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千年史》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本书的问世是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和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首版中文版于2003年出版后,深受国内广大研究者的欢迎,成为众多经济、政治和历史学者的案头书。在国内市场脱销多年后,中文版经过伍晓鹰教授精心校译,以精校本的形式重新推出。精校本修正了首版中的翻译错误,并对原书中表述不明之处添加了译者注释。 《世界经济千年统计》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之一。作为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的姊妹篇,本书是关注如何量化长期增长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书中包含一百多个表格以及丰富的数据,并对数据来源和数据计量方法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金融市场基本的分析框架。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地位,市场分析师的数据分析模式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区,介绍了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数据框架等内容。本书内容具有逻辑清晰,叙述简明,专业性强的特点,对金融系统从事金融市场研究分析的人员有较好的实战性参考价值。
全书共23章,除 的宏观经济学专门论题( 9—23章)这一部分外,核心论题分为引言( —3章)、跨时期经济学(第4—7章)、货币经济学(第8—11章)与产量决定、稳定政策及增长( 2—18章)四大部分。这是 本着眼于世界经济和宏观经济学的 方面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书中考察了国与国之间在重要的宏观经济制度方面的不同及其与所观察到的不同 宏观经济表现中的差异之间的联系,并在理论陈述中融进了宏观经济研究的 进展,特别是有关预期的作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跨时期选择,以及包括时间一致性和 政策协调问题在内的现代经济政策理论,并且书中避免运用高等数学,语言通俗易懂,并有大量现实世界的实际例子。
这本严格和全面的教材开创了一个基础性的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并展示了如何将模型扩展到分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上,特别是关于货币,财政和汇率问题。当前, 金融分析越来越依赖复杂的校准模型,这本书教读者如何去思考简单的模型,把握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了标准的跨期小型开放经济模型之后,本书还在基础模型中引入了摩擦因素,如不 资本市场,跨期的扭曲和非贸易品,以考察经济体对不同冲击的反应。然后,在模型中引入货币因素,分析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实际效应。之后,将这些理论工具应用到发展中 (如持续的金融危机的 ,工业化 等)的重要宏观经济问题中,如有的 使用名义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工具,那些采取灵活或固定的汇率制度的 相对具有什么优势,一些 的货币汇率钉住的 “真正的锚”到底
本书是关于《资本论》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数十年来,作者致力于按马克思自己的论述,正确理解《资本论》原著的科学思想和应用价值。在反复深入研读《资本论》的基础上,本书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准确理解和阐释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动规律的方法及一系列基本原理。 正是从这种研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科学方法的“特殊”中,本书提炼出研究商品生产历史条件下宏观经济运动的方法论“一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动的客观辩证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实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