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3折-4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 廖美珍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廖美珍 /2003-09-01/ 法律出版社
    • 无论是在当事人主义还是在职权主义的审判制度中,问答都是法庭话语(courtroom discourse)乃至整个司法体系中最富有动态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互动角度系统地研究法庭问答的。 本书试图从言语行为理沦(为主)和话语分析(为辅)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对13场公开的法庭刑事、民事案件(包括行政诉讼案件)审判现场录音转写语料(约90余万字)的分析,以达到下列目的: 1.揭示法庭审判中问答主体间的互动机制以及法庭审判的问答互动结构特征; 2.揭示法庭问答主体内的互动机制,结构特征及策略; 3.描述法庭问答互动中的话语形式冲突并揭示其特征和原因; 4.解释法庭问答互动与目的的关系; 5.探讨法庭问答互动中的合作问题; 6,

    • ¥53 ¥171.37 折扣:3.1折
    •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2002-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此前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够被译为中文,从而使众多的中国读者能够读得到,我深感欣慰。本书中所收的文章写作于各种不同的场合,预期的读者也多种多样。不过, 日本读者总是自己所期望的。除了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两个外,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它们会被中国读者阅读。即使是在日的中国学生,我也未曾有太大的奢望,因为对于本书所涉及的特定领域而言,感兴趣的中国留学生委实很少。当然,这种情况在不久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书的译者王亚新教授正是对于民事程序抱有浓厚兴趣的少数中国学者之一。我想,这应当说是时代的召唤吧。为了适应和推进自19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开始了一场将民事司法制度加以现代化的运动。假如我的著作能够对那些正在经历这场迅猛变革的人们有所裨益,我将不仅仅是高兴而已。

    • ¥59 ¥171.37 折扣:3.4折
    •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2002-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此前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够被译为中文,从而使众多的中国读者能够读得到,我深感欣慰。本书中所收的文章写作于各种不同的场合,预期的读者也多种多样。不过, 日本读者总是自己所期望的。除了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两个外,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它们会被中国读者阅读。即使是在日的中国学生,我也未曾有太大的奢望,因为对于本书所涉及的特定领域而言,感兴趣的中国留学生委实很少。当然,这种情况在不久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书的译者王亚新教授正是对于民事程序抱有浓厚兴趣的少数中国学者之一。我想,这应当说是时代的召唤吧。为了适应和推进自19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开始了一场将民事司法制度加以现代化的运动。假如我的著作能够对那些正在经历这场迅猛变革的人们有所裨益,我将不仅仅是高兴而已。

    • ¥59 ¥167 折扣:3.5折
    •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 第3版 陈瑞华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18-07-01/ 法律出版社
    • 《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刑事诉讼问题的一种尝试。按照这种方法,研究者观察制度、实践以及改革经验,从中发现问题,解释制度或实践变迁的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很终对理论进行检验和论证。运用这一方法,《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对刑事和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速裁程序、司法裁判、案卷移送、靠前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以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理论命题,如“私力合作模式”“合作型司法学”“三元化审判模式”“立法推动主义”“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积极的实体真实探知主义”“义务本位主义”,等等。通过上述概念化和理论论证的努力,本书探索出一条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路子,推动这一学科进入社

    • ¥61 ¥197 折扣:3.1折
    •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 第3版 陈瑞华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18-07-01/ 法律出版社
    • 《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刑事诉讼问题的一种尝试。按照这种方法,研究者观察制度、实践以及改革经验,从中发现问题,解释制度或实践变迁的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很终对理论进行检验和论证。运用这一方法,《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对刑事和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速裁程序、司法裁判、案卷移送、靠前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以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理论命题,如“私力合作模式”“合作型司法学”“三元化审判模式”“立法推动主义”“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积极的实体真实探知主义”“义务本位主义”,等等。通过上述概念化和理论论证的努力,本书探索出一条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路子,推动这一学科进入社

    • ¥61 ¥153.37 折扣:4折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指引与实务解答 张广兄 编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广兄 编著 /2017-01-01/ 法律出版社
    • 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招标、投标、挂靠、分包、转包等诸多法律规定,并有许多建筑领域的惯例、产业政策和专业技术规范夹杂其中;纠纷规制既有民事法律关系,又有行政管理关系;案件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专业要求高、证据材料庞杂、争议内容繁多等,都给此类案件的诉讼和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故司法实务中,不少当事人、法律工作者、律师,甚至法官,都觉得此类纠纷存在诉讼主体确定难、证据审核认证难、合同效力认定难、合法转分包与非法转分包区分难等诸多诉讼和审判难点。 为帮助广大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纠纷当事人积极稳妥地处理和解决自己所面对、接手、代理或承办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或诉讼案件,作者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及借鉴相关法律著述的基础上编著本书,对此类纠纷案件,特别是其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

    • ¥53 ¥145.37 折扣:3.6折
    •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比较研究 刘彦辉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刘彦辉 著 /2017-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在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上的比较分析为研究主线,系统地分析论述了法律责任之一般理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关系之历史、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之共通性、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之差异性以及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交叉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 对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研究,其重点并不仅仅局限于两种责任的基本理论,还通过对两种责任的系统比较,分析二者的共性和差别,指出两种责任在彼此分立的基础上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通过比较研究能够丰富和发展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各自的基本理论,因为这种比较研究必然会发现一些以往单纯地对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研究中未能有效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两种责任理论会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此种比较研究可能填补两种责任理论研究上的欠缺或空白。

    • ¥72.94 ¥189.44 折扣:3.9折
    •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2002-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此前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够被译为中文,从而使众多的中国读者能够读得到,我深感欣慰。本书中所收的文章写作于各种不同的场合,预期的读者也多种多样。不过, 日本读者总是自己所期望的。除了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两个外,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它们会被中国读者阅读。即使是在日的中国学生,我也未曾有太大的奢望,因为对于本书所涉及的特定领域而言,感兴趣的中国留学生委实很少。当然,这种情况在不久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书的译者王亚新教授正是对于民事程序抱有浓厚兴趣的少数中国学者之一。我想,这应当说是时代的召唤吧。为了适应和推进自19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开始了一场将民事司法制度加以现代化的运动。假如我的著作能够对那些正在经历这场迅猛变革的人们有所裨益,我将不仅仅是高兴而已。

    • ¥83.55 ¥216.95 折扣:3.9折
    •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日)谷口安平 著,王亚新,刘荣军 译 /2002-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此前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够被译为中文,从而使众多的中国读者能够读得到,我深感欣慰。本书中所收的文章写作于各种不同的场合,预期的读者也多种多样。不过, 日本读者总是自己所期望的。除了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两个外,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它们会被中国读者阅读。即使是在日的中国学生,我也未曾有太大的奢望,因为对于本书所涉及的特定领域而言,感兴趣的中国留学生委实很少。当然,这种情况在不久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书的译者王亚新教授正是对于民事程序抱有浓厚兴趣的少数中国学者之一。我想,这应当说是时代的召唤吧。为了适应和推进自19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开始了一场将民事司法制度加以现代化的运动。假如我的著作能够对那些正在经历这场迅猛变革的人们有所裨益,我将不仅仅是高兴而已。

    • ¥83.55 ¥216.94 折扣:3.9折
    • 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
    •   ( 0 条评论 )
    • 廖美珍 /2003-09-01/ 法律出版社
    • 无论是在当事人主义还是在职权主义的审判制度中,问答都是法庭话语(courtroom discourse)乃至整个司法体系中最富有动态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互动角度系统地研究法庭问答的。 本书试图从言语行为理沦(为主)和话语分析(为辅)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对13场公开的法庭刑事、民事案件(包括行政诉讼案件)审判现场录音转写语料(约90余万字)的分析,以达到下列目的: 1.揭示法庭审判中问答主体间的互动机制以及法庭审判的问答互动结构特征; 2.揭示法庭问答主体内的互动机制,结构特征及策略; 3.描述法庭问答互动中的话语形式冲突并揭示其特征和原因; 4.解释法庭问答互动与目的的关系; 5.探讨法庭问答互动中的合作问题; 6,

    • ¥78.56 ¥207.14 折扣:3.8折
    • 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正版图书,达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颜运秋 著 /2008-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2005~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05BFX045)的最终结题成果。已于2007年12月底一次性如期通过专家合格鉴定,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批准予以结题。现结合专家的鉴定意见,对原结题报告进行修改,并增加主持人结题后的其他相关成果,予以出版,推荐给大家。本书由19篇专题文章组成,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体系排列,力争从多角度全面系统论证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制度问题,鉴于对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研究过多、过于重复,这里不作专题介绍,目的在于增强原创性,开拓读者的视野。“中国大陆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学者在公益诉讼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共出版专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五百余篇,以“公益诉讼”为题的硕士博士论文有近一百篇,召开了多次关于公益诉讼的

    • ¥55.99 ¥162 折扣:3.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