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夏季无冰年将在10年内出现。目前,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主要包括北方海航道(Northern Sea Route)、西北航道(the Northwest Passage)和穿越北极点航线。当北冰洋成为全年除冬季外没有海冰或仅在北极点附近区域有较少冰的时候,通过北极航道航行可极大缩短海上航线,提供安全的海上航道,降低我国海上贸易成本,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本书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深入剖析我国权益视角下北极航行的法律问题和应对策略:1.我国船舶在北极航行的现状及危机。2.我国船舶北极航行海洋法问题及对策。3.我国船舶北极航行国际海事公法问题及对策。4.我国船舶北极航行国际海事私法问题及对策。5.我国与北极航道沿岸国的合作。6.我国与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合作。
无处不在的数据技术对人类尊严和自主构成了明显而现实的威胁。然而,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们一直忙于保护数据,却未能保护人类本身。在本书中,伊丽莎白·M. 瑞尼尔斯认为,我们应专注于数据保护、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的法律中的人类核心价值观。而且,随着我们对数据的痴迷的增长,我们忽视了与技术发展相关的真正利害关系——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伊丽莎白·M. 瑞尼尔斯的研究指出从某些方面来看,数据既是一切,又什么也不是。数据依靠情境,并呈动态变化,因此很难被定义。通过对美国、欧盟的数据法案进行梳理,伊丽莎白·M. 瑞尼尔展现了西方数据法的构建逻辑,同时面向数据法的未来,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愿景。
海洋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球表层大部分被海水所覆盖,海洋面积大概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南半球有80%以上被大洋覆盖,北半球有60%被大洋所覆盖。海洋以其巨大的水体调节着全球的气候,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它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临近海面的大气、围绕海洋周围的海岸和海洋底土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的90%在海洋,地球生命于4亿年前起源于海洋,海洋孕育了地球绝大部分的生命形态。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价组认为,保守地估计目前地球上的物种可多达175万种,而海洋生物则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海洋是它们生活的家园;对于陆地上的生物来说,海洋与其生存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海
一 本丛书系有选择地整理民国时期经典法学论文,不作有损原文的改动,只作适当的技术性加工。 二 原文为竖排版者一律改为横排,原文中的如左、如右等用语,相应改为如下、如下等。 三 原文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四 原文无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符号。 五 原文所使用的年代,如民国十年相应改为1921年,或在文中次出现时在括号内作一说明。 六 原文所使用的专有名称、专门术语等相应改为现在通用的提法。 七 原文无段落划分者,适当划分段落。 八 原文明显错误的事实、数字、名称有其他引用材料,酌加改正。
调解,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日期;然而,调解并非中国独有的争议解决实践,世界很多民族都曾有过辉煌的调解历史或当代实践。 基于调解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性和非约束性,国际商事调解员主持调解,不仅需要仰赖既有的调解规则(如保密、中立等),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超的调解技巧。 《国际商事调解技巧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从微观角度对国际商事调解的技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还从调解规则与技巧相结合的角度,对调解的基本规则作出初步界定,以期抛砖引玉。
《当代国际法专题研究》由王瀚等人著,紧紧把握当代国际法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从国际法理论和国际条约立法及其相关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以专题方式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国家的国际法律义务理论与实践、现代国际人道法的编纂和发展、国际航空旅客运输责任法和航空运输责任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国际信用证的法律实践、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公共政策和仲裁裁决的“非当地化”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凝聚着各个专题的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索和探讨。
《现行国际法的困惑与挑战探析》共分八章进行论述。其主要内容紧紧围绕着国际法的性质与效力作用;国际恐怖主义对现行国际法的挑战;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海洋法、航空法、环境法、战争法的运行面临的新难题与新挑战;以及极地问题所引发的国际法律层面的新思考等八大问题逐一展开。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既注意追踪该学科领域内的新学术动态,又注意吸取学术前沿的成果,以形成全书视野开阔、案例新鲜、重点突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资料翔实、时代感浓郁的特点。
《红十字国际评论》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版的期刊。本评论的宗旨是,在发生武装冲突和其他集体武装暴力事件的局势下,促进人们对人道法、人道政策与行动的思考。作为人道法的专门刊物,它致力于传播人道法知识和要以并推动人道法的发展,同时有助于防止有违基本权利与价值保护规则的行为发生。本评论为讨论当代人道行动以及分析冲突原因和特性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就冲突所引发的人道问题提出了更清晰的见解。最后,本评论可以使读者了解有关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特别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行动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叙述和分析了索马里海盗的现状、起因、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中编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叙述了世界范围内海盗的过去和现状,关于惩治海盗的国际法各项主要制度的创制、沿革及实效;下编分析了索马里海盗对国际法多项制度的挑 战,并从国际法和国际政治角度对根治索马里海盗问题提出一些理论探索。本书在对索马里海盗问题国际法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填补了国际法研究在此领域的空白,为将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和提示价值。全书约17万字,写作过程历时两年。在此期间,我广泛研究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历史和国际法论著,跟踪、收集和研究了近年来关于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国际组织相关报告、知名智库研究资料和中、英文媒体报道。
本书旨在研究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企业廉洁合规治理。 章,以深圳为例,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开展廉洁合规治理的重要意义、当前的政策机遇以及 企业面临的挑战;第二章至第五章,系统分析、解读 组织、美国、英国以及其他 的廉洁合规标准、指引及实践;第六章,以德国西门子、英国空客公司、中国中兴通讯等企业为例分析 标杆企业的反腐败和反贿赂政策;第七章,总结出因应 廉洁合规标准的中国路径及方案,以 好地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和开展廉洁合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