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号:9787519776169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含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含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典型案例) 定价:4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自初版以来已有10年,7年前第二版时稍有修改。7年来,国际国内民商法、国际经济贸易法律规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关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也日新月异。我们利用第三版新版之际,在保留原版章节基本不变,并尽可能控制全书篇幅的前提下,除了对原书部分表述进行精简优化、更正个别印刷错误、替换明显过时的案例外,根据2020年5月中国颁布的民法典,以及近年国内外民商法修改的情况,全面修改甚至替换了原书的内容。主要修改情况如下: *,根据中外近年公司法修改情况,大幅度修改了商事组织法一章公司法一节的相关部分,更加客观地反映全球公司法的主要规则和发展演变趋势。 第二,将原书中涉及国内民法基本制度基本规则,特别是构成民法典各编的原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的条文及其变化,均替换为民法典的相关规则。
“本体”是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一个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本质部分。法理学中用本体理论来研究法律现象究竟是什么,形成了“法的本体论”。本书使用“本体”这一术语,即设立中公司本体论是以设立中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地位、特征和组织构造,并探讨其性质归属。 本书的基本结论是:设立中公司是公司设立阶段的主体,设立中公司以其机关从事设立活动,虽然还不能承认设立中公司的有限责任,但设立中公司可以被视为独立的民商事主体,应当以其自有财产先承担设立责任,发起人承担补充责任。 本书是我国学界对于民法与商法契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是对我国新公司法修订后设立中公司研究的一次全面的探索,不仅具有较深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章引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意义并阐述统一立法的重要性,第二章论证保护商业秘密持有人的权利是立法的根本宗旨,同时应兼顾公共利益,第三章简介商业秘密保护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关系,第四章揭示商业秘密的含义、构成要件、性质与特征并对其与其他类似的客体(个人信息、国家秘密等)进行比较,第五章与第六章阐释为保护商业秘密持有人权益而应采取的模式——以商业秘密权为中心,辅之以保密协议、竞业禁止义务以及行为保全等制度,第七章与第八章介绍侵犯商业秘密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民事、刑事以及行政责任。
《说谎者的扑克牌:华尔街的投资游戏》的另一个亮点,是从作者的视角展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性历史,特别对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从而折射出华尔街在那个年代是如何在大起大落中保持发展的。 《说谎者的扑克牌:华尔街的投资游戏》的风格独树一帜,笔法生动风趣,将华尔街深奥的投资手法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也使本书获得了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的认可,成为美国长销不衰的投资经典著作。 《福布斯》评选的20世纪*影响力的20部商
中国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受益诸多,但由此凸现的经济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本书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立论基础、保障制度及其分类,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等内容。安全、合作、发展是本书分析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安全为研究重点,兼顾合作与发展两个主题,立足于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现状,以我国的现实情况为归结点。本书着眼于当前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将国家经济安全作狭义理解,特指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政府意义上的国家履行其经济职能时,克服来自国际层面的危机,以保证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稳定而有秩序的状态。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第三版)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 者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出版时间 20201001 I S B N 9787519749699 定价 2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3 字 数 160 (千字) 页 数 297
《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主要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发展逻辑展开,挖掘工业互联网的六大底层逻辑,通过与行业人士的深度访谈,聆听思想者和实践者的真知灼见,透视真实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图景,帮助读者厘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了解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工业互联网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跨越认知鸿沟。 《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主要面向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从业者,包括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平台、网络、安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工业互联网协会/联盟等。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力争使其区别于其他票据法教材等著作,努力使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例如,作者既注重票据法律基本原理和知识的探讨,也注意对有争议的票据法律实务问题的剖析。其中,有的作者总结自身长期的票据法律研究成果和无数个票据疑难案件的审判经验,对票据法律关系、空白票据制度、票据质押制度、票据行为、票据保证等票据法基本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票据法律制度以迎接入世后的挑战提出了建议;有的作者根据多年的票据法律学习体会和工作心得,对票据政策、票据诉讼等问题提出看法;有的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票据法律学习和实际体会,对人民法院颁布的票据法司法解释进行评析;也有的作者根据长期的票据法律教学和研究体会,对票据权利、票据抗辩、票据冲突、票据交换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
针对目前还没有一本从执法实务的角度为税务执法人员介绍识别税务执法程序风险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的专著这一现象,本书以税务执法日常工作内容为主题,以在日常税务执法程序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及法律的主要规定和实际运用过程中的症结,根据律师实务经验总结介绍大量案例技巧,为税务执法人员提供既符合税收政策及法律规定,又能平衡征纳各方利益的风险防范策略,以利于税务执法工作规范安全地进行,从而降低税务执法程序中的风险和防范风险的发生,对各级税务执法人员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是成功防范税务执法风险的工具。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引起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实现依法治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提高公民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有关经济法的许多问题在学术界争论颇多,有较大的分歧。与此相适应,目前在我国反映不同观点的各种经济法教材也为数众多。《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经济法教程(第9版)》以紧跟我国经济立法进程,及时更新内容,突出新颖性和实用性为宗旨,力求言简意赅地阐释法律规定及法意。
国家环保总局正在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法》的制定为主要标志的循环经济建设。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与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循环经济的建设,是各级政府、所有企业、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没有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是不能实现的。先行者日本构建循环经济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一书,是在日本实施循环经济的背景、法规、措施、成效、问题及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先在日本、德国、美国出现的新生事物,我们对它的了解是有局限性的。再者,我们在参考日文文献时也遇到一些新概念,准确的汉译比较困难。因此,书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准确之处,给读者带来不便,在此首先表示歉意。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在劳资关系上,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但颁布后,看似强悍地位的企业明显变成了弱势一方。基于此,本书的作者以《劳动合同法》为主线,依据自己多年的劳动关系法律实务经验,撰写此书,以帮助人力资源相关人员认清目前的形势,做好相应的策略调整。 本书没有直接按照《劳动合同法》教材设计内容,只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侧重具体实务操作,书中所列举的案例全面丰富,内容言简意赅。这其实就是一本细化人力资源规矩的图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时代的到来。
本书以规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正确界定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职能与作用,推进企业并购的市场化,并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和促进企业并购行为,保证企业并购市场“三公”原则的实现,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促进高效率的市场结构的形成,增进社会总福利。 全书共分六部分:章介绍和阐述了本书的背景、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主要观点。第二章分析和研究了企业并购规制的经济学基础和法理基础,以及利用博弈论方法,对企业并购形成垄断的机理、信息披露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第三章考察分析了美、德、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企业合并的规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和经验启示。第四章利用会计研究法对我国企业并购包括MBO的现状、问题,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及其与政府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对我国
本书版于2003年8月出版后,由于内容新颖、实用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书第二版在保留版内容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根据近年来立法情况作了重要修改,与我国现行《合同法》规定保持一致。经修订后的本书包括10编共30章,内容涉及合同与合同法、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合同的对内效力、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合同的变动、违约责任和各种具体的合同等方面,对合同法作了系统的阐述。 本书内容新颖、全面,引证法律充分,理论联系实际,具知识性及实用性;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对希望了解合同法的广大群众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