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最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本书专注于探讨微观层面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银行信贷工作实践及体会,用通俗的语言,辅之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了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本书从信贷从业人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概念着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客户分析、用途与交易背景分析、项目分析、市场分析、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担保抵押分析和融资方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从银行债权人的视角,对信贷业务涉及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对债券承销及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管理。全书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部分为理论编。除了引言部分之外,共由六章构成。本部分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般理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一般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为实践编。本部分由十章构成。主要针对基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设计。第三部分为实施编。本部分以一家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为例,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风险管理的实施内容。
本书为学生、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介绍了*市场和*衍生品。尽管很多关于债务工具的主体都涉及数学知识,本书以直观的方式介绍了必要的知识。本书包含的内容易于被学生和从业人员理解,是*市场课程的理想教材,适合金融课程使用。本书可以用作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以及涉足债务市场的公司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包括机构的*资料,增加了可赎回*、可转换*、估计方法和现代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及深入探讨了欧洲经济联盟的*情况。本书的后一章成为学生和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由于黄金自身拥有的特殊属性,使它和货币国际化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 一带一路 这两大国际战略的推进,黄金的战略意义在中国凸显。在这种背景下,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黄金研究中心和北京黄金经济研究中心推出该著作,旨在提高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黄金意义的认识,并选择黄金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为政府发战略目标。
李云峰*的《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研究--基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视角》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沟通在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的效应,以此促进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的效果。具体内容体现在:理论方面,利用感知运转模型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行为能够加速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减少经济主体的预测误差与行为偏差,稳定预期。实证方面,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在管理金融市场预期及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发现中央银行沟通信息能够影响利率并且有助于利率预测、引导汇率朝着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与熨平汇率波动、使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向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并探讨了中央银行沟通预期管理的微观基础。 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沟通策略现状和制度环境,结合国外成功的中央银行沟通实践,提出了适合我
本书在系统介绍农村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困境进行研究,并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农村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农村银行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升华到战略高度,作为指导思想,融入农村银行发展的各个层次与各个阶段的战略计划,通过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农村银行整体价值*化战略目标导向下优化、再造流程和组织架构,建设相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风险-收益”平衡的绩效薪酬体系和信息科技支撑体系,为农村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货币政策操作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近十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Et益上升,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银行业市场结构越来越分散,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银行信贷等传统融资方式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不断下降,新的融资方式占比大大提高,社会融资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是以信贷渠道为主要传导渠道。那么,在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受到影响,它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又是怎样的,机制又是什
商业银行是即将消灭的恐龙吗?我们还需要商业银行吗?本书用独特的视角对商业银行存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商业银行的存在性就在于其风险管理能力。在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一个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框架和运作体系。本书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由郭春松著,主要内容:2008年以来,由美国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为了抗击风险,世界各国史无前例地紧密合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当效果初显的时候,2009年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各国,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均深陷其中,欧元区外的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国际金融市场再次风声鹤唳。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亦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出口急剧萎缩、企业资金链断裂、输入性通货膨胀初现端倪等。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股改上市,管理水平和经营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应对本轮危机中,成功实现了逆市成长。然而,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主要是中央政府应对危机的方法科学有效以及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比较
本书为金融学经典影印系列之一,由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B.M.弗里德曼和剑桥大学教授F.H.哈恩教授主编。本书为下册共三部分十章,分别辑录了“货币、其他资产和经济活动”,“货币、通货膨胀”和“货币改革”领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模型、理论和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手法,文献丰富,对于货币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与参考价值。
本书通过众多中外史实,以全社会的信用(货币信用为核心内容之一)为主线创造性地总结出主导社会繁荣与衰退、富有与贫穷的黄金法则,总结出了国家与民族的富裕之路,更总结出了个人的财富积累之路。 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也属于宗教与文化的范畴。基于黄金天然属性建立稳定的社会规则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黄金法则不仅可以推动国家与个人走向财富不断积累之路,也可以解释当代社会的繁荣、萧条、滞胀等经济现象,更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掌握社会财富的流向与趋势并制定投资策略。 这是一部通过黄金法则揭示财富密码的史诗,适合于全社会的所有人。
《经济周期经济转型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由李关政著,以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对银行信贷资产造成的系统性风险为背景,从经济周期、经济转型两个方面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构建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需要的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建立了跨周期模型、两部门风险生成模型和三阶段模型分析经济周期、企业产权制度变革及对外开放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改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双重硬化效应。其次立足于微观层面的银行风险管理,建立了系统性风险因子测定模型(SRF)。并测定出五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系统性风险因子: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企业产权多元化指数、金融市场化指数和外贸依存度,证明了经济转型因素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具体的作用方向;
毛竹青编*的《银行集团并表管理与监管问题研究》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集团并表管理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从银行集团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视角出发,对银行集团并表管理与监管问题进行研究。本书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银行集团应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规范下,精心设计合理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机制,并平衡好业务协同与风险隔离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银行集团的综合经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