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汉英双语版)
    •   ( 1419 条评论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审定 /2021-06-01/ 法律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以 法典 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做好《民法典》的海外宣传介绍,是推进我国法律制度对外宣传和交流、讲好中国立法故事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好地将《民法典》介绍给世界,是增进中国和外国国家地区法律体系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法工委领导高度重视《民法典》

    • ¥90.1 ¥158 折扣:5.7折
    • 民法典司法解释与案例指导全书(含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   ( 152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4-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司法解释的准确适用,关乎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关乎能否提升法律适用的系统性、科学性,而指导性案例则可起到传递先进的司法理念、公平的裁判尺度和科学的裁判方法的作用。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核心,全面收录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清理后新修订的以及其他紧密相关的司法解释。根据这些司法解释的内容,再分为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执行五大类,以此为篇章划分依据,在每一篇下,再以《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为依据进行细分,同时收录指导性案例与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代表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的专业观点,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学习了解指导性案例的内容,贯彻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 本书对全国各级法院、律师、法务等法律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法学院师生等研究人员也具有较好的研究参考价值。对广大

    • ¥90.1 ¥158 折扣:5.7折
    • 中国民法典评注 · 条文选注3 朱庆育、高圣平总编,70位民法学者与专家,为你打通民法理论与实务 麦读法律29
    •   ( 476 条评论 )
    • 朱庆育 /2022-11-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本书是 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系列的第3册,收录评注作品12篇,分布于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内容包括:第157条法律行为无效之法律后果,第410条抵押权的实现,第420条额抵押权的一般规则,第538条撤销债务人无偿行为,第590条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免责,第679条自然人借款合同的成立,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第807条建工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第1022条第2款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第1067条第1款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第1184条侵害财产造成财产损失的计算。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七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

    • ¥56.4 ¥99 折扣:5.7折
    • 民间法(第35卷) “枫桥经验”“能人回归工程” 互联网空间禁止单方面交流规则的挑战及应用
    •   ( 1 条评论 )
    • /2024-11-01/ 研究出版社
    • 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秩序,既因国家正式法而成,亦藉民间非正式法而就。然法律学术所关注者每每为国家正式法。此种传统,在近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以还即为定制。被谓之人类近代高等教育始创专业之法律学,实乃国家法的法理。究其因,盖在该专业训练之宗旨,在培养所谓贯彻国家法意之工匠 法律家。 作为国家法覆盖不能的必要支持:习惯作为法源在此的意义重大。民间法就是以中国广大地区间千差万别的习俗风俗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国家法统一意志与覆盖不能之间的空白提供统一支持和适法性解释。在当前我国综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上是必要而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研究拓展出更宽广的天地,并因其极具实践指导意义,又可为地方司法人员司法实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知识学习的有用读本。 自文

    • ¥52.4 ¥92 折扣:5.7折
    •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规范一本通
    •   ( 20 条评论 )
    • 阙旭强冯万伟 /2022-09-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科学系统地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规范进行了整理汇编,编撰结构合理,收录内容齐全,法规来源权威。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农业部分、林业部分下设章,每章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第三部分为相关司法解释。文后附有作者整理增补的植物新品种纠纷审民事案件管辖法院、农业农村部首批20家种业打假护权检验机构推荐名单。

    • ¥79 ¥158 折扣:5折
    • 数字治理——探索新时代互联网司法治理之路
    •   ( 20 条评论 )
    • 北京互联网法院姜颖 /2023-08-23/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建院五年来优秀调研课题成果的集合,系统呈现了理论筑基、模式建设、规则探索、治理突破上的研究成果,亮明了坚持依法治网、保障公民权利、引导技术向上向善、营造公平交易氛围、坚决维护数字正义的鲜明态度。全书共包含16篇调研课题,按照筑基 互联网司法前沿、建设 互联网司法模式、探索 互联网司法规则、突破 数字治理分为4个编目,其中探索 互联网司法规则编又分为知识产权篇、交易秩序篇、网络人格篇、未成年人保护篇,突破 数字治理编分为诉源治理篇和平台治理篇,其他两个编不分篇。本书既着眼于微观进行规则研究,展示了数字中国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又放眼于宏观的系统性建设,体现着数字社会司法治理的前沿探索,可为互联网法治研究者和关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法律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60 ¥120 折扣:5折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结构解析
    •   ( 28 条评论 )
    • 董建福 /2022-08-05/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是建设工程领域司法实务中的重难点问题。本书作者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并以2017年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为基准,较为全面地结合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注重以实践中通用的合同示范文本为核心思路展开阐述,对于建设工程领域的相关从业者而言,是一本能带你学会订立合同、厘清法律难点、解决实务问题的专业 参考书 。

    • ¥89 ¥178 折扣:5折
    • 民商法精论
    •   ( 194 条评论 )
    • 王利明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作者王利明教接自 1977年进入大学研习法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他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亲历者、法治建设的思考者、法治理想的追求者。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从1986年开始,他参与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制定,也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论证、咨询等工作。 本书由王利明教授从其发表的近三百篇论文中精选出三十余篇文章汇集而成,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名刊上,集中反映了王利明教授在不同阶段对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可谓 精论 。

    • ¥67.5 ¥135 折扣:5折
    • 比较民法学
    •   ( 163 条评论 )
    • 李双元温世扬编写 /2016-09-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双元、温世扬编写的《比较民法学》共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行为法、亲属法和继承法七大编,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理论和实践为主线,评议诸说,直陈己见,对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做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同时对本国的立法予以检讨。

    • ¥64 ¥128 折扣:5折
    • 邮轮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保障
    •   ( 19 条评论 )
    • 郭萍 /2022-04-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根据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现状、邮轮产业经济影响力以及现有邮轮旅游产品销售模式的现状出发,围绕邮轮本身兼具运输 旅游混合属性的本质,以邮轮运输为脉络,厘清我国邮轮旅游下特有的 两个合同 三方合同主体 的复杂法律关系,借鉴国内外立法、判例,侧重于我国邮轮旅客权益保障与维权边界的合理逻辑关系论证;并从邮轮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兼顾的视角出发,针对邮轮排放污染物的特性,对防治邮轮污染海洋环境法律问题等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

    • ¥64 ¥128 折扣:5折
    • 科创板知识产权100问
    •   ( 30 条评论 )
    • 孙跃飞 /2023-08-1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以问答的方式,全面呈现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内容,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一、前言,介绍科创板推出的时代背景及创设历程 二、科创板定位及属性,介绍科创板的定位及上市要求 三、科创板上市 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篇 四、科创板上市 核心人员篇 五、科创板上市 核心技术与主营业务 六、科创板上市 知识产权风险及防范篇

    • ¥59 ¥118 折扣:5折
    • 美国337调查——中国企业应对之路(2010-2016年)
    •   ( 105 条评论 )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2018-11-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矛头所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其中以美国 337调查 *有代表性。本书旨在引发知识产权从业者共同思考,探讨中国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可借鉴经验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增加类似 337调查 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推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 ¥59 ¥118 折扣:5折
    • 民法典时代破产制度的革新
    •   ( 56 条评论 )
    • 张善斌 主编;陈晓星 副主编 /2021-1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第四届破产法珞珈论坛论文集。为 聚焦破产 丛书之一。围绕 民法典时代破产制度的革新 这一主题,从五个部分进行讨论:部分为民法典背景下破产制度的完善;第二部分为府院联动与破产程序优化;第三部分为重整与预重整制度研究;第四部分为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第五部分为其他。本书探讨了《民典法》背景下破产制度的完善、破产法附院联动与破产程序的优化、重整与预重整制度研究、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以及与破产制度相关的各种问题。

    • ¥68 ¥136 折扣:5折
    • 冲突与共赢:技术标准中的私权保护——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分析
    •   ( 0 条评论 )
    • 张平 主编 /2011-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冲突与共赢:技术标准中的私权保护: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分析》是国内部系统研究信息产业中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系列问题的专著。作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姊妹篇,《冲突与共赢:技术标准中的私权保护: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分析》将有关理论研究与信息产业内标准化进程中的实证资料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了信息产业标准化中最突出、争议的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冲突与共赢:技术标准中的私权保护: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分析》凝聚了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所有研究人员近年来在信息产业标;隹化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国家科技部政策体改司2007年软科学研究课题“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许可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的资助(2006gxro准0008)。《冲突与共赢:技术标准中的私权

    • ¥76.63 ¥154.26 折扣:5折
    • 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个人信息保护法总论【正版图书,达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齐爱民 著 /2009-01-01/ 北京出版社
    • 对人自身的保护是一切法律制度设计的基础。在科学技术疯狂发展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并重新设计对人自身保护的法律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缺失,可能使我们在享受信息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沦为信息科技的牺牲品。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诸多重大事件表明,我们必须像重视我们传统的人格一样重视个人信息。本书从个人信息与人格权关系的民法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世界发达国家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典型人格立法及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意在为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奠定理论基础。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大陆法系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并可为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 ¥54 ¥109 折扣:5折
    • 新兴权利研究
    •   ( 0 条评论 )
    • 姚建宗 等著 /2011-1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当代中国的典型特征乃是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宪政建设也以其特有的模式在渐进地展开和发展,而在其中的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法律制度的实践运作方面,权利的观念、权利的思维和权利的逻辑在事实上一直贯穿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社会与法律实践,并始终成为其背景、基调与底色,其典型的现实征兆乃是大量的对于“中国”而言属于“新”的权利类型的萌芽与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力求从一般理论和具体的现实权利景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转型中国社会“新”出现的各种权利类型,即各种主要的“新兴”或“新型”的权利的产生机理、存在基础、发展逻辑、基本内涵等予以初步探究和阐释。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请法学界同仁关注并认真对待我国社会“新兴”权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同时,以此为例证希

    • ¥77.1 ¥155.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