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精)》中,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从新的世界秩序和贸易秩序形成、前沿科技的发展、应对教育挑战、掌控大众传播、摆脱思维惯性等角度曲丝剥茧,系统而深刻地解读了这个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对于优选未来发展变局的判断,作者认为,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优选性的变革——政治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以及规则和程序意义上的。
本书作者托马斯·翰追溯文化历史,提出了关于消费者、物质商品、潮流、文化、市场、选择、欲望和犯罪等问题,并且还分析了购物王国的逆向愉悦及渴望回报的欲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向读者呈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思维。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购物所代表的权力、地位、等级问题,还分析了人们对购物产生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即购物的时尚性与需求性矛盾。他也展示了现代购物商场的演变过程。本书还详细分析了男女在购物上所呈现的巨大不同,并分析了这种不同背后的原因。 本书更多的是从心理的角度看待购物问题。作者向大家展现了一种新的视野,即购物方式的演变,及你是如何变成购物者的。
教科书应该是成熟的内容与经典的思想的有机结合,应该是对人类文明思想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扬光大。《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以主流经济学成熟的内容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在促进经济学教科书内容安排进一步逻辑严密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结论。 《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通过主题五大部分八大篇,构建给学生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逻辑较为严密的经济学的知识结构。本册包括两大主题两大部分篇,即全册第二大主题关于人类“幸福和谐”三个实现途径中的未来财富的充分增长,由第五篇至第七篇构成,属于宏观分析的内容;全册第主题,是关于经济运行的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由第八篇构成,内容包括帕累托分析、博弈论分析及其相应的经济理论发展前沿。 《经济学:回归
由于西方经济学所处的基础地位以及其作用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就成为编写这本《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的目的。本书每一章均从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五类题型对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剖析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得不接触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人沟通、处理更多的事情。毫无结构、没有章法的思维方式往往让我们在思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退维谷,难以为继。 怎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高效、工作效率提升得更显著?波音、惠普、可口可乐等跨国集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金字塔思维来培训员工和指导教学。 金字塔思维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应用的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思维结构,因状如金字塔而得名。其主张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实用性强,易于掌握应用,很快在职场和学校普及开来,成为备受欢迎的思维方式。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对金字塔思维的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金字塔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并依照更适合中国人思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创新是一种系统现象。熊彼特式创新从“创新规则”的角度,打开“创新”这一黑箱。本书以熊彼特式创新为研究对象,进行概念分析、理论研究、延伸讨论。
总结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可知,不仅其研究起步早、长期的坚持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至今拥有一大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且还具有较早地远离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影响、浓厚的东方色彩以及独特的研究视角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了解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丰富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史》选取“学派史”作为研究课题,是因为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很主要的特点即是学派研究的特色鲜明,由此出发是希望从另一个视角对日本的相关研究的成因、特点予以梳理和考察,使我国学界对于日本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
由关注经济领域内的个体案例到研究社会重大问题,郎咸平的关注方向及研究领域正在扩展。2006年,他呼吁跳出经济学范畴,更多关注社会问题。 从2005年9月份到2006年4月份指导150个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在背山面海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郎咸平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团队。而他自己,也每周三天在他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面潜心研究。由1994年起至今,他在这个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已经进入了2个年头。 很多人说郎咸平是“反改革”。 郎咸平却说:“我从未反对改革,但要反思改革路径。作者呼呈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2004和2005年郎咸平成功预言德隆系、格林柯尔现今之结局。 2006年,郎咸平的愿望是呼吁公众共同关心社会问题,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分享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理念。分享经济有效激活了过剩产能,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十分迅速。由杨珈瑛著的《分享经济》从分享经济的概念、实现条件着笔向广大读者普及分享经济的基础知识,让读者对分享经济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是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本书以通俗经济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轻松、休闲、高雅为风格,关注民生,关注现实,关注学问,关注学界万象,是一流专家学者以优美的文字撰写的科普读物。
由关注经济领域内的个体案例到研究社会重大问题,郎咸平的关注方向及研究领域正在扩展。2006年,他呼吁跳出经济学范畴,更多关注社会问题。 从2005年9月份到2006年4月份指导150个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在背山面海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郎咸平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团队。而他自己,也每周三天在他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面潜心研究。由1994年起至今,他在这个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已经进入了2个年头。 很多人说郎咸平是“反改革”。 郎咸平却说:“我从未反对改革,但要反思改革路径。作者呼呈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2004和2005年郎咸平成功预言德隆系、格林柯尔现今之结局。 2006年,郎咸平的愿望是呼吁公众共同关心社会问题,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是为祝贺厉以宁先生从教50周年而编。他的学生精心挑选了厉以宁先生的28本菱分别写了导读,汇集成书。厉以宁先生的经济思想在这些著作中得到充分的表述。概括起来,厉以宁先生的经济思想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两类非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调整理论,经济学的人本理论。
《经济学家茶座》以文笔优美的经济学随笔为主要内容,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经济学界,关注学术。主要栏目有:国是我见,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评论,经济随笔,学问聊斋,学界万象,他山之石,等等。主要作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