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入门》(原书第3版)延续了经典。它对于之前的版本增补了很多的内容,虽历经20多年,其根本技法和理念却没有变化。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在质量管理中如何使用统计方法,管理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对工程的分析研究、对工程的管理、质量保证和对质量的检查、如何在全公司推行质量管理。这是一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一线技术人员都需要阅读的质量管理基础读物。
关于我出版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的动机,是因为我不忍心让自己在长期的品质管理活动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专业技能被埋没,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制造业界的人士有所帮助,于是就决定出版了。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与当前市场上的品质管理书籍不同,它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把专业技能以事例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内容包括了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务求能为读者所在的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供帮助。《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适合为提高公司的质量水平而烦恼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希望在c(成本)D(交货期)等领域进一步改善,争取在业内领先的人们。 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的内容主要是我指导零部件厂家解决一些问题的事例,对于质量的认识和理解,质量体系的理想状态,以及部分质量活动,还有主要QC工
《质量管理思想史》选择企业质量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术史的梳理手法,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依据“质量管理发展总论——质量管理思想溯源——五大学派分支(质量检验学派、统计质量控制学派、全面质量管理学派、质量组织管理学派、质量成本管理学派)——前沿命题与未来发展”的逻辑思路,从思想本质、框架体系、理论模型、分析工具、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等方面对中外有关企业质量管理思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中国学界、产业界对未来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来对质量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质量创新的理论体系,介绍了先进的质量创新工具与方法,提出了基于QFD的质量创新模型,展示了作者的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的质量创新实践,采用众多案例诠释质量创新原理和方法的精妙之处。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尽、观点新颖、案例丰富,既可作为从事质量创新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们的研究参考书,也可作为各行各业有志于从事创新实践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应用指南。
本书按版9001-2015标准(2015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似老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文件、对应记录表格。对企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稍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了解企业基本运作便能使用,且与9001-2015标准一样应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本书与标准格式保持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应用,共十章: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环境、5. 领导作用、6. 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持续改进。每章编写格式,按新版“过程方法”要求,结合TS16949运用“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的经验,利用“乌龟图”直观表现,包括“输入、输出、何资源、由谁做、如何做、绩效指标”这是一全新的表达方式。 对
本书是《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丛书》之一,是根据多年来国防工业企业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针对国防产品“技术质量要求高”,且“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充实了适用的工具方法,突出了其在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本书侧重于六西格玛管理DMAIC五步法的实施与操作方面,每个工具均给出了应用示例,并结合案例介绍了五步法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产生的主要结果。本书可作为国防工业领域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六西格玛方法的简明参考手册。
关于我出版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的动机,是因为我不忍心让自己在长期的品质管理活动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专业技能被埋没,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制造业界的人士有所帮助,于是就决定出版了。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与当前市场上的品质管理书籍不同,它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把专业技能以事例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内容包括了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务求能为读者所在的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供帮助。《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适合为提高公司的质量水平而烦恼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希望在c(成本)D(交货期)等领域进一步改善,争取在业内领先的人们。 这《本田的品质管理与制造》的内容主要是我指导零部件厂家解决一些问题的事例,对于质量的认识和理解,质量体系的理想状态,以及部分质量活动,还有主要QC工
本书按版9001-2015标准(2015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似老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文件、对应记录表格。对企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稍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了解企业基本运作便能使用,且与9001-2015标准一样应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本书与标准格式保持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应用,共十章: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环境、5. 领导作用、6. 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持续改进。每章编写格式,按新版“过程方法”要求,结合TS16949运用“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的经验,利用“乌龟图”直观表现,包括“输入、输出、何资源、由谁做、如何做、绩效指标”这是一全新的表达方式。 对标准重点、文件化
传统质量管理的中心是制造现场,如何降低不合格品是质量管理的主要课题。但随着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如何及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成了当今质量管理的主题,本书所说的质量管理是:策划、开发、生产、销售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的活动;解决、预防市场及组织内部质量问题的活动;提升这些活动绩效的活动。 由日久米均编著的《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围绕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从企业经营与质量管理,研发的管理,新产品开发与市场调查,产品策划与开发计划,设计开发,变更管理,设计开发的管理,设计、开发的标准化,技术人员的培养,设计、开发管理者的管理项目共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适用于我国相关设计开发
本书在解读9004:009的基础上,对标准中涉及到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和核心价值观、关键绩效指标、组织的风险管理、自我评定工具、标杆管理、学习和知识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无
本书从企业的边界、市场与竞争分析、战略定位及其动态、内部组织等方面阐述了公司战略的经济学原理,具有内容新颖全面、学理严谨、实例丰富等特点,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战略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本书行之有效合MBA、管理类学生、管理培训班学员,以及企业高层管理者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对规制改革问题的前沿研究已从放松经济性规制、局部领域内加强规制的规制改革进入到如何从总体上改善规制质量实现有效规制的新阶段。本书的特点是借鉴发达国家的规制研究成果、规制政策及相关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政府规制部门改善规制质量、提高规制效率提供依据。
目前,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不仅需要有合理的工作程序,还需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特别是统计技术。 本书对供应商质量控制各阶段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统计技术(工具和方法),如质量功能展开、质量损失函数、过程能力分析、统计抽样检验方案及质量检验特性分析、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及试验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为了对这些方法和工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对统计技术应用的特点、质量数据的分布以及测量系统分析也做了相应的叙述。为提高本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各种方法和工具的讲解中都有应用实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用于企业的技术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程师、技术管理工程师、采购工程师以及质量管理咨询和审核人员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2008版9001标准的基本概念、总体结构、主要特点和质量管理原则等,注重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描述了内部审核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方法,并编入了试点企业贯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和质量手册编写示例。 该书可供9001标准质量管理与审核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助教学资料。
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涉及光学、电子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前沿学科。在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军事、航天与空间探索领域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实时视觉测量与控制,对于提高机器人的自主作业能力、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德、谭民、李原编写的《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第3版)》从控制的角度出发,以工程实现为目标,以机器人的视觉控制为背景,系统介绍了视觉系统的构成和标定、视觉测量的原理与方法、视觉控制的原理与实现,并给出了机器人视觉测量与控制的应用实例。全书以串联关节机器人为主,同时兼顾了移动机器人的控制问题。 本书面向从事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科技人员,注重反映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可实现性,可作为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
《现场精益质量管理》根据笔者(嵇国光)28年多的企业管理实践和咨询成果,从现场精益质量管理理念、要诀、方法、技法、实践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地提炼和归总,期望能够成为企业现场精益质量管理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经典教材。《现场精益质量管理》内容包括:现场精益质量管理的基本认识、现场产品质量的精益管理、统计过程控制、防错技术在现场的应用、现场工艺精益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本书按近期新版9001-2015标准(2015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似老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文件、对应记录表格。对企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稍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了解企业基本运作便能使用,且与9001-2015标准一样应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本书与标准格式保持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应用,共十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环境;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运行;9绩效评价;10持续改进。每章编写格式,按新版“过程方法”要求,结合TS16949运用“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的经验,利用“乌龟图”直观表现,包括“输入、输出、何资源、由谁做、如何做、绩效指标”这是一全新的表达方式。对标准重点、文件化信息要求的内
发展的道路是数量,还是质量?生产的目的是指标,还是顾客? 2000版9000族标准做了响亮的回答,一切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及相关方满意。 为了帮助各级人员有针对性学习 9000族标准知识,编者积累十余年 9000教学、咨询及审核的经验,编写了这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题解集》奉献给广大读者。全集650道题,分为填充题、是非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审核案例分析题及问答题六类并给出了答案,供读 者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广大组.织举行 9000知识竞赛、宣传活动及教育培训机构选用和参考。
质量管理工作为何难做?质量工程师、检验经理、质量总监应如何开展工作?质量问题预防如何落地?精益生产、零缺陷管理如何有效开展?如何用零缺陷过程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实施?管理者如何快速成长?这些问题都能从《质量总监成长记》中找到答案! 《质量总监成长记》分三篇,讲述了主人公唐风从质量工程师升任质量总监,并在多家企业中快速解决质量问题的故事。修炼篇介绍了PDCA、二八原则、检验的本质、新厂长自我修炼和团队建设、精益生产、纠正预防等内容。突破篇和精进篇介绍了公司“质量问题多”和“质量改进难”的原因,讲述了一位空降质量总监如何在不同企业中运用零缺陷方法快速打开局面,扭转管理层质量意识,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过程。 《质量总监成长记》中的故事均取材于实践,可为广大质量管理者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