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了2023年我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尤其针对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剖析了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中从事相关政策制定、咨询研究和管理决策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对产业科技创新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进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迅速在全社会汇聚了强大合力和发展动力。本书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系统梳理了2023年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展和成效,总结各地区各行业的经验做法,展望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为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借鉴参考。全书分为总体篇、区域篇、行业篇、展望篇。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4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三品战略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八个部分。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
本书在总结全球及中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行业发展、企业运营、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特色园区、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剖析,并对2024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城市篇、园区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和展望篇共9个部分。
先进制造业肩负着构建我国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的重任,既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又是我国经济"加速跑”的动力引擎。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是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本书从推动当前产业创新发展、助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2023年产业运行、行业特征、重点领域、区域发展、企业近况、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阐述,对2024年的产业整体情况进行了展望。作为一年一度的研究成果,本书展现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跟踪研究进展,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业界人士提供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发展动态、趋势研判,为广大读者了解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窗口。
本书概述了2023年全球及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状况,梳理了中国网络安全重要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热点事件,剖析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全球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网络安全细分产业链条及市场格局,展望了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全书分为综合篇、政策法规篇、专题篇、行业篇、热点篇和展望篇,共22章,展现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总体理解,以及对网络安全问题和趋势的深入洞察力。
本书着眼于 氢能发展现状与趋势,从有关 和地区的氢能发展战略与政策部署,氢能产业和核心技术发展现状,氢能研发、标准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以及 氢能合作与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分析了我国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本书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有关 和地区氢能发展经验,解析了氢能在能源低碳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专业性、建设性和前瞻性,填补了氢能领域基于 视野的全产业链发展研究成果的空白,将为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咨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氢能产业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坚定信念,共同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为 零碳愿景的实现,为人类 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电力现货定价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经济性与工程、运行要求的融合,购电、售电、转运及负荷管理等业务的运行机理在现货定价条件下能够实现协调一致。 《电力现货定价原理》对现货定价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同时也给出了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全书共分为10章。章总括性地描述了现货定价及其相关问题。第2~10章分为两部分,部分(第2~5章)介绍电力市场,其中,第2~4章介绍现货价格的作用机理,讨论电力市场交易,并从电力企业和用户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解答了现货电力市场的应用实施问题,第5章探讨了电力市场在发电放松管制方向的可能发展;第二部分(第6~10章)介绍小时现货价格理论,从简单的现货定价应用开始,逐步讨论其在更复杂、更实际情况下的完善方向。在正文之后,本书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相关的基础知识。 《电力现货定价
本书共分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园区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和展望篇八个部分,以数据、图表、案例、热点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重点分析总结了2023年以来国内外安全产业发展情况,对2023年我国安全产业发展中的动态与问题、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典型企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2024年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
《工业文化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为工业文化研究刊物,登载工业文化研究领域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对基础理论研究、历史与案例研究以及政策与应用研究兼容并重。
本书遴选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中重要的27项技术发明加以介绍,并着重于技术发明过程背后的一些故事。全书分为27章,内容涉及晶体管、cmos、集成电路技术、浸没式光刻、干法刻蚀、led技术、量子霍尔效应、显微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的科普读物,对从事信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亦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关于大型火力发电厂典型生产管理的技术书籍。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运行管理、工程管理、设备管理、扩建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燃料管理、设备监督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管理、计量管理、紧急事故应急预案等,探讨了大型火力发电厂管理流程中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作为火力发电厂运行、检修等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品参考。
本书论述了以化工能源甲醇、氨和多元化替代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及核能的现代化利用构成的“新能源经济”。在替代油气化石能源经济方面,分析资料翔实,多有创意。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奥拉因为在超强酸体系中发现了碳正离子及其在碳氢化学上包括倡导“甲醇经济”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果说哈伯发明“合成氨”帮助人类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么,奥拉倡导“甲醇经济”将会帮助人类解决面临的能源问题。 本书是作者终生从事核能、油气替代能源研发和实践的总结,也是参加有关活动的学术专著。本书结合中国能源经济的实际情况,既有前瞻启发性,又有现实可行性,可供能源管理部门、开发研究设计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能源化工和汽车及其燃料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阅
中国尽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组编的这本《中国碳排放(尽早达峰)》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入手,通过对产业结构转型、靠前外低碳发展、低碳技术市场化应用、绿色低碳消费、建筑和交通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等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社会可行性、技术可能性和政策可支撑性,得出了中国有可能成为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更严重的国家,现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高碳扩张型增长已没有空间,能源转型已具备条件等结论,并认为2025年前中国实现碳排放峰值的可能性极大。 研究采用了IPAC-CGE能源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碳排放峰值可行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并提出了尽早达到峰值的行动清单和政策建议。
本书的主题是:“对于那些生产耐用产品的企业来说,全球化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本书给整个制造业文化引入了很多创新方法,如:采用一个原创的方法对制造模式进行分析;在产品设计中提出了不断发展的创造性方法;提出一种制造系统配置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全球化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武装员工的原创方法。本书的第2、3章讲述全球化的产品设计,重点阐述了创造力和创新技能的开发。第6~10章的主题是制造系统,主要对可重构制造系统进行了透彻地分析。1章讨论了商业模式,而、4、5、12、13和14章的重点则是产品-制造-商务的集成。这种系统层面的集成对于未来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本书研究了科技政策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述了组织变革和政策法规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尽管各国科技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重点和导向,但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发展国防科技、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仍是21世纪各国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和主旋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需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军情,高度重视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推动高层决策机构整合。 本书重点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新中国60年实践所证实了的客观规律,是当代世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新时期富国强军的紧迫需要。在分析总结国外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历程、探寻其内在规律,并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
园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湄州湾南岸,是《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确立的湄州湾石化基地先导区,已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其中仙境片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布局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及相关中下游项目;南垦片区规划面积12.92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布局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下游项目、“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重油催化热裂解(CPP)、苯-尼龙等产业链和台湾石化专区;洋屿片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布局石化专业码头和仓储区,包括保税区;氯碱片区规划面积0.公里,主要规划布局氯碱工业及1,4-丁二醇等下游项目。到2020年,园区将达到炼油能力24007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00万吨/年,丙烯、合成树
本书全面介绍工业模型预测控制及相关建模、优化、性能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实施的完整性。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概述了模型预测控制的机理、特征,细致描述了它的典型算法、技术细节,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二是系统性地介绍了工业过程的模型化方法,以系统辨识方法为主,展示了工程中常用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存在问题;三是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上层的工业过程实时优化与稳态目标计算方法,其中详尽地给出了软约束调整方法中的级策略,并首次使用“点”模型概念解决了积分过程的稳态目标计算问题;四是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评估,突出了约束与经济性能这两大特征。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程、自动化类专业的研究生教材,预测控制理论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