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供纪检监察机构执纪办案使用的工作文书集,结合办案实例,分为模拟案卷和常用文书样式两部分。前一部分以实践中常见的自办案件、司法移送案件和恢复党员权利案件为例,详细展示了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操作文本;后一部分按不同工作阶段选取了35个相关文书模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执纪审查、审理的规范化和文书撰写、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这是一部汇聚众多当代阿奎那自然法研究者*成果的论文集,作者为美国阿奎那问题研究的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论文按照四个主题予以编排。个主题是自然法的哲学基础;第二个主题是神学语境下的自然法;第三个主题涉及非常流行的新自然法理论;第四个主题是法律与政治。这些论文力图在现代法律语境中复活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多角度、深层次地将托马斯主义的经典命题与当代法哲学主题进行了对接,主题论文全面而又精到,相关回应亦十分精彩。
本书是北京科技大学校级规划教材,针对大一社科实验班学生及对法学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是一本法学入门的通识类教材。该教材与现有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电影和文学作品等具有审美性的载体作为法学原理的引入方式,帮助没有接触过法学的社会学习者或大一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原理和知识,让学生在审美和愉悦中学习。第二,本教材针对现有法理学教材普遍存在的理论抽象难理解、枯燥性等问题,以电影和文学作品降低法学原理的理解难度。第三,本教材以2024年即将在中国大学慕课上线的课程《法理学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理呈现》为基础,是对慕课脚本的系统化呈现。教材将法学原理分为十二讲,并通过电影、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法学的最基础知识。
本书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 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计划生育、滴血认亲、拆迁、城管、房产税、货币战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虚假广告等。
《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演讲技能提升之道》内容简介:本书总结了作者作为律师演讲营销的方方面面,总结律师写作秘诀。律师能说会写是执业的基本功,也是自身业务发展的立身之本。是一部可以让律师掌握演讲、写作技法、提升演讲、写作技巧的活教材,也是一部可以让律师分析演讲、写作得失、掌控演讲、写作成败的案例集,更是一部可以让律师儒雅拓展业务、精准实现营销的工具书。
本书是一部法理学经典著作。书中以经典案例为切入点,介绍、分析、比较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各主要流派关于 法律是什么 的理论,在学理根据层面呈现了各种理论的渊源与困境、关联与交锋,从多重维度探索了法律的含义。 在写作方式上,作者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间接评介,而是以原典文献为基础,从读者的知识背景出发,结合提问和反思,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与法理学家进行深度 交往与对话 ,让读者的批判阅读得以展开、深入,从而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
本书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当代哲学的各种方法论,并以此解释了斯密的法学观,这种法学观是对大卫·休谟的发展和回应。作者认为在各种影响斯密的理论中,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是为重要的。作者详细研究了斯密的社会和政治思想,清晰地阐释了《道德情操论》中的道德理论、《法学演讲》和《国富论》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关系。
本书收录哈耶克论述自由的含义、自由社会秩序、社会正义及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困境等 7 篇论文。哈耶克特别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以及自由主义与正义、自由主义与平等、自由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并指出了自由主义在当今遭到的思想意义上的混淆和误用。他特别对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度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一制度在民主的名义下颁布的不是符合自生自发秩序的“法律”,而是“命令”,议会成为政府治理的工具,而这必然会妨碍自由。本书前附有邓正来先生的长篇评注,对哈耶克的思想进行了系统评论。
本书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了注解,根据司法实践提炼了疑难问题并作出解答,并收录了与消费者领域相关的配套规定。
本书根据《 关于适用 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新修订。本书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这七编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的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练。第三版重点吸纳2022年5月后新 的司法解释,精选 公布的与民法典条文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在书中呈现典型意义,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案例全文。通过本书,可以使普通大众了解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规范,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异乡人》由加缪编著。 他们说,妈妈死了,我没哭;这是无情,该死。 隔天就和女友厮混;这是不孝,该死。 挑拨朋友仇家互斗;这是不义,该死。 我合该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但你们企图用来拯救我的那一套,又算什么? 我杀了人,只因夏日阳光太刺眼…… 世界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行为举止甚至思想应该如何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种种道德规范下的节度。 但是,默尔索,一个居高临下的鸟瞰者,冷静自持,无动于衷,漠视七嘴八舌急于发表意见和批判的群众。 他倦于给出令人满意的标准答案,他对合乎礼俗但不合于自己真实感受的事物,无法找到适当的对应方式和距离,于是,他被大家指责为无情、不孝、不义。 默尔索不知道在与世界冲撞的窘境下,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他鸟瞰自己,也
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对山林寄托以出离尘嚣缰锁、比邻烟霞仙圣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山耕、山居,是另外一部历史。“以山为业”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业”。 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 初的“无主”状态,即山场上的所有资源对所有人都开放,到山场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界”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界”是山场确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也是山区的人们在“以山为业”的实践中,逐渐创制并明确的一套有关山场的知识。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28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五章,分别论述了中国妇女在室女时期的地位、已嫁妇的地位、为人母之地位、女子与公权力、女子犯罪与处罚等问题,可见自古妇女的地位即微渺,被视为附属品,对其的藐视以为极浓厚,通过本书可看出中国妇女曾受到何等的不平等对待。
《软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技术与方法》内容简介:撰写一本计算机软件领域司法鉴定技术和方法性的书籍,涉及到法律和技术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司法鉴定案件复杂多样,单单一本书无法解决其中的诸多细节问题。作者在安排本书内容时,考虑到本书可能的读者群体:法官、检察官,知识产权律师,以及的大量的软件企业,甚至是从事软件开发的个人。每个群体关注的内容各有侧重。法官、检察官,知识产权律师,侧重于技术问题;软件企业,和从事软件开发的个人,侧重于法律问题;案例则是各类读者群体共同关注的内容。因此,作者将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法律篇、技术篇、案例篇和问题对策篇。
政党法治是以党内法规为前提和基础,与国家法治、社会法治相并列的新型法治形态。本书在充分分析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正当性、必要性、发展历程基础上,围绕生态环境政党规范(包括本领域党内法规和党的规范性文件)的构成,聚焦重点问题,对生态环境党内法规体系的规范构造、实施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生态环境领域党的规范性文件发挥规范效力要件和机制进行了深度分析,进而对生态环境政党规范纳人环境法典的路径和方式进行了论证,对环境法典编纂提供重要的参考。
法律地理学作为一种交叉研究,在尚未解决原法学范畴与地理学范畴间的互通性基础上,又再度基于研究对象而生产出许多新概念、新方法,没有实现整体的范畴化,无法呈现出对解决前述问题的有效性,以至其依旧处于边缘化状态与倡议阶段。职是之故,本课题以在既有法律地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之理论范畴化、体系化为宗旨,以阐释其基本范畴的内容、逻辑等为基本目标,通过对法与空间关系范畴的系统研究,增强法律地理学作为一类特殊研究范式的正当性、有效性。
《监狱法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监狱法的基本原则、监狱法的渊源、监狱法律关系、监狱法律责任、监狱监督制度、特定类型罪犯刑罚执行保护制度、出狱人回归保护制度、国外监狱法律制度、我国监狱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展望等。全书体系新颖,安排得当,基本涵盖了监狱法学的内容,反映了该学科的整体框架。在内容的编排上,本书既注重理论的支撑,详细论述了监狱法学中的经典理论,同时也结合监狱行刑实践进行分析。书中所附的知识拓展材料,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增加对监狱法学理论与行刑实践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