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是三种不同的大众美术体裁,它们有各自的艺术规律和形式特点,同时又在新中国的宣传领域内 团结战斗 。本书将年画、连连环画、宣传画综合起来研究,这一创新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不一样的内容。 全书共四个篇章,300余张高清大图,生动有趣地介绍了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政治生活 我们走在大路上:人民的劳动生活 八小时之外:人民的娱乐生活 我的小日子:人民的家庭生活 ,呈现出20世纪50 80年代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暖而富有烟火气,蓬勃而鼓舞人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作者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连环画《朝阳沟》,分析了画家如何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术、绘画理念表现生活、表现美;通过分析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细节,让读者了解画家创作的 小心机 ;书的最后,作者通过40多年
这是一本兼具专业性、权威性、可读性与典藏性的中国绘画典藏画册。本书由中国艺术史领域专家伊瑞、覃琨瑛精选编撰,耗时3年写就,力图以清晰、简洁的文字,传神地讲述1600年的中国绘画。 本书前言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分门别类地介绍画派、画家、作品。 图片部分按照年代顺序,精选挑选了160张绘画作品,尽收中国传世名画,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型,每一时代每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均被收入其中。每一幅画作均配有简练、深刻的解说文字,不仅讲述了每位画家的生平小传,还生动分析了作品画面风格、技法、历史意义等,带领读者共同走入中国绘画的历史。
这是一部在大视野下以全新角度 图像 解读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读物。本书以宣传画串联每个时代发展重心,看中国发展进程;以宣传画解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鼓舞群众,上下一条心、一起干大事的决心及成果。 全书共250余张尘封已久、珍贵的、不同年代的宣传画,按不同内容分为 宣传画里的中国 让工业之花盛开 大办农业 争取更大的丰收 向科学进军 和平的心声 五个篇章,以小见大,生动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同时,本书系统梳理、分析不同时期宣传画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创作思路、艺术表现手法等,描绘了宣传画发展过程与特点。
从构图、视觉焦点、造型、用笔、着色、肢体动作、视线网络、衣饰……等艺术表现中基础又关键的因素出发,以12组、数百件古今艺术作品为例,巫鸿先生详尽阐释、示范视觉分析的含义和运作,说明“漫游、偶遇、感知”是一种思考和谈论艺术的方式,是一种在不同艺术传统之间发现交汇的场合和机遇的有效方法。阅读本书不要求艺术史专业知识——任何对图像有兴趣,愿意使用眼睛的人都是它期待的读者。这当然包括专攻艺术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但对他们来说本书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方法论层次上思考通向“ 艺术史”的路径。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故宫博物院(前身为北平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专题性刊物为主要内容,从故宫收藏的无数瑰宝中精心挑选,将那些只能远观的传世之作,甚至是无法再公开展出的稀世珍品,以高清细腻的图像,配以详尽的解说,呈现于读者眼前。书中收录的940幅绝美画卷,不仅体现着千年的墨韵清风,也承载了华夏文脉之魂。翻阅本书,可感受到王羲之的行云流水、吴道子的飘逸线条、郑板桥的坚韧竹意,亦可品鉴乾隆御笔的磅礴气象 在这本集大成之作中,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书画作品上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从宋代的山水意境,到元代的竹石梅兰,再到明清的花鸟工笔,每一幅书画都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诠释。
石涛是清初的一位天才艺术家,一生创造了大量激动人心的作品,其艺术影响三百年来中国绘画乃至艺术的发展。但传世石涛作品的伪作情况极为严重,在传统书画流传史上也堪称典型,当今世界公私收藏以及拍卖行经拍的石涛款作品半数以上为赝作。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石涛艺术的理解,也制约着石涛研究的水准。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世石涛款作品的真伪进行考订,希望尽可能地呈现石涛生平创作的基本面貌,从而为石涛研究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除《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外,同时出版的还有经过大幅修改的《石涛研究》(第二版)以及《石涛诗文集》,这三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对石涛这位艺术家的综合研究。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 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是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 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 巡回展览的一个成果结集。项目将流失海外壁画以临摹、复制的方式 回归中国 。作品以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理念,以匠人匠心,运用传统工艺和材料,以文物层级的表现标准对壁画进行再现并在国内做展览与传播,这是国内首次以这种形式将流失海外的壁画做集中展示。 本项目以流失海外壁画为立足点,反映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是活化特有文化资源,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传承文明成果的实践个案。《千年壁画、百年沧桑 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由古代壁画传承与传播、壁画复制临摹技艺与作品、传统壁画访谈以及学术研讨会专家评价等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
本书内容为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画作,本书共有16分册,书中分:人物卷、山水·杂画卷、工虫卷、花卉卷、蔬果卷、梅兰竹菊松卷、禽鸟卷、水族卷等。分类成卷,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特别吻合国画界的分类方法。在每一分卷中,以作品的时代先后为序,没有明确纪年的作品或没有原“齐白石纪念馆”鉴定创作年代的作品,编者根据画风的相应年代插入其中。每一件作品注明画题、尺寸和创作年代。
1971年,徐小虎正式跟随旅居纽约的书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王季迁探索书画笔墨的奥妙。为什么掌握了书画“结构分析”的小虎,还要进一步研究笔墨之道?因为不能辨识笔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书画的精髓。在往后长达八年的不断追问与精彩对谈中,在王季迁对笔墨的示范和画作的细读中,笔墨之秘,终被揭开。 在此之前,有人能把笔墨之道说清楚吗?40年后,小虎于耄耋之年重新审视王季迁对笔墨的阐释。在原有对谈基础上,不仅增添新注解及视频课程, 添加细节图,以文图互释的方式直观展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墨之道。
中国浮世绘研究领军人潘力教授,联手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近 50 家世界知名机构及私人藏家 ,为中国读者奉上前所未见的 典藏级的大8开浮世绘宏篇巨著 ! 选材考究:日本进口特种纸、丝光布接、烫库尔滋金,堪称不可多得的收藏及礼品书。 全书分为浮世绘的黎明、 锦绘 的诞生、浮世绘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的幕末浮世绘、邂逅西方的浮世绘风景画、迎接现代的浮世绘这六大部分,清晰梳理浮世绘发展历史,全面介绍所有知名流派及48位巨匠,并逐幅解读所有名作的内容、风格、技法乃至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本书为288mmx395mm超大8开尺寸,其中多数艺术作品以原作尺寸呈现,即几百年前的浮世绘作品多大,读者现在看到的就多大,营造难得的沉浸式体验。
读懂一幅画作,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不断涌现的过程,而艺术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便在于这些常被疏忽的细节,细究名画系列(A Closer Look)便是这样一套带领读者在细节之中探究艺术的经典书系。该丛书于2009年由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2022年首次授权中文版,是备受全球艺术爱好者追捧的艺术进阶读本。丛书云集了英国文博界学者的深邃目光,他们在浩若烟海的伟大艺术作品中精心遴选,提炼出技巧、色彩、面孔、画框、静物、风景、赝品、构图、修复九个维度,以厘清和解释我们对这些艺术品的兴趣、激动和沮丧,使读者得以靠近艺术家的创作,感受他们的情绪,贴近艺术史中那些关键的时刻。 各册简介 1 《赝品》 :专家们是如何判断杰出的画作的?绘画作品在历史长河里并不总是有大师的署名与文字说明,那么人们又该如何在一幅经历重大改动的画
《2021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0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0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1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这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可读性与典藏性的中国绘画典藏画册。本书力图以清晰、简洁的文字,传神地讲述1600年的中国绘画。 本书前言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分门别类地介绍画派、画家、作品。 图片部分按照年代顺序,精选挑选了131张绘画作品,尽收中国传世名画,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型,每一时代每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均被收入其中。每一幅画作均配有简练、深刻的解说文字,不仅讲述了每位画家的生平小传,还生动分析了作品画面风格、技法、历史意义等,带领读者共同走入中国绘画的历史。
本书是由杨仁恺先生除八年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工作之外的全部看画笔记整理而成。时间跨度从一九五〇年至二〇〇〇年,地域跨度从中国内地、港澳到欧美日。本书以这样的时间和地点为脉络,忠实呈现了杨仁恺先生在其不同时期访问国内外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观摩日记。各章内容以条目陈列,涵盖作品作者、形式材质、墨色外观、鉴定意见等信息。 本书内容与杨仁恺先生力作《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互为补充,全面记录了杨仁恺先生一生观摩书画艺术作品的信息,为书画鉴定研究提供宝贵的增补资料。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为张珩1960年至1963年去世前未竟的历代书画著录,是其鉴定思想与方法的结晶,共著录了两晋隋唐以来直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2192件,其中绘画1380件,书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 代表性的 书画作品。每件作品详载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历代著录等。所收作品大多收藏于 外各大博物馆,也有少数作品为私人收藏。其中一些庋藏海外的书画作品,至今难得一见。尤为珍贵的是,著录中多有张珩补前人不足、纠前人谬误、发前人未发之笃论高言,在历代书画著录中独树一帜,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上海书画出版社《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标点整理本以2000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張珩先生手稿本为底本。张珩先生之著录主旨为尽量体现书画原迹之鉴定元素信息,达木雁传真之目的,成一书画鉴定之征信基础文献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17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书画卷。 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6年度中国书画,西画雕塑等重要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6年两万余条书画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