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2章,第1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与传统实验设计的区别;第2章至第4章介绍传统实验设计,包含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第5章至第10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包含静态特性(望目、望零、望小、望大)、多特性、动态特性(主动型、被动型)和计数分类值特性的稳健参数设计;第11章介绍关于信噪比的若干命题;第12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 本书体系完整、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可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领域的工程师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数字化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筑业目前的数字化现状如何,建设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企业“信息孤岛”“数据篱”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从哪里入手,采用什么样的数字化战略路径和举措实现建设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尽早起步、行稳致远?本书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建设工程企业普遍熟悉的鲜活案例,纵观全局、烛照幽微,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不但在数字化转型战略路径举措和管理指导理论上,授之以渔;而且还给出了我国建设工程企业数字化蓝图顶层设计,通用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和相关概念模型,并重点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提供出开发需求框架流程,授之以鱼。
本书由中美质量专家联袂编著,是美国质量协会《注册质量工程师手册》的配套教材,是对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大纲中要点和难点的详解,其中收录了几套的中英文全真模拟试题及标准解答。针对性强、内容全面、精炼、颇具实用价值,是本质量工程师国际注册考试的应试指南。
质量机能展开(QFD)是最重要的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它被认为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特点,已成为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定量地实现顾客满意、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书结合作者十多年对QFD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系统地论述了QFD理论与操作实务,提供了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企业应用QFD的实践框架,讨论了QFD的新发展、新观点及新技术,分析了21世纪QFD的动向与发展趋势,并介绍了QFD支持软件工具。本书具有结构严谨、系统性强、内容创新等特点,书中大量的实例和案例为读者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指南。本书适合企业各层次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培训、自学,也适用于高校管理类和工程类师生研究参考。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由江南大学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办,每年两期.本书是《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2020年第1期总第12期,主要探讨中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研究中国安全食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分析政府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新变化。与此同时,追踪国际食品安全研究新趋势,关注全球食品安全治理理论的新发展,展开深度的理论研究。 本期辑刊共分为4个专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与消费者行为、食品生产经营与风险治理、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探索和书评,共11篇文章。
。
《质量管理制度与表单精细化设计》一书以质量管理制度与表单的体系构建、执行与落实为主线,对企业质量活动管理、进料质量管理、样品质量管理、质量仪器工具管理、制程质量控制、成品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产品仓储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日常事务管理等事项进行了规范,并提供了配套的工具表单,为企业推进制度化管理、提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执行力提供了“拿来即用”或“稍改即用”的指导性工具,是各类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工具书。
《质量管理思想史》选择企业质量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术史的梳理手法,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依据“质量管理发展总论——质量管理思想溯源——五大学派分支(质量检验学派、统计质量控制学派、全面质量管理学派、质量组织管理学派、质量成本管理学派)——前沿命题与未来发展”的逻辑思路,从思想本质、框架体系、理论模型、分析工具、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等方面对中外有关企业质量管理思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中国学界、产业界对未来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实施和应用/TS16949:2002的需要,本书对/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解读,列举了TS16949全套程序文件案例和TS16949质量手册案例,重点阐述过程方法在/TS16949:2002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同时着重系统论述可操作的应用、实施方法。本书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战经验于一身,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是汽车行业正确理解和全面推行/TS16949:2002的书籍。本书可供汽车行业企业领导、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咨询行业质量管理咨询师和培训师学习、研究,也可作为各大专院校的培训。此外,对于非汽车行业的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也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是工厂管理丛书中的一本。5S活动是工厂管理和改善的基础,许多企业在其工厂推行却没有获得成功,其实5S的理论极其简单,要点在于如何行动。本书从行动的角度出发来阐述5S的实施,并辅以大量的实例及图表。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其一,5S概述;其二,5S活动的推行步骤;其三,5S活动的推行手法;其四,5S的实施。本书的内容实操性比较强,尤其是文中所举的实例、制度与表单,是目前一些知名企业的工厂正在运行的5S文件,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可根据本工厂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做一些个性化的修改,以便于更切合实际,但切不可照搬照用。
陈钦编写的《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代表》系统介绍了作为企业的一名管理者代表,在认知岗位价值重要性的同时,如何熟知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代表的路径及工作内容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文化指引下,以战略发展的思维,发现并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顿、耶鲁等商学院MBA的物。克劳士比在书中阐释了人们关于质量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实施质量过程改进的成功故事。书中有许多案例,实情实景,娓娓道来,使你恍然大悟:什么是质量以及如何按愿望改进质量。HPA的传奇故事更是详细而完整地解剖了管理层如何运用14个步骤推动组织改进的全过程,而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又提供了一种让管理者决定其组织的质量过程何去何从的方法。由此你将理解质量不仅是免费的,它还是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由于工作一开始就做对了,没有返工而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写入会计报表上“利润”这一栏。
《质量管理思想史》选择企业质量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术史的梳理手法,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依据“质量管理发展总论——质量管理思想溯源——五大学派分支(质量检验学派、统计质量控制学派、全面质量管理学派、质量组织管理学派、质量成本管理学派)——前沿命题与未来发展”的逻辑思路,从思想本质、框架体系、理论模型、分析工具、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等方面对中外有关企业质量管理思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中国学界、产业界对未来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