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地理普及读物。全书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经,以每一省区市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历史文化、地貌、水系、自然资源、经济和旅游地理为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知识的诸多方面。全书共分10册,选取了5000多个知识点,插配了2000多张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生动、真实、客观、较全面的再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的美丽与神奇。生动流畅的文字、异彩纷呈的图片、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广大青少年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尽享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感受。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6.19万,常住人口64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
本书旨在帮助各方面人士了解深圳的基本情况,提供所需的信息,使得随时查阅即可获得自助。本图册是以交通旅游为主题,兼顾其它的内容、是一本实用地图册。编排结构分为序图、城区分幅图、区镇中心图、公共信息四个部分。采用地图、文字、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充分介绍了深圳主要的自然景观和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序图部分反映了深圳市的璨区、地势、交通旅游及其他;城区图详细表示了街巷、地名、学校、医院、商场、酒店、宾馆、大厦、旅游景点、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等。为了便于查找,编有“分幅索引图”,分幅图四周留有适量的重叠及接幅指示码,图册后编列了街巷、地名、单位、大厦等名称索引。本书按正北方向矩形套框分幅,采用计算机编绘成图,每幅地图都标有编绘比例尺,邻接图所在的页码号由图边箭头紫色框内的数学显示。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山西卷),不仅力求从总体上全面、系统地反映本省主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特点,注意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在全省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和国土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措施等等。因此,本卷可为各级领导决策、为各级各部门各地区制订国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以及指导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发挥咨询作用。同时对于整体有序地进行国土开发整治活动也具有示标指路作用。 本书引用的统计和基础数据,主要来源来山西省统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1990年的数字。也有部分为前几年或1990年后的数据。
《贵州省地图册(2015版)》分别由序图、地级图、区县图、城市图、景区图及文字介绍组成。较详细地表示了各区县的自然地理环境,县以上政区界线、乡镇的居民地分布,各级道路及附属物,配以条目化的文字,介绍各区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地貌以分层设色表示是本图册最突出的特点。
这本图集为综合性的城市影像地图集。图集介绍了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投资环境、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图集由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采用的航空遥感资料作为基础地理底图的信息源,全部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作为编图、制版的技术手段编辑完成。该图集形象地、全面地反映了浦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展示了浦东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成就,让世人了解上海浦东新区的风貌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了参考。
《中国与世界帝国历史版图大PK》以历代中国与同时期世界帝国的版图为主线,通过中外对比,直观展现了我国历代疆域版图的变迁情况,以及历史上世界主要帝国的发展变化情况。该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广博而又风趣,并配有丰富的地图和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从而增强对世界历史的了解。 在本书中笔者注重地图、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它们互相补充,以期达到对历史更好地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