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 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体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敦煌研究院出品敦煌日历,2025乙巳蛇年迎新纳吉。甄选收录295幅实景壁画、70幅专家临摹复原作品,从神佛护佑、经变故事,到传统建筑、服饰妆容、世俗生活,收录大量难得一见的未开放洞窟与未公开遗珍素材。菩萨低眉、 威仪、金刚怒目、伎乐踏歌……看见久已逝去的异域世界,看见繁多人物、富丽场面、瑰丽色彩、纯熟技巧。元旦节,敦煌文献有“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的记载,开年建福,此日金刚萨埵菩萨,传递无坚不摧的力量;上元节(正月十五),敦煌文献记载“灯笼火树,舞席歌筵”,此日《琳琅宝座图》,彩云围绕、飞天散花,彰显繁复华丽;冬至日,敦煌文献中有“阳爻始动,万物生芽”,此日《好友小酌图》,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年末,敦煌文献记载“长至初启,佳节应期”,此日天人头戴宝冠,手举祥瑞花盘,
本书为介绍杭州西湖风光的日历本。从古至今,西湖都是自然与人文之美和谐一体的代表,承载着国人积累千年的审美意趣和深层的文化认同。一代代人游历西湖、经略西湖、感受西湖,将“西湖”内化为缤纷多彩的人生经历,外化为荡气回肠的历史图景,这正是本书书名所要传达的意义。适逢杭州西湖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40周年之际,本书将以西湖风光摄影作品为主体,搭配与西湖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岁时节令之变与钱塘风俗之盛),以今人的蓬勃姿态续写古人的西湖绮梦,在传达美的同时传达时代的声音,弘扬 民族文化。 形式方面,本书以时令顺序进行编排,将“西湖十景”与二十四节气等元素融入其中,具备审美功能、记录功能与传播功能。
浓缩人类文明: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一本书看完形态各异的34座博物馆,了解人类文明的34个侧面。 作者权威:作者是欧洲著名艺术评论家、米兰大教堂博物馆馆长、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建筑设计院教授,因对艺术的突出贡献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法国金羊毛骑士团勋章”“意大利文化艺术贡献奖金奖”等。 精美配图:全书共有400余幅高清大图,全方位展现博物馆及藏品,足不出户也可“逛”完博物馆的精华!
本书稿论及沉香的历史、形成,以及采香、辨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沉香分类、沉香鉴别、沉香收藏等,由浅至深。追溯流传久远的香文化渊源,探究香道文化之源流与本质,研习沉香的识别与鉴赏,其表述丝丝入扣,由表及里,理趣相彰,且饶有新论。 作者以大家的角度,对这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无论从学术还是工艺,都在传播便捷的立点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使得香学爱好者不但能从理论上掌握各类沉香的特性,还能用以在实践中提高鉴赏水平。
《陪你读书日历2025》是一本可以听书打卡的文学陪伴日历。本书从麦家理想谷上千册藏书中精选《月亮与六便士》《倾城之恋》《傲慢与偏见》《遥远的向日葵地》《人生海海》等52本中外经典名著,汇聚毛姆、鲁迅、巴尔扎克、米兰?昆德拉等多位古今名家。全书秉持“读书就是回家”的理念,以“每日金句×读书打卡×扫码听书”为基本构架,实现碎片化时间“把名著读薄”。同时配有图书、作者的基本介绍,及精读音频二维码,由 拆书团队静心研磨,专业配音人士倾情演绎,让读者随时随地享受旷野人生,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足迹。2025年全新升级,月历页选取麦家金句,搭配12幅色彩大师精美油画。每日宜忌,年轻人的出行玄学指南。日历和盒套均采用经典专红设计及烫金工艺, 感十足。附赠麦家陪你读书书签及精美笔记本,收藏送礼皆宜。
本书编者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八百余件(组)一级品及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了系统集中的整理,编辑出版了这套丛书。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对馆藏一级文物分类逐件(组)作出科学而又比较详尽的阐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集资料性、学术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全国博物馆文物精品研究与宣传上具有开创意义。本书是其中的陶瓷器卷分册。本书能对学术界的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对收藏界的鉴赏提供内涵丰富的有益参考,对陕西走向世界、世界了解陕西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图书。
《看图识翡翠:美玉传世(精)》是一本关于翡翠的实用性、普及性的认知书。16世纪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翡翠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升华,逐渐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翡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翡翠也得到国人的喜爱。 目前市场上翡翠良莠不齐,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常见,广大爱好者很需要通过学习来认识翡翠。 本书作者张野具有十几年翡翠贸易的经验,现在也从事培训授课工作,积累了近2万张关于翡翠的图片,从中精选好图,分别从翡翠的保健、文化、寓意、产地、常用术语、加工、标准、性质、真假鉴别、投资等方面让读者认识了解翡翠,真正掌握翡翠鉴赏的真本领,切实了解翡翠投资的动态,做到正确地选择、收藏、投资等。
本书为“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丛书之藏传佛教艺术卷。本书将馆藏藏传佛教艺术类藏品作为一个整体,按藏族艺术史的进程,叙述其演变概况。全书分概说、图说两大类。其中,藏品又分为唐卡、印画、纸画片等13大类,并在概说部分对 “唐卡”与“造像” 两大类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在图说部分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诸一进行解说。本书收录的很多藏品资料均为首度公布,对研究藏族艺术史与民族艺术交流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与研究价值。
《刘勃舒研究》讲述了原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院长、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的艺术人生。他12岁获徐悲鸿青睐,15岁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师从徐悲鸿先生学习中国画,两人共同写就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代艺术家,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中国画坛老一辈重要的艺术坚守者与开拓者,在素描、速写、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书中有专家学者从美术史、美术理论的角度对于刘勃舒艺术创作与探索的点评,有画院同事、朋友对于刘勃舒艺术人生的回顾,有艺术家、学生对于刘勃舒工作、生活等侧面的讲述,有刘勃舒自己对于艺术创作和教学的感悟,有家人对于刘勃舒的回忆与感受,还有刘勃舒艺术年表和画作精选。 借由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不同侧面的展示
内容简介 《国博日历:2023年》以日历12个月为载体,遴选中国国家博物馆12个不同主题的现象级展览,呈现具有代表性的365件馆藏重磅文物,由国博专家详解文博知识,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传递文物艺术价值,探寻深厚历史渊源,引领读者走进一座“纸上博物馆”,赏古玩奇珍,博览中华文化,在历史遗留的印迹中触摸生活的诗意。 目录 一月:科技的力量 二月: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 三月: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 四月:志于道 游于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审美 五月: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 六月: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七月: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八月:江天万里——
《青花瓷器鉴定》主要内容简介: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唐青花瓷片,使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历史提前到了九世纪前后。然而,五代、两宋时期,青花瓷的制作,并没有兴盛起来。尽管在浙江地区发现了两宋的青花瓷标本,但这种质粗色暗的民间日用粗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不了多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