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中国十佳诉讼律师田文昌主编
    •   ( 676 条评论 )
    • 田文昌 主编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辩护教程》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推荐的行业培训教材。本教材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组织编写,著名律师田文昌主编。 《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旨在详解刑事辩护各流程的 规定动作 实践问题 和 解决方案 ,用以案释法的方式,结合各位作者亲历的案件,明确、具体、细致、生动地深入分析和讲解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和环节中辩护的技能和技巧,使读者可以深刻、直观地感受到刑事诉讼过程的千姿百态,在开阔眼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 《刑事辩护教程(实务篇)》共分为二十二章,内容涵盖了辩护实务概论、辩护实务流程和特殊类型案件辩护实务三大板块。第一章为辩护实务概论板块;第二章至第十八章为辩护实务流程板块,具体包括接待客户与洽谈

    • ¥84 ¥168 折扣:5折
    • 刑事辩护的艺术(第二版)陈瑞华
    •   ( 37 条评论 )
    • 陈瑞华 著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老师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刑事辩护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即是陈老师关于刑事辩护的十年潜心力作。本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辩护的经验、智慧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讲解了中国式的刑事辩护:刑辩如何展开?法官如何说服?风险如何防范?第一部分沿着刑事辩护的基本流程对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申请、阅卷、调查取证、质证等的艺术;第二部分结合作者通过与律师交流获取的辩护经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辩护理论,比如专业化过程理论、战略威慑理论、阶梯理论、黄金救援期理论等;第三部分在研究刑事诉讼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出现的新做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所展现出的趋势的基础上,对刑事辩护的未来进行了合理的展望。第一版出版至今,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与

    • ¥54.7 ¥96 折扣:5.7折
    • 陈瑞华作品2册(刑事辩护的艺术+刑事辩护的理念) 签名本数量有限,售完止
    •   ( 34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1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辩护的艺术(第二版)》陈瑞华老师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刑事辩护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即是陈老师关于刑事辩护的十年潜心力作。本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辩护的经验、智慧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讲解了中国式的刑事辩护:刑辩如何展开?法官如何说服?风险如何防范?第一部分沿着刑事辩护的基本流程对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申请、阅卷、调查取证、质证等的艺术;第二部分结合作者通过与律师交流获取的辩护经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辩护理论,比如专业化过程理论、战略威慑理论、阶梯理论、黄金救援期理论等;第三部分在研究刑事诉讼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出现的新做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所展现出的趋势的基础上,对刑事辩护的未来进行了合理的展望。第一版出

    • ¥87 ¥174 折扣:5折
    •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模式与路径 自正法著
    •   ( 69 条评论 )
    • 自正法 著 /2023-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是衡量一国司法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尺。本书以特别程序的法理化、模式化、实证化和本土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一般法理与特殊法理。其以国家亲权、未成年人福利和恢复性司法作为法理指引,概括了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三种运行模式,即特殊监护模式、优先保护模式和修复关系模式,探讨特别程序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实践样态与程序逻辑。结合域外有益经验与本土实践,本书认为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方向为 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以保障福利为基础,强调通过正当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福利,试图从 技术性改良 走向 制度性变革 ,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蜕变,最终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真正发挥程序保护之功效。

    • ¥50.7 ¥89 折扣:5.7折
    • 新控辩审三人谈(增补本)
    •   ( 2675 条评论 )
    • 张军,姜伟,田文昌 /2021-01-12/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新控辩审三人谈(增补本)》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契机,是继2001年出版的《刑事讼诉:控辩审三人谈》之后三位专家的再次对话,三位作者分别站在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论及实务问题展开对话,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的交锋及思想的碰撞。 《新控辩审三人谈(增补本)》于2018年出版。2019年年底,三位作者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举行的检法同堂培训项目中,就刑事诉讼中的*执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又进行了一次交锋对话,本次增补本收录的近5万字内容,就是这次培训的现场实录,经三位作者同意,作为《新控辩审三人谈(增补本)》的增补本出版。

    • ¥50.1 ¥88 折扣:5.7折
    • 刑事辩护的艺术(第二版)(签名本)
    •   ( 5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老师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刑事辩护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即是陈老师关于刑事辩护的十年潜心力作。本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辩护的经验、智慧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讲解了中国式的刑事辩护:刑辩如何展开?法官如何说服?风险如何防范?第一部分沿着刑事辩护的基本流程对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申请、阅卷、调查取证、质证等的艺术;第二部分结合作者通过与律师交流获取的辩护经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辩护理论,比如专业化过程理论、战略威慑理论、阶梯理论、黄金救援期理论等;第三部分在研究刑事诉讼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出现的新做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所展现出的趋势的基础上,对刑事辩护的未来进行了合理的展望。第一版出版至今,中国的刑事诉讼制

    • ¥54.7 ¥96 折扣:5.7折
    • 刑事诉讼原理 (修订版)邓子滨法学著作 体系化、原理性的刑事诉讼法学专著 陈兴良教授作序
    •   ( 2535 条评论 )
    • 邓子滨 /2023-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诉讼原理 (修订版)》是由邓子滨研究员独力完成的体系化、原理性的刑事诉讼法学专著。 作者结合25年兼职律师的执业经历,以细致的观察、流畅的笔触、清丽的思想,写出心目中理想的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原理 (修订版)》既是作者向导师陈兴良先生呈正的致敬之作,也是为了完成作者个人的一次思想实验的心愿之作。这一实验以作者对程序正义的信仰为支撑,作者不屈不挠地相信:程序正义是自由的堡垒和坚实盾牌,没有程序,自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引鉴世所公认的程序理念及其规则,并真诚践行,才是走向诉讼文明的必由之路。 与初版相比,《刑事诉讼原理 (修订版)》修订后的参考文献由451部累至579部,文字先是增加12万字,又在原版上删减15万字,合计增删改写27万字,较初版减少3万余字,凝聚了作者3年多的心血和思考。 《刑事诉讼

    • ¥55.8 ¥98 折扣:5.7折
    • 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妨碍警察执法效果问题实证研究 刘方权 陈晓云编译
    •   ( 130 条评论 )
    • 刘方权,陈晓云 编译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妨碍警察执法效果问题实证研究》收录了美国法学界最为坚定的反米兰达规则者 犹他大学法学院教授保罗 G.卡塞尔于1997年至2017年期间在《斯坦福法律评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律评论》《西北大学法律评论》《波士顿法律评论》上发表的四篇关于米兰达规则对警察执法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实证研究长文,以及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 多诺霍三世与卡塞尔教授就前述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中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进行商榷的一篇短文。《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妨碍警察执法效果问题实证研究》同时收录了耶鲁 卡米萨教授于米兰达案终审判决四十周年之际(2007年)发表在《俄亥俄州刑事法杂志》的一篇关于米兰达规则的回顾性文章。实证研究是这几篇论文共同的特点,虽然在如何认识米兰达规则的价值与功能问题上可能因人而异

    • ¥68 ¥136 折扣:5折
    • 刑诉青年说:全国青年刑诉学者在线系列公开课(第一季)
    •   ( 51 条评论 )
    • 孙长永 主编 /2024-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 刑诉青年说 系列作品之一,由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及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北京尚权(厦门)律师事务所、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法宝课堂协办,是第一季全国青年刑诉学者在线系列公开课课堂发言实录。 本书收录的第一季全国青年刑诉学者在线系列公开课共有十二讲,开幕讲座和闭幕讲座分别邀请孙长永教授、龙宗智教授两位刑诉名家主讲,中间的十讲则邀请了十位青年刑诉学者担任主讲人,每场讲座还邀请了三位至四位学界或实务界同行专家担任主持人或与谈嘉宾。 本书收录的系列公开课参与老师以青年学者为主,跨越校际、面向全国,研讨的主题贴近时代、内容丰富、视野广阔,基本上涵盖了近年来刑事司法改革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既有基

    • ¥67.2 ¥118 折扣:5.7折
    •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
    •   ( 5 条评论 )
    • 江溯 主编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为《刑事法评论》第49卷。本卷主题是 比较刑法 ,集中展现了刑法学者对于当下比较刑法研究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的理论贡献。既有对比较刑法研究的定义、目标、方法、类型、功能等一般性问题的集中讨论,也有与具体的刑法问题相结合所进行的运用检验,体现了刑法研究的广阔视野与本土特性。本卷设有 比较刑法 理论争鸣 环境犯罪 诈骗犯罪 网络犯罪 腐败犯罪 刑罚裁量与刑事执行 实证研究 名家实录 等栏目。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涵盖的领域,既有故意论、不作为犯、共同犯罪与刑罚的裁量和执行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网络犯罪、财产犯罪、环境犯罪、腐败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法的发展、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以及风险社会下的刑事法等宏观命题。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对我国刑法学的发

    • ¥95.7 ¥168 折扣:5.7折
    • 刑事诉讼比例构造论
    •   ( 1 条评论 )
    • 秦策 /2025-01-0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突破传统构造理论的局限,探索了刑事诉讼构造的新视域;以公法比例原则为分析原点,结合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活动的特点,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比例构造方法论,进而运用这一方法论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措施制度、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和审判程序进行反思和提出改良建议,系统探析了刑事诉讼制度与程序的完善路径。从构造学的角度研究比例原则在刑事诉讼立法中的应用,是全书的一大亮点。本书以比例原则为基础对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进行了理想化的构造,拓展了程序正义的疆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丰富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体系。

    • ¥55.8 ¥98 折扣:5.7折
    •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龙宗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1-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建构合理的庭审制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价值。而且新型事诉讼体制下的庭审环节,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探讨庭审的基本理论以及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整体上的制度协调和微观意义的制度填充,对于新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著作共分10章,前四章论述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时势比较研究;关于中国新的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可谓“总论”。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和裁

    • ¥52.63 ¥115.26 折扣:4.6折
    • 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 陈卫东 编 人民出版社【放心购买】
    •   ( 2 条评论 )
    • 陈卫东 编 /2012-04-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针对2012年大修后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制度,以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条文为主线,精准解读法律条文,同时以法律条文在刑事案件中的具体适用为落脚点,引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辅助说明,揭示实践中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症结,追溯立法的理论根基,力求为司法实务提供可靠依据与指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法律实务工作者的“适用难”问题。

    • ¥62.5 ¥143 折扣:4.4折
    •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1-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建构合理的庭审制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价值。而且新型事诉讼体制下的庭审环节,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探讨庭审的基本理论以及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整体上的制度协调和微观意义的制度填充,对于新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著作共分10章,前四章论述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时势比较研究;关于中国新的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可谓“总论”。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和裁

    • ¥54 ¥202.4 折扣:2.7折
    • 图解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第十三版,第四分册)
    •   ( 129 条评论 )
    • 最新执法办案实务丛书》编写组 /2020-04-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第四分册主要囊括了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的所有罪名,共计137个罪名。具体包括:妨害公务案、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案、招摇撞骗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案、侮辱国歌案等。每个具体的罪名都按照【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证据参考标准】【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的体例结构形式编排。 本书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 软暴力 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修订。

    • ¥74.5 ¥149 折扣:5折
    • 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
    •   ( 1 条评论 )
    • 杨迎泽,孙锐,聂利民 /2013-09-01/ 中国检察出版社
    • 《新刑事诉讼法实务指导用书: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在作者方面,既有来自教学科研机构的学者,也有来自实务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在内容方面,突出理论分析以实践指导为目的;在形式方面,采取先理论阐述再案例分析的写作体例,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但是,尽管编著者作了很多努力,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们批评指正。

    • ¥66.85 ¥136.74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