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于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所做的体系化研究,提出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历史进程新论。首先从货币的独特视角入手,注重发掘明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没有“银法”的明代中国,白银崛起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萌发,成为中国500年白银时代的开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起源,标志明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早期近代化转型;从 史宏大视野着眼,论证白银需求驱动中国走向世界,并 和推动了经济 化的开启。在中外互动中解读明代中国与世界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连带关系,探讨纵向的中国变革如何与横向的世界变革发生互动,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阐明了明代中国对于 史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本书选取抗战前期(1937年7月7日-1941年12月8日)上海外汇市场的变动进行评判,梳理上海外汇市场的发展脉络与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的状况,揭示战时上海外汇市场汇率呈现螺旋形下跌的趋势及其本质因素。考量国民政府在上海的外汇统制政策,以及中英平准基金、中英美平准基金的实施效果。探讨上海外汇市场在抗战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国民政府最终采取维持上海外汇市场政策的原因。本书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侧重于金融史与外交史、政治史研究相结合。本书对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的研究,既着力于上海近代金融史的研究,又有助于拓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