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1949-2019年)
    •   ( 159 条评论 )
    • 张生 主编 /2020-04-01/ 法律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1949-2019年)》以 文献+图片+解说+扩展空间 方式呈现。其中,每一部文献的综述撰写皆使用 三段论 方式:背景、过程及主要内容评述(对历史背景、立法水平的客观描述),全面描述和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的立法成果。

    • ¥72 ¥128 折扣:5.6折
    • 清代刑罚研究(1736-1911) 张本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59 条评论 )
    • /2024-05-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清史稿 刑法二》对清代刑罚种类的总结为基础,将内容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为死刑,下篇为流、徒、笞杖、枷号、赎刑、锁带铁杆(石礅)等刑罚。本书在研究某种具体刑罚时,重点研究其执行(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新出现的锁带铁杆、石礅刑和晚清被普遍使用的站笼刑,本书还会详细研究其产生(被推广实施)的原因。在研究死刑等刑罚时,还会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刑罚书写等问题。先行有关清代刑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具体刑罚(以死刑和流刑的研究为最多),缺少对清代刑罚的整体把握。本书不仅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每个具体的刑罚,还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刑罚的特点和演变趋势。本书通过对宋、元、明、清被处决人数的对比,认为清代总体上实施的是轻缓的刑事政策。

    • ¥99 ¥198 折扣:5折
    • 河南史纲(上下)
    •   ( 2 条评论 )
    • 程有为|责编:张剑英//葛凯丽//李晖 /2019-11-01/ 河南人民
    • 该书稿采用简明通史的写作手法,以重大历史事件、关键历史人物为龙头,以政治、经济、文化为骨干,描述了河南自远古时期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选配直观形象的图片、表格,增强阅读的趣味。书稿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朴实而生动,有利于广大读者领略河南、了解河南、敬畏河南、热爱河南。

    • ¥57.85 ¥130 折扣:4.5折
    •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新世纪法学教材)
    •   ( 283 条评论 )
    • 王立民 主编 /2019-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法制的历史延续四千多年,古代部分占了绝 大多数时间,其内容比较多。同时,中国古代法制在 世界法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法系的本源所在 。因此,要学好中国法制史,不学好古代法制史不行 。可是,古代法制史的资料大量来自古籍,都是古汉 语,许多学员不熟悉也不习惯阅读古汉语资料。还有 ,古代法制史中有许多制度与现代的不同,一下子不 易理解等等。总之,学习中国法制史,特别是学习古 代部分,困难不小。 为了便于学习,王立民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第2 版新世纪法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通 俗易懂,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有些可不使用古 汉语资料的,尽量不使用古汉语资料;有些必不可少 但又难懂的古汉语句子,就用现代汉语解释;有些不 常见但又必须掌握的制度,就详细作出说明。这样, 原来不易读懂的中国法

    • ¥55.2 ¥98 折扣:5.6折
    • 体育法律史
    •   ( 4 条评论 )
    • 吴伟彬,张耀文 /2024-10-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比较法的视野下,以广义体育法制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分别归纳、总结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罗马等国的体育立法、体育政策和体育管理体制的变迁史,采用法律史的研究方法,探究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影响因素。关于体育法律史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本书有一定的理论和史料价值。

    • ¥55.2 ¥98 折扣:5.6折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史研究
    •   ( 1 条评论 )
    • 潘凌宇,赖正直 /2024-1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回顾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后开展法制建设的历史,从现存史料中考证还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刑法、民法、土地法、司法制度、军事法制度、监察制度、财政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各项法律制度的内容和历史影响,深入挖掘、提炼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法制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及其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联性、连续性,弘扬革命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 ¥72 ¥128 折扣:5.6折
    • 宋代地方民事审判研究
    •   ( 3 条评论 )
    • 张文勇 /2024-06-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审判是国家解决民事纠纷的最高形式,宋代地方民事审判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尝试从宋代地方官的出身来源、知识结构等内在角度切入,就地方官的知识、兴趣、抱负、思维习惯等因素对地方民事审判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以地方民事审判从受理、审理到作出判决的整个过程为脉络,从地方审判的实态出发,分析了宋代民事审判的依据与 情理法 的关系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对宋代地方的民事审判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宋代地方官员在民事审判中努力使案件的审判处理与变革的社会秩序相协调,向理性化发展,适应了社会的要求,是宋代相对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原因。

    • ¥55.2 ¥98 折扣:5.6折
    • 近代中国法律的多维观察
    •   ( 53 条评论 )
    • 张仁善 著 /2023-07-01/ 法律出版社
    • 近代中国法律是在特殊历史变局下展开的,主动与被动、移植与继承、主权与法权、制度与实践、人物与事功等等之间,相互杂糅,张力十足。从多维视角观察近代法律运行及法律人,是纵览法律近代化全貌的主要路径之一。本书围绕法律运行,集中观察近代司法理念的形成、司法改良的计划、司法程序的设计及司法运行实效等问题;围绕法律人,集中观察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精英的机缘、法律人的理想及法律人置身的社会生态等。附篇部分侧重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的思考及治学心得的体会。研究中,注意今昔对话,中西映照,反思历史,启迪现实。

    • ¥72 ¥128 折扣:5.6折
    • 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
    •   ( 74 条评论 )
    • 桑本谦 /2022-09-01/ 三联书店
    • 我们依稀觉得是人类“创造”了法律,所以应该已经很了解它了,但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法律的深层逻辑和人类的道德直觉(公平或正义)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吗? 大多数法律人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接受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毁灭了这种希望。 法律 古老的源头应该是个 简单的算法,即“返还法则”,它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头。本书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以此呈现法律的深层逻辑,打破部门法的界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把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点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法学内部及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

    • ¥52.9 ¥89 折扣:5.9折
    • 中国法制史研究70年 王立民、洪佳期、高珣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159938
    •   ( 1 条评论 )
    • 王立民洪佳期高珣 /2019-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历程与相关的内容,包括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作者、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学术争鸣等一些关键内容。全书分上下两编,十一章。上编(*章至第四章)以时间为序,集中反映了这70年中,纵向的中国法制研究产生、发展情况。下编(第五章至第十一章)则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专题研究部分。其中的内容由7个专题构成,包括楚简法律文献研究、中国唐律研究等,时间跨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

    • ¥62.9 ¥140 折扣:4.5折
    • 西法东渐:外国人和中国法的近代变革 王健 译林出版社【正版】
    •   ( 3 条评论 )
    • 王健 /2020-03-01/ 译林出版社
    • 《西法东渐》选录了六十余篇中国近代法学作品,囊括了来华传教人卫三畏、执掌晚清中国海关四十八年的罗伯特 赫德、京师同文馆首任总教习丁韪良、近代来华的最后一位外国法律顾问罗斯科 庞德等人物对中国法律问题的独到见解,是法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史料汇编,力求深入清末民初的大变局时代,呈现东西方法律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

    • ¥76 ¥255 折扣:3折
    • 《大清新刑律》立法资料汇编
    •   ( 0 条评论 )
    • 高汉成 主编 /2013-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一、本书汇编的范围,涵盖了1907~1911年间围绕着《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而出现的上谕、奏折、草案等主要立法资料,这其中既包括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也包括资政院的审议。另外,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背景,礼法之争中的一些重要文章,也一并收录作为后一部分。按照冈田朝太郎的说法,大清新刑律历经六案的修订始完成立法程序,本书收录的l907年刑律草案、l910年修正刑律草案、l911年钦定大清刑律分别为案、第二案和第六案,而1910年宪政编查馆加以修正的第三案、资政院法典组加以修正的第四案以及经资政院审议通过后形成的第五案,因缺乏完整的版本,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从第二案到第六案,修正变化情况相当有限,故今从略。 二、在编辑体例上,本书以时间为纬,按照《大清新刑律》的制定过程而把立法资料分为五个部分:l907年刑律草案、l

    • ¥99 ¥198 折扣:5折
    • 【正版】谁是真凶 清代命案的政治法律分析
    •   ( 0 条评论 )
    • 徐忠明,杜金 /2014-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研究了三个相互交叉的话题:命案、疑案与冤案,包括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春阿氏杀夫案、三牌楼冤案等清代*命案,以清季冤狱的产生与平反的案件为样本,着力揭示其中存在的重重黑幕,进而分析和解读这些案件*终得以平反的各种因素——司法政治、司法技艺以及社会网络的隐秘故事,旨在勾勒中国式的“*合理怀疑”的独特意义与程序结构、清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及其运作实践、清代命案的驳审程序及其特点、审理死刑“疑难案件”的法律制度与操作技艺等。

    • ¥67.46 ¥136.82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