种及其烧成方法,联系地质特征与历史渊源,找出其主流或分支而理清脉络,例如他在1977—1985年对汝窑窑址的发现和认定,即是用此种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古陶瓷鉴定与鉴赏方面,作者提倡“既识真假,亦辨美丑”,“既以物稀为贵,亦讲难能可贵”;对于古陶瓷与书画艺术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对唐宋陶瓷的推崇,多有阐发。行文雅秀、旁征博引而不失明晰;注释、附录亦堪称周备。 ???
中村邦夫著的《金缮手账》不只是一本学习金缮工艺的入门级手工书,还是一本心灵修复的休闲读物。本书介绍了金缮工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与发展,隆重邀请日本有名文学家谷川俊太郎分享他对拼贴艺术的认识与感悟,与日本设计哲学家长冈贤明探讨长效设计的真谛,让读者在轻松学习修缮瓷器的技法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读者的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全书共含300余张精美图片,通过大量细节步骤图和详细过程说明,让读者充分理解金缮修复中每一步的制作工艺,提升了书籍的实用性,不仅可以欣赏,更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操作,直观感受到瓷器的缺憾美。将伤痕视为味道,感受“无用之美”更是“实用之美”。让读者可以将残缺温柔以待,用顺应消除绝望,金缮这是这样美丽有富有诗意的行为。
35种技术:本书的重点在于独特的转印制作——从简单的胶带和凝胶转印到更多复杂的,但很出效果的技术,比如日晒丝网及塑料包装纸转印等。 疑难解答:《创意手作坊:玩转图像转印》中包含了大量的答案去帮助弥补在转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你将学会发现问题,并知道接下去要做什么,让每次转印都能获得成功。 双重风格,双重方法:作者的不同风格阐释了怎样的转印技术可以成功地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每一种技术中的艺术图像和章节中的速成方案肯定都会带给你些许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