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并在实践上获得一定的发展。全球治理指的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对全球公共事务进行共同管理。 本书将从国际法治与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法治与国际经贸新规则两个方面着眼。分为三部分:国际法治与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法治与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在国际法治中的作用。
本书解释了 法是什么,以及 法在 社会中的作用和运作机制。沃恩?洛教授努力消除有关 法的误解,清晰概述了 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作者着眼于世界面临的问题,运用恐怖主义、环境变化、贫困和 间的暴力等问题来展示 法的理论和实践,并解释了如何将 法的原则运用于 合作。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为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提供了方案,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中国基于身份自觉而逐步完成世界权力的转移,而和谐价值观必将为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奠定中国底蕴。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确立了国际法价值观的中国立场,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关系。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动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中国理念,从实质上体现了国际法价值的主体间性,其新安全观也使得构建以安全为主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成为可能。其四, 一带一路 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步实践,不仅促成了经济融合,也增进了政治互信,在该倡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国际合作也必将创制新的国际法规范,进一步夯实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现实基础。本书对此作了全面梳理和充分阐释,有助于构建中国在重塑国际法
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国际反腐败公约以及我园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今世界上的反腐败理念与制度加以总结和阐述,对我国现行反腐败立法、司法体系重新进行审视,吸取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完善意见。同时,从国际反腐败公约在其他国家践行的域外经验入手,充分肯定了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深刻剖析了我国现行反腐败体系的不足,从实体和程序角度对我国反腐败法制体系提出了完善意见,涉及侦查阶段、追诉阶段以及审判阶段,涉及机构与机构、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法律与权力等各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被许多高校作为专业教材采用,获得同行认可,曾六次重印。该教材出版后,国际商事相关领域的新立法不断涌现,理论及实践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对本教材进行了必要的修订。本教材第二版的主要特色:重视立法规定、重视商事交易行为、重视培养实践能力、重视内容的可读性。
胡秀娟编著的《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国际法保护研究/国际法新视野研究丛书》以曾经刊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英文小诗入手,阐明武装冲突中保护文化财产的必要性。然后厘清文化财产以及武装;中突等重要概念的含义,,分析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保护规则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系。接下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阐明国际性武装冲突、非国际·_生武装冲突、占领状态下文化财产的国际法律保护以及武装;中突中破坏文化财产的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积极加入相关国际条约,积极实施已经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的保护武装冲突中的文化财产的条款。 本书所涉为交叉课题,既涉及国际人道法,亦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法。对这两个课题感兴趣的学者、实务部门,本书应有所助益。
敬云川、解辰阳主编的《 案例实践与风险防范(法律篇)》由多个行业中亲历的实践者以具有“现场感”、有血有肉的多篇实例文章整合而成。 本书主要分为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苏联加盟共和国法系 和伊斯兰法系 四个部分。每部分又由综述和相关 投资实例分析组成。《“一带一路”案例实践与风险防范·法律篇》立足于实践,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针对“ ”投资风险中的法律风险为“ ”的实践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和指南,详细解读了“ ”沿线主要投资东道国的法律规则及在上述东道国的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全球化实际上已经型塑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型塑了我们的法律思考模式。无论是对普遍性的宣扬,还是对特殊性的强调,都需要我们对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以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命运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误。 本书并非关于 政治与法律 的交叉学科刊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科,而是问题。我们一方面希望从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思考法律,从而在技术化的时代恢复对政治问题的严肃讨论,以对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命运进行尝试性解读;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激活法学专业内部的互相对话,克服目前部门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专业化倾向,把专业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结合起来。
本书分为总论、分论两编,从国际法的历史演进和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建构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渊源地建构、论述、阐释了传统国际法、近代国际法、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则、基本制度、基本问题,涉及国际组织法、国际海洋法、外层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航空法、国际民航法、国际条约法、外交关系法、领事关系法、国际人权法、国际难民法、国际战争法等国际法,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做到理论的严谨性、学术的思想性、概念的渊源性、特征的类型性、叙述的逻辑性、语言的生动性、分析的透彻性、图表的直观性、操作的现实性。
刘阳、大树、周金波、克瑞斯编著的《南部非洲国际经济法经典判例研究--兼析中南经济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及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不是简单的就英文判决书的翻译,而是希望通过案例研究使读者对南部非洲特有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能有更加深刻的全面理解。本书通过案例的背景介绍以及分析点评阐释了南部非洲今天特有的政治、经济等复杂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与南部非洲距离遥远,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均有很大差异,以判例为切入点,可以真实地了解南部非洲的政治、经济现状。本书是以南非为中心在南部非洲国家选择经贸、劳工以及投资等领域的经典判例进行研究。
本书着眼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与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国际人道法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价值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的特殊矛盾、法律渊源、适用条件、义务主体与监督主体、保护规则、执行挑战与促进措施、影响与趋势,以及中国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厘清了国际人道法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丰富了国际人道法的有关理论。鉴于当今世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频率、规模,特别是.其对人类的危害远远超过国际性武装冲突,以及中国尚未统一的现实,本书的研究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既可作为专家学者研究国际人道法,有关国际组织、外交人员处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人道问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一般公众学习了解国际人道法的理论读物。
《冲突法的危机》(以下简称《危机》)是当代德国国际私法一代宗师格哈德·克格尔教授评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经典著作,是作者l964年在久负盛誉的海牙国际法学院(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的同题讲演。①在该讲演中,克格尔教授批判了晚近美国冲突法理论的政治化倾向,站在传统欧陆国际私法②的立场上回应了美国冲突法学者的“颠覆性”主张,在继承国际私法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对国际私法的改良,比较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欧陆国际私法学者对待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立场。甫一发表即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广为引证,成为研究和反思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经典文本。 克格尔教授对美国冲突法诸多新理论的一个总体评价是:“冲突法目前经历的是一种危机而不是革命”,因为“原有的基本理念仍然难以撼动”,而且“惟有这些基本理念才足以支撑冲突法的理论大厦
《当代国际法专题研究》由王瀚等人著,紧紧把握当代国际法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从国际法理论和国际条约立法及其相关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以专题方式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国家的国际法律义务理论与实践、现代国际人道法的编纂和发展、国际航空旅客运输责任法和航空运输责任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国际信用证的法律实践、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公共政策和仲裁裁决的“非当地化”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凝聚着各个专题的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索和探讨。
本书从罗马法、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学说与西方法哲学的结合角度,较全面地探索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法的庥、国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人权法、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国际航空法与外空法、国际环境法、外交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战争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等16章。全书资料详实,观点鲜明,试图建立独特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突出,并附录大量参考文献。可供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亦可供从事国际法理论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士参考。
一 本丛书系有选择地整理民国时期经典法学论文,不作有损原文的改动,只作适当的技术性加工。 二 原文为竖排版者一律改为横排,原文中的如左、如右等用语,相应改为如下、如下等。 三 原文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四 原文无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符号。 五 原文所使用的年代,如民国十年相应改为1921年,或在文中次出现时在括号内作一说明。 六 原文所使用的专有名称、专门术语等相应改为现在通用的提法。 七 原文无段落划分者,适当划分段落。 八 原文明显错误的事实、数字、名称有其他引用材料,酌加改正。
《当代国际法专题研究》由王瀚等人著,紧紧把握当代国际法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从国际法理论和国际条约立法及其相关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以专题方式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国家的国际法律义务理论与实践、现代国际人道法的编纂和发展、国际航空旅客运输责任法和航空运输责任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国际信用证的法律实践、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公共政策和仲裁裁决的“非当地化”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凝聚着各个专题的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索和探讨。
调解,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日期;然而,调解并非中国独有的争议解决实践,世界很多民族都曾有过辉煌的调解历史或当代实践。 基于调解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性和非约束性,国际商事调解员主持调解,不仅需要仰赖既有的调解规则(如保密、中立等),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超的调解技巧。 《国际商事调解技巧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从微观角度对国际商事调解的技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还从调解规则与技巧相结合的角度,对调解的基本规则作出初步界定,以期抛砖引玉。
本书收集了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诸位老师的论文共29篇,内容涉及国际法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法进行解读、阐释、探究、评述,这些论文对研究、从事国际法务工作的人不乏借鉴参考意义,对学习国际法的师生也有启发、指导作用。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关系到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现,更关系到国家北部边疆的安全稳定。本书以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直接相关的出入境管理、外商投资、旅游等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了三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共性与特色,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三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与此同时,本书详细阐述了《俄罗斯边境合作基本法》的制度构架及对中俄合作的影响,阐述了中蒙俄三国边境地区司法合作、警务合作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从长远看,中蒙俄三国应加强软法合作,以夯实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民意基础。
国际投资仲裁是近年来国家和投资者都比较青睐的解决国际私人直接投资者和投资东道国间国际投资争议的方式。到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国际上的、跨国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国际投资纠纷也日益涌现,国家间开始签订投资条约或双边投资协定,以规制投资、解决投资争议。1995年以前,只有很少的国际投资仲裁的实践案例,但是1995年以后,国际投资仲裁案件数量迅速增加。 投资仲裁起源于商事仲裁,因此其在程序和规则上也以商事仲裁为范本,但由于投资仲裁和商事仲裁本质上的不同,导致了一些制度上的缺陷。由于投资仲裁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引发公众对此机制的不信任,导致了投资仲裁的正当性危机。为此,国际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投资仲裁的正当性危机。其中之一就是透明度改革。本书以国际投资仲裁透明度为选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