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了注解,根据司法实践提炼了疑难问题并作出解答,并收录了与消费者领域相关的配套规定。
作者以体系化的方式呈现了法学论文写作的原理、技术、方法、步骤和规范,共包含十三讲。行文采取 “定义→要求→设计→常见问题”的流程,讲解了法学论文写作的构成要素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其中着重阐述论题选择、提纲拟定、文献综述、论点凝练、方法选择、论证安排等关键环节,以一种轻松畅快的互动式氛围和读者一起发现法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律,一步步地将他们引入论文写作的学术殿堂。本书主要针对但不限于法学青年学者、本科学生和硕博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深入浅出地为他们提供快速入门、快速进阶的操作手册。
本书通过对清代性规范的专门研究,探讨了 将一部分性行为定为犯罪的社会背景。长期以来,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都被要求按照其身份遵守不同的家庭道德和性道德标准。清朝政府则建立了一种新的性别制度,它规定了跨越身份界限的性道德和刑事责任的统一标准,要求所有人都应遵守正统婚姻中界定的社会性别角色。这种转变,表现在官方关于通奸、异性 、 、女性贞节和 等的法令谕旨与司法处理上面,代表着帝国政府为了应对当时正在发生的那种令人不安的社会和人口变化而做出的努力。
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该法共七章、七十一条,对机构和人员、形式和范围、程序和实施、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为了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保证法律援助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共六章、四十六条,对申请与受理、审查、指派、承办作出规定。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法治的细节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 者 罗翔著 出版时间 20211101 I S B N 9787222204331 定价 49.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20 (千字) 页
2024 年 12 月 2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将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为学习新修改的《监察法》,人民出版社约请来自知名院校的监察法学专家,编写了《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理解与适用》一书。 本书以现行《监察法》体例为基础,从监察法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国际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解读了监察法的立法目的、监察工作的法治理念、新增的监察派驻制度、新增的监察措施体系、更加完善的监察程序、更加充实的反腐败国际合作职责以及更加严格对监察机关及其人员的监察方式。该书理论性强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经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2023年1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8号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共六章,对设立、变更与终止;支付业务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本书杜撰了一个中国式的“洞穴奇案”,书中以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塑造了一场如电影般精彩的“朝堂辩论”。十四位虚构的古代人物围绕该案应如何判决产生激烈讨论,内容涵盖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等价值冲突。通过对虚构案件的辩论,进而深入探究传统中国法哲学究竟可以如何应对“ 境之下杀死、食用一个人,以保全 多人”的这类司法审判难题,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诸多方面。此外,作者大胆地将思想实验这种目前在中国法学界尚很少见的方法运用于对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原创性极强。
《异乡人》由加缪编著。 他们说,妈妈死了,我没哭;这是无情,该死。 隔天就和女友厮混;这是不孝,该死。 挑拨朋友仇家互斗;这是不义,该死。 我合该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但你们企图用来拯救我的那一套,又算什么? 我杀了人,只因夏日阳光太刺眼…… 世界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行为举止甚至思想应该如何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种种道德规范下的节度。 但是,默尔索,一个居高临下的鸟瞰者,冷静自持,无动于衷,漠视七嘴八舌急于发表意见和批判的群众。 他倦于给出令人满意的标准答案,他对合乎礼俗但不合于自己真实感受的事物,无法找到适当的对应方式和距离,于是,他被大家指责为无情、不孝、不义。 默尔索不知道在与世界冲撞的窘境下,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他鸟瞰自己,也
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对山林寄托以出离尘嚣缰锁、比邻烟霞仙圣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山耕、山居,是另外一部历史。“以山为业”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业”。 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 初的“无主”状态,即山场上的所有资源对所有人都开放,到山场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界”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界”是山场确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也是山区的人们在“以山为业”的实践中,逐渐创制并明确的一套有关山场的知识。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该法就国家监察机关、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等方面作出规定。对该法,亮点如下:1.监察委员会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上下一体。2.监察委员会可以设置派出监察机构,根据授权行使部分监察权。3.监察委员会实行监察官制度,作为监察权行使的基本单元。4.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实现全覆盖,监察对象不以身份为限,关键看是否履行公职、从事公务。5.监察机关的职责包括监督、调查、处置三项具体权能。6.监察机关只有在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时,才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7.调查、处置充分体现坦白从宽。8.立案报告由监察机关主要领导人员依法审批。9.留置权的行使有严格限制,且折抵刑期。10.监察机关内部监督严格,防止 灯下黑 。
本书从“黑社会”“黑社会性质组织”“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黑恶犯罪治理”等基本范畴入手,在系统梳理我国黑恶犯罪的发展状况、突出特点及其成因等基础上,分别对黑恶犯罪治理的现代化理论、系统论理论、合法性理论、禁止重复评价原理等理论根基,以及“打早打小”“宽严相济”“从严”等黑恶犯罪治理刑事政策,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具体特征进行厘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时间、人数和数额要素要求,对涉黑组织成员身份的鉴别与认定,对“软暴力”“保护伞”、涉黑涉恶财产、“套路贷”的理解与认定等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与深入论证,为涉黑恶犯罪的现代化治理、正确理解和合理认定涉黑恶犯罪、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渎职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的根源,在于渎职罪因果关系具有前置性法规范作用显著、个体职权行为因果关系受职权行使方式影响巨大、因果关系逻辑起点判断受不作为型行为方式影响突出、因果流程普遍存在介入情况等特殊性。“危险的现实化说”认定因果关系的思路具有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一体进行、判断标准明确、避免混淆刑事责任的主客观基础等逻辑优势,是实现因果关系的结果归责功能的有效路径。以危险的现实化说作为基础,并吸收借鉴其他理论有价值的部分,能较好地解决渎职罪因果关系认定中的问题。渎职罪定罪因果关系认定的逻辑起点,是划定渎职罪实行行为可能成立的范围;其关键步骤,是借助规范保护目的理论判断实行行为何以创造危险;其核心内容,是判断实行行为中的危险何以在结果中现实化。
本书是沃格林对法的 全面而又系统阐述的作品,也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书中指出,法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历史的历史,法表征了这一社会的秩序,其精髓或本质正是社会结构,法正是社会结构之法。 本书还收录了沃格林于1954年至1957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法学课程的详细大纲。该大纲被分发给沃格林的学生,但没有正式出版。在这个大纲中,沃格林 关注法律秩序的标准,而不是法的本质。沃格林还为他的法学课程准备了补充说明,这些补充说明简洁地陈述了他的法律观点,编辑也将这些说明包括在本书中。 ,这本书包含了沃格林于1941年和1942年撰写的数篇书评,内容关乎法律科学和法哲学领域的四本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版权已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张洪波和所在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积极推动《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完善,尤其在 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稿期间,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机构组织的修法座谈会,积极建言献策,有些意见被立法机关采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多次参加线上线下研讨、沙龙,解读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撰写的版权法治文化随笔、时评和案例评析集。作者从一个版权法律实务工作者角度,对近年来出现的社会版权热点话题、事件,对产业发展,进行版权法律分析和评判,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版权法制建设、版权法治文化的观察、思考与探索。本书文章观点鲜明,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