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专利创造性的理解、判断方法和标准,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创造性相关的处理方法、思维策略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解析,给出思维导图并结合精选案例,将各种实战技巧运用到案例中,全书共收录100个案例,涵盖医药生物、通信、机械、化工、商业模式等领域,每个案例由案由简要、权利要求、相关说明书、对比文件、审查意见、答辩思路和答复意见组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运用创造性答复的技巧,可作为专利代理师专利代理实务操作指南。
本书为德国学者鲁道夫 克拉瑟的德国专利法经典著作。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基础问题、专利和实用新型保护的前提条件、发明权、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产生与丧失、专利和实用新型的效力及其实施、发明权的交易等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德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专利和实用新型的授权及实施,以及欧洲专利法、国际条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是全面学习德国和欧洲专利制度的经典之作。本书为 知识产权经典译丛 的一册,入选 2015年国家出版资金 资助项目。
本书为响应司法界类案检索的需求,汇集了1988年以来*人民法院发布的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的全部指导案例、年报案例、公报案例、典型案例、创新案例,共计四百多个,*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案例十多个,以及自选典型案例近二百个;按法律适用要点归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文之下,并配有条文导读,当事人、审级、管辖、案号及法官组成等案件基本信息和案情概要;摘引裁判文书精彩段落,方便全局通览或定位检索,是商标及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审判、教研及实务之常备工具书。
本书是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与《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3)》相比,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等同侵权的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侵权抗辩方面增加和调整了很多规则。其中,外观设计专利部分增加了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方面的内容,专利侵权抗辩部分增加了 不停止侵权抗辩 内容,包括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不停止侵权抗辩。
《专利池的运营与法律规制》由专利池的概念开始,逐步系统介绍了专利池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利池、专利池相关的法律政策、专利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各种专利联盟的运作模式。
是美国法律经济学界的两位出名学者波斯纳和兰德斯在知识产权法领域的一本十分重要的法律经济学著作,对知识产权法各领域的基本制度和具体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细致的分析。涉及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和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的模型分析,结合翔实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说服力很强的论证方式,也为研究人员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对于同一问题,中国的学界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专利翻译实用教程》内容简介:为加大对专利翻译在高校市场的平台使用和产品推广,配套教师教学和翻译行业内人才的自学,翻译事业部于2016年7月启动面向全国高校的专利翻译实务教程编写工作。该书是国内首本面向高校的专利翻译教材,由行业内资深专家成立编委会集中组织编写,教材将从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实施方式等内容)的翻译等内容对英译汉方向的专利翻译做深度解析,并引入大量实际案例作为讲解,同时还配套练习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学、练相结合。
本书既是对专利等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诉讼文书样式的梳理,又是对2008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典型知识产权案件裁判观点的解析,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于一体,为知识产权相关实务工作者提供 四合一、一站式 辅助参考。本书的出版,对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及推动知识产权裁判标准的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汇集了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法(包括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或者地区性专利条约,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组织多位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翻译的。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满足其了解其贸易或者投资目标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迫切需求;同时为我国立法机关参考和借鉴外国专利制度,知识产权教育与研究人员拓宽视野、了解和研究外国专利制度,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资料。
本年鉴了收录2014年度内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主要栏目包括:领导讲话、特约文章、概况、大事记、新闻百条、统计资料、评选和认定、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学术成果、知识产权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