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一、权wei编撰 本书由司法部编辑审定,内容准确、权wei。 二、精选文件 选录使用频率*高、*实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三百余件,截至2019年11月。 三、准确查找 1. 编排体系科学,分类清晰 2. 附常规、拼音双目录索引,查找方便。 3. 条文加注条旨,言简意赅,精准定位法条。 四、动态增补 1. 免费赠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权wei发布的指导案例、典型案例电子版。 2. 依托我社连续法规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提供免费实时专业的电子版法规增补服务。 五、适用对象 本书能满足对于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司法考试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法律的需要。
《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小说艺术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人民怎样同两股势力斗争。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 胜利。
本集成编撰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整理知识产权领域的多边条约,从而更好地展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历史进程。综合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工具性是为集成编撰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本集成主要有以下两大特色: 一、覆盖面广、内容齐全。本集成竭尽所能地将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所有多边条约囊括在内,使之成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集大成者。一部条约就是一幅历史画卷,通过这部集成,读者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国际立法始终因应着社会发展变化之需,一些新问题、新动向、新挑战都能在国际条约中得到及时地反映。 二、结构合理、编排科学,本集成在全书的编排设计上依据的是条约缔结的时间先后,并在各条约名称后标注了缔结年份,以求一目了然、结构明晰,也便于读者查询。此种体例,既可以为读者研究知识产权国际立法的“断代史”提供参考,
本书是在《刑法讲义总论》(第四版补订版)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的。当初是准备作为第五版出版的,但最终还是改为了新版。作者对于刑法的一些基本考虑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自1986年本书的版出版以来,刑法学的理论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对作者的刑法观点重新全面梳理,这就是作者劲头十足地作为《新版》执笔的理由。 当今的刑法学,大而言之,可以分为两种流派。一种流派认为,刑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个人的生命或者财产这种生活利益或者法益,犯罪或者刑罚只有在能够保护该种法益的限度之内,才具有意义和存在理由。作者将其称为实质的犯罪论。另一种流派认为,刑法的作用不仅在于保护法益,通过保护法益来维持社会秩序才是刑法的目的之所在。根据这种见解,尽管保护法益也重要,但由于刑罚是残酷的制裁手段,为了不侵犯国民
《德国民法典》版于2004年、第2版于2006年、第3版于2010年出版后,获读者普遍好评和广泛认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民法典的动态,译注者依据德国民法典的版本重新进行了翻译、修订。第4版对比了德国民法典的德文原版与多个英、法、日文译本,力求使译文更为准确;吸纳了读者的批评意见,并参考截至2014年7月的德语文献对全书的注解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译文和注解的质量又上一个新台阶。 本书是拥有中、德两国法学博士学位的陈卫佐教授历时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无论在严谨态度和翻译技巧,还是在学术功底和专业水平上,均堪称最值得信赖的德国民法典译本和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民法著作。
激励创新的政策与法律制度的构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实现,创新人才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技术创新成为持续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对我们而言都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对研究者而言,所能做的功课就是寻找他山之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书作者整理了美国的相关激励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的法律与政策,对美国有关法律与政策的解读,可以为我国技术创新和转让提供直接的借鉴。
在这次修订中,为使本案例书反映出近15年来合同法的发展,我们作出了一些必要的修改,但是,我们尽量保留了前一版的精神与基本内容。我们在本书的结构上也作出了一些修改,完善了第二版中论述不充分的某些主题的内容,并阐明了所涵盖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其中,较为重要的修改是:删除了主要涉及保险合同和特许协议的第二编,并以更为简略的形式,将这部分资料在前面的章节中予以合并;对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显失公平原则方面的资料作出了重要扩充;对救济一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构和扩充,将原书中其他各处论述的许多主题(包括减轻损失义务和预期违约原则)集中在一起;将关于“错误”和“履行不能”的章节合并;考虑到合同法领域的进展,对“合同法的历史”一章作出了全面修订。在许多案例中,已全部或部分删除了主要案例的脚注,并且,为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我也曾出国旅行,包括去一些中美国家、欧洲国家,还在中东待过一小段时间,但那些地方的神奇美丽都无法比拟我2006年的中国之行。北京尤其让我感叹,它积极活跃的氛围,充满机遇的环境,以及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存在,都无不体现了国际都市的风范。总之,这个国家充满了乐观、机会和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