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地理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不同区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而差异显著,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也必然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中国的发展经验绝不可能仅凭教科书上的理论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就概而论之。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去各地深入调研,长期观察,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理论创新,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梳理出中国发展的真实经验。 苏南 历来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 异军突起 到21世纪以来苏南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土地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上演着 低成本 和 高速度 的增长神话?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中,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框架入手,分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在苏南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组合特征,以及由此派生的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与解决 三农 问题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百年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农民、让农民站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确立、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益,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探索走出了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农 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回答了一个又一个时代课题,先后实现解放农民、让农民站起来、组织起来促进 三农 发展、放活赋权的改革促进 三农 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 三农 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振兴、农村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重大
本书介绍了上海国际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内容包括了新闻报道、典型案例、调研报告、政策文件等部分。尤其是典型案例部分,结合上海多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具有较好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书中的后一部分政策文件,详细地列出了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乡村振兴提出的相关政策,方便了解相关内容的传承与发展。宣传推广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做法、好典型,可在全国范围内起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氛围。
人才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乡村职业经理人作为乡村经营的专业人才,带动村民通过经营实践,盘活乡村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建构以村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及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探讨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如何参与乡村经营并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案例分析,本书系统梳理了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共富乡村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反思了既往由外部力量驱动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了内外资源链接的内生发展路径的优势,从 多主体合力 和 数字化赋能 两个维度提炼了乡村产业兴旺与共富乡村实践的有效机制,并剖析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在共富乡村实践中扮演的角色。
乡村对中国人意义重大,而乡村建设大多忽略了乡村世界本身丰富多彩的乡土生活和村民的情感诉求,要么是居高临下的“改造”,要么是资本粗暴的“美容术”。而本书著者即艺术家渠岩先生,十几年来扎根民间乡野,重视传统文脉的延续,强调乡村文明的价值,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解重建着乡村的“情感”共同体。 我社已出版他的《青田范式:中国乡村复兴的文明路径》,以广东青田为例提出中国乡村文明复兴的新路径。本书则按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区, 多地呈现了诸如《许村计划》《碧山乡建》以及《源美术馆》等形式温和、富有情感的艺术乡建实践案例,以跨学科的互融共构理念,在南北行走中总结经验和反思,构筑了有温度的中国艺术乡建地图。
本报告重点阐述了2021年度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涵:一是依靠乡村振兴,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二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生活水平的均衡化;三是缩小农村内部差距,实现农村地区间协调发展;四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实现勤劳创新致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既是新发展阶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本质体现。分主报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重点群体和重点区域、关键举措与推进路径和国内外实践与经验,四个部分分别展开。
本书的基本任务是,重构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分析框架,探究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一般机理,重点从组织惯例、技术进步、关系网络、纵向关系等角度,剖析中国经济社会特殊情境下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动力机制,旨在增进对农产品流通 市场微观结构 的理解,重点包括:中间层组织的本质、重要性及其演进规律;农产品流通必要的 迂回 及其演进规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 生产性 ;流通功能、流通过程及流通 加价 的内在逻辑。 农产品不会自己跑到消费者那里。在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过程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中间层组织发挥了核心作用,市场的自我选择机制总体有效。政府的主要功能,不是 纠正 市场,更不是 替代 市场,而是 扩展 市场与 补充 市场,包括破除农产品市场垄断,降低土地等政府控制的要素成本,降低经营者税费负担,加强市场信
本书从粮食流通体制、支持政策、生产成本、经营主体、国际市场、宏观调控等方面认真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及特点,深入研究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形成机理,探讨了粮食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提出了粮食市场价格调控的政策框架和主要措施。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是 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对当代中国经济的综合性论述,覆盖面之广、研究之透辟,其他同类英语论著罕有其匹。 诺顿纵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2版经过全面修订,反映了近十年来,尤其是“奇迹增长”期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在人口、技术、宏观经济和体制诸方面面临的多重转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讨论也大幅扩展。 在讨论了资源禀赋、遗存、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劳动力和生活水平等一般议题后,本书还考察了包括农业、工业、技术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等具体经济部门。还研究了金融、宏观经济和环境问题。本书涵盖了增长与发展模式这类主题,包括人口增长、独生子女政策;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包括农村工业化和城市技术发展;外商对华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地制度及其增值收益分配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不仅牵绊众多,而且争议不断。争议折射出农地改革也许是中国改革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作者力图对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做溯源工作,点出其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在不同主体的利益牵绊中被形塑出类似钟摆效应的变化轨迹。本书的这一核心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农地改革和农村城镇化转型的走向,具有启示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吴毅教授 此书提出了一个制度分析的新概念 历史钟摆 ,用以概括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困境。作者的分析细致深入,既有历史维度,又发挥了机制分析的特长,许多论断有很强的启发性。 钟摆 作为一个历史眼光的 隐喻 ,能够帮我们洞察当代中国诸多制度变迁的奥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
本书包括理论基础篇、历史演进篇、环节分析篇、区域研究篇和规避探讨篇。中国粮食产业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考虑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韧性、潜力、回旋余地与外资控制的关系。本书按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新理念,提出了中国粮食产业外资控制规避的政策建议。
本书是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承担完成的农业农村部重大调研课题的成果报告。全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三个发展议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议题和概念框架,基于黑龙江、河北、甘肃、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区的一线调研,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农 领域的短板和弱项,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聚焦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提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持续减贫的政策和措施;聚焦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分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实现两者有机衔接的思路和建议。
任何一个养猪场的生产管理运营都离不开种猪、 营养、管理、猪舍、生物安全,猪场的盈利与否与这 五大要素的提高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具体知识的获取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而知识的转化 也许对农业领域*有价值!从猪场到猪厂的改变要做 的就是改变场长的思维方式,规范标准养殖人员的行 为习惯,提升效率,永续经营。另外,邓莉萍、谈松 林主编的《清单式管理--猪场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工具 》也就如何提高猪场生产水平,使猪场盈利为目的, 专门针对未来养猪业的主要猪场规模群体(500~ 2000头母猪),本书从种猪、营养、管理、生物安全 、猪栏建设这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通过梳理和借鉴世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实际,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工具,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农业科技的研发体系、农业科技的推广体制改革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形势新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结论。这些结论对我国制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书是一本介绍云南地理标志产品的图书,不仅介绍了云南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详实介绍了地理标志的分类、申报和要求,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特征检测的主要理论指标,地理标志的使用要求,开展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运营,地理标志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云南已成功申报的丰富多彩的地理标志产品,为人们了解云南 特色品质的土特产提供了一本内容详实的案头书。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以国家林改政策的村庄实践为考察重点,继续展开 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 调研和监测。从5月至9月,项目组在福建、江西、浙江等22个省(区、市)74个县(市)共抽取118个村进行项目监测调查。本书为调研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