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和劳动》是托尼在中国调查研究后撰写的一部著作。作者把他研究英国社会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对中国状况的研究。该书初版于1932年,当时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蒋廷黻盛赞该书的价值,并节译其中的部分在《独立评论》第36、38号上发表。也有学者认为该书“是外国人考察中国问题很深刻很有效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断定它“有较为存在的价值”。该书在西方学界也影响深远,至今仍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一部重要参考文献。从史学史、学术史的角度看,托尼的这一论著及其主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上承西方学术传统,同时又极大地影响到后来西方乃至中国学界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是一部以微观农户研究入手来解读中国“三农”宏观变革的独特著作。史清华教授充分利用了全国百村几十年的调研资料和对全国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村庄农户调查手资料,具有事实可靠性、时段历史性和分析对比系统性等特点。全书七章可以说是涵盖了农户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侧重于对改革开放后30年农户行为变化轨迹,贯穿了一条从制度变迁到农户行为变化再到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三者关联性研究的主线。全书侧重对农家经济结构、农民就业行为、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农户金融行为、新农政效应、农户保障行为、农民法律意识等进行重点研究剖析。
本书以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角度对海南省天然橡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与国内外天然橡胶的主产国和主产区进行对比,分析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的结构布局、产业组织状况和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以及差异程度,揭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提出促进和发展该产业的对策,指导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本书共四大部分组成,共分为13章,其结构与研究内容安排如下:部分是由、2、3、4章组成,内容包括绪论、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产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技术等。这部分属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部分,为全书提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准备,同时提出基本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由第5、6、7、8章组成,主要介绍了包括世界、中国和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的状况,对橡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