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紧紧围绕如何索赔这个主题搭建框架。作者积累了丰富地实践经验,总结工程中发包人、承包人可互相提出索赔的项目,其中发包人可提出索赔的项目46项、承包人可提出索赔的项目50项,总结工程索赔中最重要的46类资料。辅助以案例,详解工程索赔具体项目及操作技巧,详解46类资料在工程索赔中的作用与使用技巧。作者从3000份法院判例、仲裁案例中精选了一百多个经典判例来构建全书的体系,从各个角度指导索赔全过程。
《体育法案例评析》因应法学教育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需求,收集外新的体育法案例。每个案例通过案件介绍、法律主旨、案件评析、社会反响及评议、启示五个板块,全面展示了教师和同学对体育法规范与实践的精细思考。在阅读书稿过程中,窃以为案例选择是否经典、案例分析是否、语言文字是否精准,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本书在关注有关公司犯罪和白领犯罪的实体刑法的同时,为思考公司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框架。精选的案例编排得当,颇有教学价值。 第三版新增了联邦反贿赂计划、计算机欺诈、洗钱、采购欺诈等方面的内容,增补了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另有配套的教师手册归纳教学重点,解答疑难问题。
《体育法案例评析》因应法学教育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需求,收集外新的体育法案例。每个案例通过案件介绍、法律主旨、案件评析、社会反响及评议、启示五个板块,全面展示了教师和同学对体育法规范与实践的精细思考。在阅读书稿过程中,窃以为案例选择是否经典、案例分析是否、语言文字是否精准,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本书案例多选自正史,间或采自类书、诗歌选集和古代判例集,近代案例。除却史书、档案外,还特意选取了当时报刊的相关报道,以使内容充实,富有真实感,增加可读性。书中案例经过各种戏曲、小说的反复演绎,其中的忠孝节义、爱恨情仇,本是人人耳熟能详,但作者力求独辟蹊径,掀起“戏说”的盖头,还原案件的真实面貌。
《中国法院2013年度案例3?土地纠纷》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2年上报的有关土地纠纷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宅基地使用权、其他土地承包经营等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限度地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律师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参考书。
本书在关注有关公司犯罪和白领犯罪的实体刑法的同时,为思考公司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框架。精选的案例编排得当,颇有教学价值。 第三版新增了联邦反贿赂计划、计算机欺诈、洗钱、采购欺诈等方面的内容,增补了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另有配套的教师手册归纳教学重点,解答疑难问题。
本书在关注有关公司犯罪和白领犯罪的实体刑法的同时,为思考公司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框架。精选的案例编排得当,颇有教学价值。 第三版新增了联邦反贿赂计划、计算机欺诈、洗钱、采购欺诈等方面的内容,增补了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另有配套的教师手册归纳教学重点,解答疑难问题。
《错案追踪系列》丛书计划将1987年至今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错案都进行梳理介绍和评析,目前我们以年份与案件数量为基准将这套书分为以下六卷,分别为卷22013(17件),第二卷2008-2009(20件),第三卷2006-2007(22件),第四卷2004-2005(18件),第五卷2000-2003(22件),第六卷1987-1999(6件)。本系列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错案的案件简介、案情回顾、庭审过程、分析评价和深入剖析、案后追访以及附录判决书。希望通过这套书对错案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新时期错案冤案的基本情况、发展脉络、规律特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度漏洞和建设等进行全面的阐释和说明,这一基础性研究将为我国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本书采取案例评析的方式,介绍和分析了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矿业能源的投资并购案例,涉及金矿、铁矿、铜矿、锡矿、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业领域,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项目所涉国家(地区)矿业能源的行业特点、相关法律制度、行政审批程序、成功的交易结构(模式)等,并从法律视角给予分析点评。
《错案追踪系列》丛书计划将1987年至今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错案都进行梳理介绍和评析,目前我们以年份与案件数量为基准将这套书分为以下六卷,分别为卷22013(17件),第二卷2008-2009(20件),第三卷2006-2007(22件),第四卷2004-2005(18件),第五卷2000-2003(22件),第六卷1987-1999(6件)。本系列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错案的案件简介、案情回顾、庭审过程、分析评价和深入剖析、案后追访以及录判决书。希望通过这套书对错案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新时期错案冤案的基本情况、发展脉络、规律特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度漏洞和建设等进行全面的阐释和说明,这一基础性研究将为我国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研究提供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