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近20多年来国际贸易的本主要研究生教材。在经济学中,贸易是一个基础概念,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所有经济学系都会讲授。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大量对于研究生国际贸易课程十分必要的新的理论方法,这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及其他领域将受到关注。在本书中,罗伯特?芬斯特拉不仅探究理论,还对实证证据进行考察。他涵盖了包括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内的所有基本理论内容,并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商品和要素、关税和配额的作用及其他贸易政策问题;近期研究内容包括不完全竞争、外包、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及内生增长;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引力方程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组织。本书自始至终都将重点放在理论模型与实证证据的相互融合上,并辅以每章的理论与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年鉴(2013)》是一本研究型年鉴。它主要针对哪些商品领域属于大宗商品,以及哪些因素在大宗商品交易体系彼此之间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它试图反映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合理化的关联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产因素、交易模式因素、金融因素、财税政策因素、仓储及运输因素、政治及文化因素、交易规则因素、数据集成因素、指数有效性因素、信用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损耗因素、市场准入因素、自然灾害因素等。《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年鉴(2013)》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有关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与编排,对欲了解大宗商品市场情况的读者有着很大的帮助。
转让定价是跨国企业经营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税务机关和海关同时关注的重点。该书重点阐述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海关估价及会计制度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并详细地介绍了对大宗商品、飞机租赁、集成电路、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涉及商品价格的稽核查工作。该书通过重点行业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指导企业客观完整地对每单进口商品成交价格实施主动申报和合理估价,更能指导海关人员透彻了解重点行业及相关贸易安排,掌握进口商品应税费用的认定方法,降低海关执法风险,做到依法依规分析和研判商品交易过程中价格影响因素,还原商品交易实质。该书旨在使海关估价在客观贸易事实的基础上符合客观、公平、统一的原则,从而满足贸易全球化和投资便利化的需求,促进中国经济的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本书从海关角度,详细梳理了我国包括海南在内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和发展历程,阐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概念、功能定位及其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由贸易园区等的区别,以及海关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所做工作、监管方向、政策信息等,旨在帮助企业及读者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有一个全方位、立体的认知。同时对于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海关规定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差异进行详细讲解,并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操作示例,供企业结合所在地海关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综合参考。
本书通过实务、法规以及相关案例,对国际贸易运输中的实务运作、法律规范、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本书主要内容有: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概述、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航运的关联、信用证业务与相关条款、国际贸易方式、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实务、国际货物贸易与运输保险、国际贸易与运输实务运作、国际贸易与运输法规。本书整体结构无论是从基础理论还是从实务运作、案例分析来说,都是国内目前有关国际贸易运输实务与法规方面较好的一本专著。本书可用于国际货物运输、水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对外贸易等专业的,也可供从事该行业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