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巨轮:十大工业巨头的转型之路》主要由美国10个工业企业的案例研究组成:例如,通用电气公司如何成为世界的企业,又如何因其傲慢的文化而导致终溃败;波音公司如何重新评估风险、提高利润,又不幸地失衡;丹纳赫公司如何通过不断地自我革新,避免巨大的成功所带来的隐患;霍尼韦尔公司如何渡过文化几近崩溃的难关,实现完美的转型;卡特彼勒公司如何因过于依赖预测而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又通过重拾基本原则而得以恢复等。通过充满启发性的案例研究和对工业巨头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来自华尔街的3位资深分析师,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洞见,以帮助企业和管理者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进行严格的资本配置,拥有长期、稳定的表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企
本书主要探讨了产业链生态的概念、发展以及实践模式,提出了构建产业链生态的典型模式和战略路径,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本书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硅谷、成都等产业或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对应的产业链生态的组成特征、作用机制和演化特性。最后,本书总结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和英国,在构建产业链生态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关注产业链发展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公共部门管理者、产业分析师和行业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1.工业4.0是一个*热点。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经济大国都在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工业4.0,作为未来经济地位引擎,各国在工业4.0上的投入会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热点,媒体还会对工业4.0进行五年以上的报道,国家同样如此。 2.作为变革热点,年龄在25-55岁之间的人群会特别关注此类信息。尽管市场上已有工业4.0的相关图书,但是本书做到了差异化。另外中国制定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都是在寻求适合中国发展的工业4.0。这是*战略,早已决定此话题热点会在五至十年内会变得越来越热。 本书讲解决如下问题: 1.工业4.0是什么? 2.工业4.0会以怎么的方式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3.工业4.0与前三次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4.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能有可能把握此次世界变革? 5.中国制造2025,会以怎么的方式去走? 6.对于普
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产业篇、政策篇、专题篇、国际篇、专家视点篇等六个部分。总报告综述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篇从市场、产业链、关键技术、充换电基础设施等角度系统总结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政策篇分析202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新能源汽车政策及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最新动态;专题篇深度解析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效益和风险全景,并就我国汽车产业平稳转型提出政策建议;国际篇重点介绍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政策法规的趋势特点、欧盟轻型汽车碳减排政策实施进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实施进展等内容;专家视点篇邀请行业知名专家评述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完备、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本书是对我国75年来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研究,数据翔实、脉络清晰,展示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经验和不足,指出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历史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业强国的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本书分为四大篇。第壹篇主要供读者了解和掌握工业4.0的基本知识。第二篇从战略的高度回顾SAP近年来为了应对工业4.0的到来,对目前的产品所做的升级改造,以及物联网及工业4.0的产品战略和方案概述。第三篇是对SAP具体的工业4.0解决方案的介绍,覆盖了工业4.0所倡导的垂直集成、水平集成和跨价值链的端到端开发的核心思想。第四篇供有志于实施工业4.0和进一步研究工业4.0的读者了解实施效益,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周戟主编的《新材料产业》将材料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来论述。前者指具备优异力学性能者,以钢铁为首,主要用于建筑、构筑物、机械构件等;后者指其他性能突出者,尤指蜚声科技界的特殊功能材料,如超导、半导体、稀土、滤膜、光纤、功能陶瓷、碳纤维、纳米材料等。全书共计九章,分述金属材料、稀土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重点论及的材料有三十余种,仅提到名称的材料近百种。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向越来越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系统集成在20世纪后30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现象。本书的英文原版成书于2003年,正值这种商业现象在西方领先企业中方兴未艾之际。面对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本书集合了一批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权威学者,从系统集成的历史,理论与分析,及其在不同企业与行业中的具体表现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技术战略和商业模式,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使不同的企业(集群)将各类知识、技术乃至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并通过价值链上的跨业务整合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全书不仅充满了理论洞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必将为面对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转型升级两大历史重任的中国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宝贵的历史参照与精神食粮。
算力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键的生产力之一,算力经济作为算力生产力驱动的经济模式被各国所重视。本书深入探讨了算力经济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算力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全书共八篇,内容涵盖算力与生产力关联性的历史与理论分析、算力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数字经济的关系、算力经济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算力基础设施、计算产业、应用赋能、算力经济治理)的详细分析,以及对算力经济的未来展望。
本书是一本关于石油经济的书,书中讨论了石油资源的储量分布、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石油市场的微观结构、国际石油价格的决定及其影响、石油国家的经济兴衰等话题。但这本书又不只与石油相关,它更是一本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书。一方面,石油市场深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讨论石油问题离不开宏观经济;另一方面,笔者在多年的经济研究工作中越来越发现,石油市场是理解宏观经济的一双眼睛,石油价格可以被看作世界经济的脉搏。
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能源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在界定能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能源安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国际合作五个维度评价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剖析现阶段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二是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全面系统总结了煤炭行业、石油行业、天然气行业、煤电行业、核能、太阳能行业、风电行业、氢能行业和电力行业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它们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三是当前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围绕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能源消费革命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完善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总
本书全面分析了2023~2024年全球和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进一步从产业、区域、国际、政策等视角展开比较研究。从分产业视角研究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态势和对策,构建制造业产业链迁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河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分别研究越南、墨西哥吸引国际制造业迁移的现状和趋势;分析2023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或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新特点和新趋势;汇集新兴产业主要指数、新兴产业TOP企业名单、新兴产业未来前沿方向等最新资讯。本书有助于公众了解全球及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对政策制定、行业研究及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企业篇和专题篇四个篇章的内容。总报告介绍了202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经济运行情况、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对外经济概况,对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行业篇对2023年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业四个细分领域的产业规模、经济运行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面临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企业篇介绍了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情况,评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价值创造100强;总结了装备制造行业中技术创新企业的典型案例。专题篇对2023年的国际装备制造业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专题研究。
2017年4月14日,一份经过深入调研、受到广泛关注、历时数月、凝结了亿万产业工人心愿的重磅文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一场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事关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事关产业工人素质提高的重大改革就此拉开帷幕。 《筑牢制造强国之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践基础,以产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梳理新时代以来产业工人队伍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挑战,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创新创造、就业质量、城市融入等问题进行学理化研究,提炼和总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书回顾了2023年我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尤其针对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剖析了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中从事相关政策制定、咨询研究和管理决策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对产业科技创新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进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钢铁产业蓝皮书 系列第三本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共同编纂,全书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钢铁产业,从不同视角梳理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阐释了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本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钢铁产业研究报告,由总报告、高科技篇、高效能篇、高质量篇、案例篇五个篇章组成,旨在为中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以中世纪末期市场经济的萌发与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形成为起点,以现代工业社会的步步成长和经济体制的选择及演化为主线,追溯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苏俄当代六个工业化大国过往数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梳理了这六个 近现代经济成长与经济体制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的基本立论是:现代工业社会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 辉煌而伟大的文明,现代工业社会从萌发到每一步发展,都面临经济体制的选择问题;这六个 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找到的 率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也是 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生命来自不断的创新,创新的动力是内生的。相比之下,工业社会动荡时期产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化的体制,这种体制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恰是这种体制导致了 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经济
作为新中国创业年代的前30年,迈步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和挫折,外部障碍与国内问题常相交织,显见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的困难及鲜明的个性。作者马泉山以四卷本 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 对这一历史进程重加梳理,不妨说,是探索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一个分支 新中国工业化史的尝试,只不过采取了回望录的形式。《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78年综述)》是在前三卷即《中国工业化的初战 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 195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国的经济起飞实验 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58 1965)》(待出)、《中国工业体系的纵深配置 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66 1978)》(待出)分段论述基础上的综述卷。作者把当代中国工业化历史的研究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迅速在全社会汇聚了强大合力和发展动力。本书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系统梳理了2023年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展和成效,总结各地区各行业的经验做法,展望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为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借鉴参考。全书分为总体篇、区域篇、行业篇、展望篇。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4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三品战略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八个部分。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 字经济 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科技及其应用代表了全球第四次产业和技术革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 工业4.0时代 国际经济竞争的新领域(黄建忠等,2022)。元宇宙是指一个基于虚拟现实和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世界,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高度交互和自定义的环境。目前,元宇宙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元宇宙基于虚拟空间构建虚实共生的全新社会生态,是与现实世界相连的虚拟社会,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作为当前全球尖端科技集成应用的前沿领域,有望带来
本书对我国2022年以来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从产业建设、政策标准、市场应用、区域发展等专业角度阐述了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展,客观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专家视点篇、产业篇、政策标准篇、安全测评篇、应用篇、区域篇和国际篇八个篇章。总报告分析了2022年以来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特征,并对全书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概述和总结。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各类智库、科研院所提供研究参考,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投资机构把握产业发展态势,洞悉未来趋势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各级政府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布局区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料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