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学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法学大师提出和论证了众多的经典命题,有的是多年的沉思和科学的总结;有的是经过激烈的交锋,历经了漫长的探索。正是这些经典,使法学经久不衰,永葆青春;正是这些命题,使法学千锤百炼而成为治国之学、权利之学。法学经典命题展现法学家的魅力,显示了法官们的风采。经典命题源于实践,扎根生活,历经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升华,促使法学挺进了科学的殿堂。西方法学,历史悠久,经典命题,光彩夺目。经典受学者鉴赏、命题博名家的青睐。尽管西方法学名家受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不可避免地留下其所处地位的烙印,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命题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要求。由于法学的历史继承性和“洋为中用”的原则,这些西方的法学经典命题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有一定借鉴作用。
本书是精选西方18世纪以前**代表性法学名著11种。 《西方法学名著精要》以西方自古希腊以来法学、政治学经典著作的汉译本为脚本,加以浓缩性地改写,在保持其体系、逻辑原貌的基础上,提炼其精华,节选其精采名句,并以导读性的专论阐释其本意,引导阅读。该书编写的本意在于,让众多的人文学科(尤其是法学、政治学)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子们以及对西方文化有兴趣者能原汁原味地了解西方法学政治学经典著作,不至于因读不懂原著而浪费宝贵时间,又不至于因阅读一般的二手转述本而失却对原著的原貌的把握和理解。该书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塞罗的《国家篇法律篇》、《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下、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
刑法,作为一门近代学科,自西方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可谓积淀深厚、人才济济、佳作辈出。略感遗憾的是,至今还未有一部西方刑法史的作品问世。本书从解析西方刑法的概念人手,对西方刑法的历史渊源、希腊和罗马刑法的起源、中世纪西欧刑法的发展、近代西方刑法的诞生及其制度与原则的创设、现代以后西方刑法的变革等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梳理,从而填补了我国刑法学研究中的上述空白。本书将是刑法学与法史学者的重要参考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师生的良师益友。
亚当·斯密是十八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而本书反映的正是亚当·斯密早期的经济思想。抓住了当时英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利益和要求。当然,这时斯密的经济思想还不成熟,许多政治经济学原理还不明确,甚至没有考察。但是,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总方向,他的经济学说的中心思想已经奠定了,并对价值、货币、资本、利息等政治经济学范畴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这,在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和丰富。
早在古希腊荷马时代就出现了自然法学的观念,到17至18世纪时,自然法学观念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达到了一个高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法学得到了复兴。自然法学强调法的价值取向,强调法的公平、正义、理性,强调实在法(人定法)应服从自然法,服从公平、正义等根本理念。在西方,每次社会大变革时期,自然法学总是作为一面旗帜,主导着西方社会法律发展的大方向。自然法学的观念在西方法律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深入人心。例如,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无明文不为罪、人身自由不可侵犯、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等思想,都发端于自然法学的理念。
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2版) ,大谷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大谷实 原价 ¥52.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7-01
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较才能见差别长短,只在互相借鉴才能促发展进步。法制建设也是如此。中国法制建设,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改革和健全,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应当研究外国法制建设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以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本书的出版,对于修正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第八届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实施和刑事诉讼学的研究,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译者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进修,有较高的日语水平,对日本刑事诉讼法的了解也较为系统,为便于读者对日本刑事诉讼法有概括性了解,我们请译者对日本刑事诉讼法作了简介。 日本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明治维新以前的主要学习唐律,实行律令法制和武家法制,其刑事诉讼法也包含于其中;明治维新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论述国外罪犯心理矫治的专著,具有填补研究空白的重要意义。本书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新颖。二是体系完整。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专门化工作,涉及到理论、人员、缺席、技术、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三是注重实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重视它的实用性。四是资料充实,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监狱学、犯罪学和法律心理学的工作,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视积累这方面的资料。五是论述准确,作者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熟悉国外监狱的情况,有很好的外语功底,可以直接阅读和利用外文资料,而且他对很多国外监狱进行了实地考察,既有理论方面的知识,也有直接的感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