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理论联系实践下的相关成果。是作者与肖静华同志合作出版《网络银行》一书研究观点的延伸和深化。研究的动机是通过剖析商业银行投资网络银行战略,为中国商业银行进入网络银行市场提供若干咨询意见,加强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网络银行领域竞争的意识和技能。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各成员货物贸易的一项重要协定。它的宗旨是为防止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避免各成员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活动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准、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方面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技术要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壁垒,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服务。遵守协定的有关规则,是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的义务;而对协定正确和充分的理解,则是各成员执行协定的基础。为此,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陆续撰写了对协定理解的文章和资料。我国已经完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程序,正确地理解有关协定是我们履行成员义务、享受成员权利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将世界贸易组织
表面看,中国加入WTO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实际上,入世这一重大举措必然会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带来深刻的影响。《WTO与中国教育发展》一书就是要分析和探索加入WTO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以及教育产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提出了哪些挑战,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应采取哪些对策,力图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书作者由一些从事经济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人员组成,思想活跃、见解深刻。同时还邀请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仁贵教授、中国教育报副主编俞让副编审、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教授做顾问,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为本书作序。《WTO与中国教育发展》是各级各类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关心教育事业者,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教育改革走向的参考书。
本书分五章:章世界贸易组织,包括《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争端解决、多边审议与透明度等三节;第二章乌拉圭回合有关货物贸易的谈判结果,包括各项协议、影响工业品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自由化、影响农产品贸易的进口壁垒和其他干预的削减、货物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贸易与收入效益等四节;第三章乌拉圭回合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结果;第四章乌拉圭回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谈判结果;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 本书对每个协议都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解释,并引述了有关协议的法律文本和相关决定,包括1994年4月15日以来可能做出的重要解释性决定。书中简要介绍了各项协议的目的,提供了制定协议的背景情况。本书则向读者提供了WTO秘书处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减让表中承诺的重要性和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析。
本书分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及法律规范和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产业发展两大部分。部分研究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监督与裁决机制,以及规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基本规则;第二部分以中国的农业、汽车业、纺织业、机械业、金融业、旅游业、零售业和物流业为对象,分别从加入WTO的承诺、加入WTO的影响、产业回顾、产业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相应建议。 作为一部在WTO背景下研究中国产业发展的专著,本书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特点。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各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研究中国产业发展问题的参考书。
我们力求本书具有通俗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力求语言通俗,让农村干部读懂。我们力求做到信息搜集全面准确,规则解释清晰且严谨,对影响的判断客观。我们力求把农业问题放在WTO的整体框架下分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业协定本身;尽可能深入农业系统内部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是仅仅从宏观上进行宠统的概述;同时,我们不仅阐述了入世的历程,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的局面,而且还展望了新一轮谈判的前景。
本书的主线重点就是在WTO框架下对《农业协定》中的支柱即市场准入、支持和出口竞争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说,这三个部分是本书对以往有关中印比较研究成果的突破。毕竟之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另外,在本书中针对这三部分的研究结构基本相同,即分别从支柱的相关概念及规定人手,比较两国在《农业协定》中的承诺、实际执行的情况以及不同的政策效果评价。这样的安排能够让人在直观上更加容易接受。其中以市场准入和支持最为重要。前者主要以关税削减为主,后者则以补贴为主。同时,这三章里面含有的信息量极大,无论是单独哪一章都可以作为一个题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