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方法 梁思成、林徽因两位中国近代建筑学的奠基者,将他们对建筑研究之心得,以优美文字向大众讲解。二十讲涵盖普通人应知道的建筑基础知识、建筑审美、空间艺术、生活哲学,是一部包含常识、赏析、应用的建筑通识读本。
建筑大师将故宫讲明白了故宫是世界奇迹,是中国古建筑之巅峰杰作。但若没有梁思成、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比如古建筑的九个特征、七个细节,便缺乏理解故宫的门径,更无法领会故宫营造技术与艺术统一的理性
《园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属于中国园林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本书主要从哲学—美学和园林设计的视角来研究《园冶》。《园冶》的园林审美观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自然、如画和尚雅,它们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主要美学特征。《园冶》总结出的造园基本原则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中国古代实践智慧的结晶。《园冶》从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建筑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规划观、以朴素自然为美的生态审美观和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生态节用观五方面启发了当代环境美学的建构。
《水体植物景观》介绍了水体植物品种的学名、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繁殖要点、栽培养护要点,植物造景图片是2004-2005年度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进行实地拍摄的实景照片。
传统村落民居的分布量大面广,各地区匠作技艺形式多样,且村落民居营建工艺相关内容较为庞杂(包括建筑形制、营建材料、营建工具、营建工序等),调查方法的制订有利于调查过程中合理有序地全面采集民居营建工艺的相关信息,避免漏项。为保证相关信息采集的原真性、准确性与完整性,本书对相关调查的前期工作、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及存档、调查成果形式等作出了要求,集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营建工艺调查方法。《传统村落民居营建工艺调查方法》一书包括背景、成果资料整理要求、调查方案模板、调查表格以及调查实际案例等内容。《传统村落民居营建工艺调查方法》旨在加强对传统村落民居营建工艺的研究,其内容可为相关从业人员、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丛书共分为三册,《看案例·学手绘图设计:广场景观/居住空间/公园景观》作者具有十多年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实践经验,主持和参与过近百项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及旅游规划等项目。他结合自己的实战案例,从数千张手绘图之中选取典型内容编著而成。三册书分别从庭院景观、景观细部、景观小品、广场景观、居住空间、公园景观、城市设计、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类别之中选取代表性的作品,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内容生动活泼,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 这套图书能激活读者的创意思维,为各类设计师提供手绘图实践的参考和借鉴。
世界景观设计的历史必定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它基于时空相关最广泛的观念来考察景观历史。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艺术的史学探究,试图论证艺术的哲学理念以及美学思想。通过艺术加以表达自然和塑造自然。一部景观设计的历史是书人类思想历史的另一种方法,因此本书在寻求展示一些特殊场景设计图时,还兼顾大量的文字描述。书中把景观作为对宇宙、自然、人性的态度来阐释,展示景观如何与其他密不可分的艺术门类来共享艺术形式。这些艺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以及其他装饰艺术,同样还包括文字及其他思想意识的表达手法。它叙述了人类与世界之间在的关系,阐明了自然赋予人类的秩序和意义,以及表现了人类为提高不同场所显著程度而设计建造不同景观的表现形式。 从史前篱到凡尔赛皇家园林,从秘鲁纳斯卡图案到北京故宫,从古埃及
本书以空间和文化为基础,以类型学的理性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当代建筑创作对传统庭院的继承为目标,建构起传统庭院体系的研究框架。 从传统庭院的历史承传对其本体进行研究,揭示出“庭”在传统建筑中的定位——空间原型。 从传统文化中概括出传统庭院的体系特征。 从空间、要素、意境三个层次对传统庭院进行分析,并探求其继承途径。 从传统庭院群体组合中将其置于城市——建筑——室内的中间层次,从而将庭院与城市、室内联系起来。 从当代庭院的范例中借鉴其构思、手法以及与传统庭院间的转换机制。 本书旨在通过对传统庭院系统化的分析,从深层认识、借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