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明确了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比较特殊的工伤保险责任主体的责任分担。(2)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3)明确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三种处理方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保密工作基本问题、保密法制、商业秘密、罾定密工作、涉密人员、涉密载体、保密技术、保密检查、案件查处.宣传教育、保密培训等。本书可作为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保密干部、涉密人员的培训用书,其他员工也可参考学习。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4年)》包括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颁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内容详细全面。《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4年)》已经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0年11月,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由人民法院确定并统一发布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指导性案例。目前人民法院已发布了两批共八个指导性案例,但是法官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如何参照指导性案例还存在诸多疑问。为此,我们专门约请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编写了此书。本书除收录人民法院发布的两批指导性案例及其解读外,还概述了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基本问题,着重阐明了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相关规范的理解与适用,并深入探讨了指导性案例参照与适用的方法等,为广大法官学习研究、把握指导性案例的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同类案件提供了的参考读本。同时,本书也可以作各地法院进行指导性案例专项培训教材之用。
《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人民法院关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条文·释义·理由·安例)》准确框定条文主旨,详细阐释条文本意,强化司法学术定位,坚持基本学术规范;通过对条文解释采取“条文主旨”、“条文释义”、“案例研析”、“适用注意”的结构模式,全面展现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的学说和观点之争,详细阐明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对争论问题最后所持之立场及理由;同时,采取学说论证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之方法,对相关实务问题展开透彻到位的研析,为实务疑难问题之解决提供路径和指引;在探寻司法解释理解和适用书籍定位方面做出创新性尝试,对于我国司法实务界或民法学界均具重要指导或参考价值。
如果将金融不良债权比作一座蕴含丰富的金矿,那么对金融不良债权的处置以及追偿则可比拟为“掘金之旅”。然而,巨大商机和财富的背后隐藏着各种风险和陷阱,若对金融不良债权处置和追偿所涉问题一知半解,则不能有效规避投资金融不良债权所带来的风险。本书针对不良债权处置和追偿中所涉的疑难问题,选取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和判例,以金融不良债权受让人的视角,对不良债权处置和追偿过程中所涉的诸多问题进行提炼和评析,将审判实践和法理分析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相关法学理论和具体法条的衔接问题,为不良债权相关主体提供程序和实体上的指引。
本书重点对各种特定销售模式的会计准则、财务处理、财务监管等进行实务分析,通过解读全新政策规定,多角度剖析上市公司财务做账、信息披露、监管部门IPO财务监管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重视应用细节的提示,旨在为广大拟上市企业家及财务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实务操作指引和全新的解决思路。
《公诉疑案研究》面对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案件事实,公诉人必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仔细的审查和反复的推敲,并运用法律的原理拨开迷雾,寻找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对接点,进而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