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礼与法的博弈:中国历史中的法律智慧 李清章 著 人民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李清章 著 /2022-06-01/ 人民出版社
    • 本成果以 礼与法的博弈: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法律智慧研究 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篇十四章,本书收集的法律故事都是和政治密切相关,都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法律故事的注释和辨析,明白我国的历史上不是所谓的没有法制传统,没有守法意识,而是有着自己的遵循,有着自己法律发展的流脉。通过对垂范篇单列,以便对古代皇帝官员对自己身边人的规诫和约束,为今天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历史借鉴。通过对汉代 六条问事 以来的监察制度研究,对今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历史遵循。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朝代对待复仇态度的梳理,探讨这之中存在的礼与法的博弈。

    • ¥40 ¥80 折扣:5折
    • 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分析
    •   ( 2 条评论 )
    • 魏凤 /2021-06-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简称“固态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可多次循环使用、性能好、安全性高及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国际科研机构及全球大型能源企业、通信与电子设备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及航空航天企业等高度关注,纷纷开展相关的前沿技术研究并快速申请专利,企图抢占该市场的技术制高点。为了全面揭示全球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状况,本书针对固态锂电池的主要类别(包含无机固态锂电池、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电池组装技术与不同应用领域,从全球固态锂电池技术专利发展趋势、技术分布、主要专利权人及技术重点、申请区域、合作关系、主要发明人、热点技术、专利空白点等角度,开展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现状与知识产权竞争态势分析,因此本书将有助于政府决策层、科研决策层、科学家、产业界遴选发展方向、布署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政

    • ¥49.5 ¥99 折扣:5折
    • 唐代钱法考
    •   ( 1 条评论 )
    • 陈玺 /2018-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所谓 钱法 是指国家以律令、诏敕、条例等形式发布的,关于铸币发行、流通、贮藏、支付法律规范之总和。本书以经济法律之一隅 唐代货币法制为研究对象,透过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的宏观视角,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考古资料,借鉴关联学科前沿成果,系统辑佚、考证和研究钱法史料,逐步展开对中国古代经济法律整体架构的开拓性讨论。本书《唐代钱法考》共六章,由 绪论 、 钱法史料考 、 钱法渊源考 、 钱法职能考 、 钱法理论考 、 钱法适用考 六部分组成。以历代钱法规则变迁为背景,以唐代法制运行为剖面,依托系统、完整的钱法辑佚史料,彰显专题研究特色,强调综合互补方法,综合运用 史料考订 、 二重证据 、 文史互证 、 资料统计 等研究方法,全面论证唐代货币法制的演进与运行,讨论唐代钱法的史料著录、渊源体例、基本职

    • ¥49 ¥98 折扣:5折
    •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法史论丛 马小红 著
    •   ( 0 条评论 )
    • 马小红 著 /200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法:首先,反思了近代以来有关中国传统法研究的方法一视角,对以“西方法”的发展模式为标尺评价“中国传统法”提出了质疑。并指出牵强附会的比附及机械的比较导致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法的诸多误解。其次,界定了“古代法”与“传统法”的概念。简言之,“古代法”是已经成为历史的客观存在,而“传统法”则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动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古代与近现代、历史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传统法”是以今人的法观念阐释以往社会的法。因此,古人不以“法”命名,而却有“法”之实质意义的“礼”便被纳入“传统法”研究的范围。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中国传统法的结构是“礼”与“法”(古代法)的共同体,是礼与法的结合。 再次,以界定“古代法”与“传统法”为切入点,作者力图在对“古代法”进行客观陈述

    • ¥31.1 ¥69 折扣:4.5折
    • 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精)/犁斋法史文丛
    •   ( 11 条评论 )
    • 黄源盛 /2020-09-01/ 广西师大
    • 在两千多年漫漫的中国法制长河中,汉、唐是两个相当关键的时代,其之于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形塑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深刻历史意涵。 作者深耕细犁中华法史四十余载,融冶史学、经学、律学于一体,凝萃成书。书中主要以儒家传统之礼贯通脉络,总分二部,上篇专研两汉经义折狱,下篇探究《唐律》立法原理。本书结构坚实,考案缜密,兼重实例,间援当代法学观念作诠释,有发明古今之效;而论证严谨,晰理至明,孤诣独照,勾勒出汉唐法律文化的 代风华。

    • ¥48 ¥98 折扣:4.9折
    • 意欲何为(清代以来刑事法律中的意图谱系)(精)/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   ( 24 条评论 )
    • (美)胡宗绮|总主编:黄宗智|译者:景风华... /2020-08-01/ 广西师大
    • 中国传统法律很早就突破了客观归罪原则,展现出对犯罪人主观心态的精细考量。以致人死亡等刑事重罪为例,传统律典构筑起从意外到疏忽大意、再到鲁莽冲动、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意图谱系。本书以上述意图谱系为核心,并通过大量判例和律注,解析通过概念连接情境来区分不同犯罪意图的方式。此外,本书还对清末法制变革以来试图在刑事法律中构建起故意与过失的二元意图区分予以评述和司法实践层面的考察。本书不涉及1949年以后的内容。

    • ¥33.31 ¥68 折扣:4.9折
    • 罗建功打官司(1914—1940):乡绅权势、宗祧继承和妇女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吴铮强/责编:伏健强
    •   ( 25 条评论 )
    • 吴铮强 /2022-09-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1913 年,罗建功从伯父手中继承大笔遗产,由此走上无休止的诉讼之路。然而罗建功将遭遇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为谋求诉讼优势万般算计,竟不知如何适从……国民政府一旦从法律上确立女性继承权,罗氏家族 1923 年制订的宗祧继承合同便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庶姑罗黄氏能否以侍妾的身份主宰先夫的遗产?罗建功怎么可能用资本主义的新法律维护宗法主义的旧协议?弟媳吴素兰忽然离开龙泉县前往南京背后又是怎样的政治险局?从政界大亨到法学名流,从革命志士到落魄才子,从乡绅土豪到卑微侍妾,《罗建功打官司》大开大合,在呈现近代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宏大叙事中,细致入微地讲述不同个体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作者的雄心,正是将大历史还原为个人行动与日常事件编织的奇幻网络,并试图探讨“现代性”本

    • ¥34.5 ¥69 折扣:5折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先秦卷) 顾久幸著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0 条评论 )
    • /2023-11-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武汉地区先秦时期法制和法治发生、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揭示武汉地区城市发展与法律治理的内在关系,为当今法治武汉建设提供借鉴。二千多年前的楚国的主要疆域就在湖北地理范围内,研究楚国的法律制度是研究武汉城市法治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本书拟立足于武汉城市区域,又不囿于武汉城市现有的范围,而着眼于与武汉有关的地域范围的法律发展脉络来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一是对早期武汉所在地域的考古与文化遗址、考古墓葬进行清理,理清早期法治的萌芽与发展轨迹;二是对古代楚国地域内法律法规制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三是,对楚国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作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用新的考古和简帛资料和新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解释。四是对楚国法律法规制度与周边诸侯国进行对比,总结出楚国法律制

    • ¥40 ¥80 折扣:5折
    • 西方法哲学问题史研究 严存生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严存生 著 /2013-08-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西方法哲学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值得认真地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的理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西方法哲学问题史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做出了开拓性工作,《西方法哲学问题史研究》归纳了近30个西方法哲学的概念和问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向我们呈现了西方法哲学家对法的理念的种种思考。其内容丰富,思路开阔,阅读它,将会是一个极好的精神享受,也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极有助益。

    • ¥47 ¥101.37 折扣:4.6折
    • 唐代司法政务运行机制及演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丛书
    •   ( 1 条评论 )
    • 张雨|责编:王珺|总主编:包伟民... /2020-09-01/ 上海古籍
    • 唐代司法政务运行机制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府州法曹负责覆审属县和州司其他机构移送的徒以上罪,并将流以上罪案状申奏于尚书省(刑部司)和皇帝以获得批复或 。大理寺主要负责在京徒以上罪案件的审断,地方司法政务(包括死罪)在程序上通常无须经过大理寺。这意味着后者并非中央 审判机关。使职系统的发展,对上述机制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唐后期使职形成了独立于州县与尚书省之外的司法政务申报与裁决机制,在不断成为问题的同时,也适应着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模式,并推动唐宋之际司法体制的转型。其次,开、天以降,宰相开始通过中书门下介入到司法政务运行中,之后渐渐退出对其中琐碎的、事务性部分的直接参与。地方府州上奏的狱案,需要先经大理、刑部司审覆,再由宰相、皇帝裁决。大理寺成为地方司法政务处理的必经环节,开

    • ¥42.47 ¥85 折扣:5折
    • 迟到的正义是不是正义?人类正义史从古希腊到20世纪,看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艰难历程!朴炯南著吴荣华译法
    •   ( 2 条评论 )
    • (韩)朴炯南|责编:甘棠|译者:吴荣华 /2022-10-01/ 文汇
    • 从古罗马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到 的法律至上成为共识,2500多年的人类正义史中前进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正是这15个审判案例让法律不断趋于规范与完善,是他们改变了世界:看苏格拉底审判,我们反思陪审团制度的合理性,思考对与错是根据个人的理性来判断,还是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来判断;看塞勒姆审判,我们能 加清楚“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的价值所在;看德雷福斯审判,我们对“迟到的正义是否是正义”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看潘克赫斯特审判,我们回溯推进程序正义的挣扎与必要;看米兰达审判,我们理解推动保护嫌疑人权利的必要性,为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增加一道保险…………虽然荆棘遍布,十分艰辛,但人类对公平正义探索与前进却从未停止。翻开本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看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艰难历程!

    • ¥30.6 ¥68 折扣:4.5折
    • 希腊-罗马典制(精)/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   ( 12 条评论 )
    • (匈牙利)埃米尔·赖希|责编:殷亚平|译者:曹明//苏婉儿... /2020-10-01/ 上海三联
    • 赖希的《希腊-罗马典制》在汗牛充栋的古典希腊-罗马阐释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却被忽视了。赖希的洞察兼备学者的严谨和思想家的睿识,既能涵盖细枝末节的阐幽之妙,又能包摄历史理路的宏大勾勒;既是论证缜密的专题阐释,又是 情怀的通史撰述。 赖希 的主题是制度, 具体人和事件的政治制度,那是文明的载体,真正的精神生命在其中汩汩流淌。或许在所有的制度中,希腊-罗马的制度堪配典制的美名,那是制度的范式,兼具历史本体和认识的双重示范意义。 赖希摈弃了古朗士、耶林的见解,摒弃了麦考莱、梅因的借鉴,摈弃了多数德意志、英格兰史学家的见解,在现代的智识环境中获得了某种古典风格的历史智慧。他从罗马的愧耻制度出发,贯通至罗马公民权、罗马官员、公民大会、元老院、共和国,再扩展至雅典和斯巴达,上升到普遍城邦

    • ¥38.97 ¥78 折扣:5折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仲裁卷) 胡绪鹍 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 条评论 )
    • 胡绪鹍 主编 /2023-04-01/ 人民出版社
    • 作为“武汉法治发展史”专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武汉仲裁史”为题,主要分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仲裁法颁布前和仲裁法颁布后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汉地区仲裁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厘清了武汉仲裁发展的脉络与特点,既丰富了武汉法治发展史的内容也对当前及未来武汉乃至全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按照编史的技术规范设置框架和篇目进行编纂,以史为鉴,为现实仲裁工作服务。

    • ¥50 ¥100 折扣:5折
    • 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概论 马成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马成 编 /2019-02-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相关领域的本科生教材。作为新时代的法科大学生,系统细致研究学习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历史与经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挖掘好、传承好、继承好”红色基因的重点指示与“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全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全书共分为九部分:第一章:陕甘宁边区政府及法制概述;第二章:宪法;第三章:选举法;第四章:政权组织法;第五章:民法;第六章:审判;第七章:刑法;第八章:狱政;附录:陕甘宁边区法制史大事年表。

    • ¥35 ¥77 折扣:4.5折
    •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张晋藩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张晋藩 著 /2009-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华法系的认识,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读者理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 本书将法律制度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与重大事件叠现,探讨法律传统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可读性。 本书是法律史学科考研与考博的必渎书,也是学科外人士了解中国法律传统与衍变,领悟现代中国法律精髓的佳作。

    • ¥49 ¥119 折扣:4.1折
    • 旧律新诠【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苏亦工 谢晶等 /2016-11-01/ 清华出版社
    • 《大清律例》系我国古代法典之最后形态及典型代表,深蕴我国传统法制之经验,凝结数千年绵延不竭之文化,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本卷集结海内外研究《大清律例》的数十位学者,对《大清律例》项下的数个重要论题进行探究,分条例、则例、奸盗、光棍篇。条例篇涉及妇女“不准收赎”例、“杀一家多人”例、“回民”例等重要例文,以及清入关前的“法”、“例”问题; 则例篇,关于律典与吏部、户部等各部则例之间的关系问题; 奸盗篇,包含奸罪中的“亲属相奸”以及盗律中的白昼抢夺、“略人略卖人”、时空因素等论题; 光棍篇,依成文先后收入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光棍例”的持续探讨。

    • ¥39 ¥88 折扣:4.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