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论丛》1994年创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法学类集刊,亦为CSSCI来源刊。二十多年来,《民商法论丛》发表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出培养了许多法学人才,目前在民商法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几乎都在《民商法论丛》上发表过论文。最新一期,收录了共15篇文章,分布于四大模块 专题研究 外国法研究 译文 法律资料 , 专题研究 部分收录的文章能够较为明显反映和呈现当前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 外国法研究 模块,主要介绍了日本的自动驾驶汽车侵权立法动向,和德国的著作权问题,与 专题研究 模块的相关讨论可以形成互动,为读者提供思考空间。 译文 部分两篇文章均聚焦数字技术与信息保护,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外在数智时代的立法和学术现状、启发国内研究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现代收养制度通过承继和变造 法律行为 法律关系 私法逻辑来拟制亲子关系。二战后,社会现实需求、国际人权思潮等推动各国收养法不断社会化,发展出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统率,以收养条件、收养程序、收养效力和收养服务为支柱的伞型儿童保护架构。我国《民法典》收养章在承袭既有私法框架的同时,通过确立最有利于被收养人原则、引入收养评估等释放出积极的社会化信号,但仍不足以应对私自收养屡禁不绝、被收养人权益不彰等突出社会问题。于此,当以领域法格局整合亲子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范,形成内外体系协调一致的本土化、社会化收养制度新架构,通过放宽一般收养条件、疏导特殊收养通道、建立实质审查机制和支持服务体系等实现特定情境下特定被收养人的最大利益。
本书共13章,分别对人格权独立设编当中所涉及的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对我国主张人格权是否应独立设编的民法学者的意见做了评论,认为人格权的*重要性以及人格权法理论的系统性,都要求我国立法者将人格权在民法典当中独立设编。
本书兼具理论性、逻辑性与可读性,对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特别是如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挖掘,在阐释中提出了独到见解。每一章节引入名言警句,并且穿插了大量经典案例、党史故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可以帮助读者 好地理解书中内容。 《讲政治》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学习、系统研究讲政治“三种能力”的辅导材料,也可以作为各级宣传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学校的宣传、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进度管理的一般知识、中国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回望、工期争议解决应当收集整理的材料、工期延误事件识别、工期延误责任量化、工期延误损失量化、工期鉴定、工期延误专家证人以及工期反索赔等相关内容。 本书将中国的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现状与 研究成果相结合,试图从进度管理、工期分析与鉴定的专业角度,在分析中国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相关索赔依据与案例的基础之上,研判裁判机构以及工期鉴定等专业人员在分析延误事件、确定延误天数、责任与损失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秉持的原则,以期帮助当事人成功索赔。此外,本书尽可能详细列明工期争议解决过程中的相关重要阶段,从证据搜集到延误事件识别再到延误责任与损失量化,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并通过列示范例来模拟工期鉴定意见书出具与工期延误专家
本书介绍了美国联邦法院所确立的并得到当今两大法系国家法律所承认的公共场所隐私权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场所隐私权理论的产生、发展、确立、争议和具体适用,确立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必要性,公共监控时代的公共场所隐私权,公共道路上的隐私权,等等。书中还对我国公共场所隐私的特点进行了阐析,值得关注。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是一本写满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为帮助读者 好地理解《民法典》中的法律概念、术语以及具体条文的适用,我们从实用、易懂、便捷的角度出发,编写了“民法典实用问题版系列”图书。 本套图书具有以下特点:1.实用的解读。对重点条文根据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释义、解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进行精炼、准确的解答,为理解、适用《民法典》的条文规定提供实用的解读。 2.实用的指引。结合生活、工作实践提炼法律适用问题,并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的进一步规定进行分析解答,为处理法律事务、解决法律问题提供实用的指引。 3.实用的工具。提炼法律知识图表,让成体系的《民法典》相关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主要单位, 大多数人都是“家庭”中人,因此本书以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为主线索,对百姓工作、生活中涉及的民法典知识用情景生活剧的方式进行解读、展现,以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且熟悉的漫画场景中学习民法典法律知识。 与《民法典》相对应,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对生活中涉及的财产保护、常见合同、婚姻家庭、继承、青少年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常见侵权行为等民法典法律常识进行介绍。本书每个章节分为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普及1-2个法律知识点,让读者3分钟就能读懂一个法律常识,遇到问题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笔者以“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共计出现相关结果近750万个。可见,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已成为我国专利领域的热门话题。又以“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为主题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出现相关文献450余篇。质言之,该选题亦是我国学者多年来关注的研究问题,且有着比较充分的理论研究。然而,笔者另辟新路,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标准研究,在专利组的案例库中,通过对2150个案例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发现有2024个案件适用法定赔偿判决,适用率高达94.15%。即在司法实践中,法定赔偿已然成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独舞”,而其他计算方式形如具文。笔者对以此组成的数据库中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进行精准地分析,发现和探索出一些新的问题:考量因素不统一、计算标准缺
实质性相似是版权侵权判定的核心问题,学界与司法界对这一问题尚缺乏统一认识。本书从事实与法律、局部与整体、相似与差异、行为与结果、大众与专家、共性与个性六个维度剖析既有争议,展现实质性相似问题的全貌。以
本书介绍了当今两大法系国家隐私合理期待总论部分的理论及案例。主要内容包括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发展沿革、隐私合理期待的分析方法、隐私合理期待保护模式、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存在的问题。本书还对我国《民法通则》关于隐私侵权责任法制度的不足提出了有益的改进建议。
......
力求能够准确透视我国当下在家事法领域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据此,本书以《民法典》的编纂为研究背景,以笔者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积累为基础,依据*的亲属与继承法理论,采用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我国亲属与继承法领域有关非婚同居、变性人变性权及其婚姻家庭权益、代孕生育、半流动农民工家庭婚姻家庭权益、成年监护、离婚登记程序、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老年人养老权益、财产继承等理论前沿、研究热点难点与审判实务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亲属与继承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问题进行研究。
本书对《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10章数十个条文进行了全面解释和少量评论,以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兼顾法史学和比较法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法律条文的评论,是基于十多年来作者参加《侵权责任法》和《民法典》各编的全程起草工作以及深度关注、跟踪相关司法实践积累的资料和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