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罗马法、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学说与西方法哲学的结合角度,较全面地探索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法的庥、国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人权法、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国际航空法与外空法、国际环境法、外交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战争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等16章。全书资料详实,观点鲜明,试图建立独特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突出,并附录大量参考文献。可供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亦可供从事国际法理论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士参考。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 部分为我国对外投资政策法规解读,从散见于我国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法规中,归纳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领域当前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共包括审批核准制度、鼓励政策、税收机制等十个方面的制度。该部分由大成律师事务所王璐律师和江荣卿律师共同编写完成。 第二部分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对外投资中的适用,结合华盛顿公约仲裁中心的判例和我国实践案例,重点分析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公正公平待遇、战争损害、国有化征收、汇兑限制、东道国违约等十方面核心内容,对我国企业如何应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有效保护对外投资进行了分析。该部分由大成律师事务所实习生陈亚奔和江荣卿律师共同编写完成。
本书自第二版以来,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怀和厚爱,连续印刷8次,此次做第三版修改:再一次纠正了第二版中存在的拼写及语法错误;第二,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提高了本书的实践价值,新增了一些近年来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陆续出台的规范,还增加了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WTO赢得合理权益的内容,希望本书可以在读者一如既往的关爱下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红十字国际评论》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的期刊。本评论的宗旨是,在发生武装冲突和其他集体武装暴力事件的局势下,促进人们对人道法、人道政策与行动的思考。作为人道法的专门刊物,它致力于传播人道法知识和要以并推动人道法的发展,同时有助于防止有违基本权利与价值保护规则的行为发生。本评论为讨论当代人道行动以及分析冲突原因和特性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就冲突所引发的人道问题提出了更清晰的见解。最后,本评论可以使读者了解有关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特别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行动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冲突法的危机》(以下简称《危机》)是当代德国国际私法一代宗师格哈德·克格尔教授评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经典著作,是作者l964年在久负盛誉的海牙国际法学院(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的同题讲演。①在该讲演中,克格尔教授批判了晚近美国冲突法理论的政治化倾向,站在传统欧陆国际私法②的立场上回应了美国冲突法学者的“颠覆性”主张,在继承国际私法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对国际私法的改良,比较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欧陆国际私法学者对待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立场。甫一发表即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广为引证,成为研究和反思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经典文本。 克格尔教授对美国冲突法诸多新理论的一个总体评价是:“冲突法目前经历的是一种危机而不是革命”,因为“原有的基本理念仍然难以撼动”,而且“惟有这些基本理念才足以支撑冲突法的理论大厦
《红十字国际评论》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的期刊。本评论的宗旨是,在发生武装冲突和其他集体武装暴力事件的局势下,促进人们对人道法、人道政策与行动的思考。作为人道法的专门刊物,它致力于传播人道法知识和要以并推动人道法的发展,同时有助于防止有违基本权利与价值保护规则的行为发生。本评论为讨论当代人道行动以及分析冲突原因和特性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就冲突所引发的人道问题提出了更清晰的见解。最后,本评论可以使读者了解有关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特别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行动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对于危害严重、隐蔽性强的恐怖主义犯罪,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安全、兼顾自由以及公平正义和效率的统一。维克托·V.拉姆拉伊、迈克尔·荷尔、肯特·罗奇、乔治·威廉姆斯主编的《全球反恐立法和政策》既关注了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配置、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问题,又对侦查措施、涉密证据等问题进行研讨,具有宏观研究与具体研究并重的特点。 现代恐怖主义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征。本书没有局限于某一部门法的束缚,而是综合宪法、刑事法、行政法、国际法乃至军事法等视角,对反恐法治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现实情况,探讨恐怖主义赖以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土壤,提炼反恐立法和政策的规律。
2012年11月6日意大利颁布的90号法律,即意大利反腐败法,是意大利针对本国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腐败现象而制定的为预防和惩治公共行政部门腐败和违法行为建立起的一套法律。该法律被意大利学者们认为是十几年来较为全面的关于廉政问题的立法改革,它以“重新磨砺的锋刃”向腐败再次宣战。这部反腐败法试图遵循“综合治理”的理念,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欧盟数项反腐败公约的要求,从提高行政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内部廉政监控体系、实行反腐败纪律问责制、加强对腐败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等角度,创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意大利的反腐败立法、实践和经验,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有着直接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实务法律俄语》主要针对露出的中国公民在俄法律风险防御能力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海关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人身权利保护、纠纷解决以及对俄罗斯相关具体法律规定缺乏足够了解等方面。为此,本根据具体问题领域并按部门法分类设置课程体系,将各法律部门基本法律规定、专业词汇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具体问题、法律风险防范和解决路径通过对话、背景知识和贴士等形式展现出来,帮助读者摆脱枯燥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在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法律风险,并了解相应的解决路径。 《实务法律俄语》可作为高等院校俄语专业、从事对俄交流与合作、在俄华人以及对俄罗斯法律感兴趣的人士使用。\" \"宫楠,黑龙江省黑河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法治法
《国际贸易实务与法律》内容以国际货物贸易实务与法律为主,虽然也涉及了技术贸易法与服务贸易法等学科的内容,但所涉及的其他学科内容都是围绕货物贸易而展开的。《国际贸易实务与法律》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理论研究工作者、国际经济贸易司法工作者和国际贸易企业专业人员参考。
21世纪前期,在军事变革的汹涌浪潮里,在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的深刻不安中,在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下,自1856年以来,乃至上溯到1648年以来,武装冲突法发展的历史长链将会出现难以接续的裂痕吗?本书对21世纪前期的国际格局、战争样式以及人权、人道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走向作了全面考察与独到判断,深入分析了武装冲突法稳定与变化的关系,对近年来争论较大的武装冲突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看法;在此基础上,还就中国在武装冲突法问题上应持的立场和原则提出了见解。
靠前法是国家在靠前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其研究对象为靠前关系。本书在介绍和讨论靠前法问题时特意选择的主要是那些对于理解当代靠前法的基本因素能起到作用的部分。全书共分为十八章,介绍和阐述现代靠前法中的基本原
全球化实际上已经型塑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型塑了我们的法律思考模式。无论是对普遍性的宣扬,还是对特殊性的强调,都需要我们对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以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命运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误。 本书并非关于“政治与法律”的交叉学科刊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科,而是问题。我们一方面希望从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思考法律,从而在技术化的时代恢复对政治问题的严肃讨论,以对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命运进行尝试性解读;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激活法学专业内部的互相对话,克服目前部门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专业化倾向,把专业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