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协调一直游离在法律调整之外,与此相对应,国内法律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甚少。本书对我国现行国家公务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调解、仲裁、诉讼程序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构想及实现路径,以力图弥补这一领域法律理论研究的空白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后导致的大量人事争议处理无法可依的尴尬,为人事争议的法律解决提供依据。
商业秘密是保护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但商业秘密保护主要依靠成果所有人自已的合规管理,管理措施不到位或不合规可能导致无法获得有效保护。本书旨在为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及科技学会提供系统化的商业秘密合规管理建
本书主要探讨了用益物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和实践应用。从物权法的四重功能面向 个人自由、经济效率、社会关联和国家规制出发,系统分析了用益物权的制度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阐述了用益物权作为所有权分离的重要形式,既体现了财产权是 自由之定在 的个人自由面向,也反映了通过权能分离提升经济效率的功能。同时,用益物权具有显著的社会关联性,尤其体现在居住权等特殊类型中,通过对所有权的限制实现 人人自由而以他人之自由为界 的理念。在国家规制层面,用益物权制度往往被用作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工具,特别是在土地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书中既考察了罗马法以来用益物权的历史演进,又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具体问题。通过将传统民法理论与现代制度经济学相结合,揭示了 权利是权力的晚
本书选取德国经典的工程私法判决,其内容涵盖工程合同和工程侵权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工程合同的效力、承包人的给付义务范围、工期和工程质量、发包人的单方指示变更权、固定价合同的变更、工程合同的解除、发包人的任意终止权、工程价款、验收,后者包括工程保修与瑕疵责任、报酬请求权的担保等问题。 本书特色在于,选取《德国民法典》颁行以来德国联邦高等法院具代表性的工程私法判例,呈现德国工程私法的典型特征,揭示其最基本的法律适用问题,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德国工程私法的基本面貌,加深读者对德国法相关条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