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陆贸易挂钩,是发达国家继环境标准、技术标准之后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设置的又一非关税壁垒。本书对国际劳工标准做了全面、客观、多维的介绍,分析了发达国家在“公平竞争”、“人道主义”等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提出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应对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对策。 作者在充分肯定国际劳工标准在保护劳工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又深刻指出,发达国家在阶段不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通过贸易限制的手段来强制推行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是将劳工标准赋予非关税壁垒的含义,因而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种。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我国劳工标准低是不争的事实。法律层面的立法、执法环节的差距使我国劳工的核心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我国对外贸易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能源、市场、知识产权、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经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各种热点问题所涉及的国际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在外交匕、法律上动辄采取强势做法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作为国际关系的产物,国际法面临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突出强调了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关系,强调了国际法的作用。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既勾画了中国新世纪外交战略的总目标,充分展不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指明了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但总的说来,中国的法制还未达到健全的地步,许多立法还不完善,有的甚至还是空白。例如中国的冲突法立法至今仍很落后。调整国际民事法律冲突的冲突法只在《民法通则》等法律中有若干条零散的规定,而在调整区际民事法律冲突方面更是只有几个司法解释。今年7月香港即将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将回归,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必将日益增多。这种既复杂又特殊的新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就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区际冲突法加以调整。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区际冲突法进行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关注着中国区际冲突法问题,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写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区际冲突法研究》。现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