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刑法评注》第二版自2024年1月出版以来,已届一年。一年多来,我国刑法司法层面规范更新较多: 两高 和有关部门发布多件新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以及指导性案例,均涉及刑法条文的适用。这就使得第二版《实务刑法评注》已不能充分满足刑事司法实务所需,修订推出第三版成为必然。第三版悉数增补最新刑法条文和司法规则(亦增补了此前遗漏的个别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并对原有规则作了衔接的必要技术处理、厘清规则层级,方便快速查找;同时,新增人民法院案例库部分参考案例和法答网、检答网部分答疑,增补法律适用问题答复、复函和《刑事审判参考》新增案例规则(截至第141辑第1623号案例),梳理收录《职务犯罪审判指导》(第2辑)相关内容 ,进一步系统完善刑法适用规则体系。作此修订后,第三版的篇幅略有扩充(增加约10万字)
《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自2023年9月推出第一版以来,已一年有余。一年多来,我国刑法诉讼司法层面规范更新较多:既涉及基本规范,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亦涉及其他规范,如 两高 和有关部门发布多件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案例,均涉及刑事诉讼程序。这就使得第一版《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已不能充分满足刑事司法实务所需,修订推出第二版成为必然。第二版悉数增补最新司法规则(亦增补了此前遗漏的个别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并对原有规则作了衔接的必要技术处理、厘清规则层级,方便快速查找;同时,新增人民法院案例库部分参考案例和法答网、检答网部分答疑,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作此修订后,第二版的篇幅略有扩充(增加约10万字),可以准确反映当下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适用规
本书围绕刑事诉讼法总则共108个条文从 律、修、源、释、评 五个方面进行评注。 律 ,即现行法律条文; 修 ,以表格方式将历次修法的新旧条文进行对照,呈现历次修法的 删、减、增、改 内容; 源 ,运用历史解释方法,将每一条文的立法初衷(目的),修订动因和争论焦点进行细致梳理、归纳和总结,呈现修法的 生动场景 和历史沿革; 释 ,运用法解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等对每个条文进行深度解读和法理辨析,对法律条文和法律用语的解释强调 于精致处雕琢 于细节处锤炼 ,对部分条文的解释多达万字以上; 评 ,对每个条文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挖掘和阐释,同时提出修订和完善方案。 本书不是对刑事诉讼法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的堆砌,也摆脱了传统 条文操作说明书 或 条文理解注释书
《实务刑法评注》是刑事司法工作者喻海松博士编著的一册刑法规则集成、一本贯穿刑事诉讼程序的刑法全典、一部实务工作者写给实务工作者的刑法工具书。《实务刑法评注》参考德国小型法律评注,立足中国刑事实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文逐条进行规范注解和案例规则编纂。 《实务刑法评注》篇幅达2000多页、280余万字,以服务刑事实务为目标,努力实现刑法工具书理想图景应当具备的 全 清 捷 用 四大基本属性: 全 即全面收录刑法规则,一书解决基本、常见刑法问题; 清 即厘清规则类别层级,便利规则冲突时迅速取舍; 捷 即合理呈现规则文本,提取千余刑参案例适用规则; 用 即服务规则具体应用,给出实务疑难杂症解决方案。 基于此,《实务刑法评注》以法条为纲,按照刑法四百五十二个条文,逐条加以释解;以栏目为目,专设十余栏目
《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是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适用的全面深入的工具书,全面收录刑事诉讼法条文所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案例等规范层面的规则,又适当囊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法律适用答复、复函;既立足刑诉法条文的有权解释,以对司法实务具有拘束力的规则为基础,又高度重视刑事司法实务中业已发生的疑难问题,作者喻海松博士尽可能提出针对司法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后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的主要栏目包括 立法沿革 相关规定 立法解释 立法工作机关意见 六部委 规定 基本规范 其他规范 指导性案例 法律适用答复、复函 司法疑难解析 ,力争做到 一书 解决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和常见问题。《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与之前出版的《实务刑法评注》相结合,能够使刑事实务工作者从实
本书以2023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为蓝本,从条文主旨、修改情况、条文注释、关联规范、案例指引五个方面对新公司法逐条解析,理论结合实践,系统阐释公司法条文的修订背景与立法意旨,深入剖析公司法修订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疑点问题,全面指引公司法理解与适用。
继《破产法实务操作105问》之后,本书在实务研讨的基础上,继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破产司法审判中的108个疑难问题,根据《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参考地方法院发布的破产审判指导文件、学者观点及域外相关法律规定,对问题扼要解答,同时深入、系统地阐述理由,并附有相应的参考依据和司法案例。本书根据问题类型,将108个问答分为 破产程序启动与进行 管理人 债务人财产 债权申报与审核 重整 强制清算 其他 七个部分。每个问答的基本内容又包括问题、回答、理由、参考依据、参考案例五个部分。本书紧扣司法实践,回应实务热点难点问题,说理充分,依据扎实,结构清晰,并直接对应理由解析、参考依据和司法案例。既可以为破产审判法官和管理人等实务工作者提供实践操作指引,也可以为理论研究、破产法修改完善提供素材和思路
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依据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其主要的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却是高度重叠的,管理的成效也是殊途同归。本书的目的,是结合相关的规则要求、实际案例,以及实际工作经验,为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实施和实务操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具体的规则环境之中,当其行为与规则要求不符,便存在基于规则而承担某种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由于本书两个领域的风险、管理都是基于规则,因此完全可以合称为规则风险或规则风险管理。 规则风险管理涉及对相关规则的识别、解读以及对风险主体各类行为性质、方式的甄别、归纳,从而以主体、环境、行为三个维度去评价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衡量出轻重缓急、再结合资源、目标等为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设计解决方案。而这些活动
《刑法注释书》是一部系统注释刑法的实用型工具书,注释栏目包括:立法要点释义,相关立法,立法解释及解释性意见,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及其要点注释(理解和适用精要),优选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长联席会议纪要,“两高”指导性案例,优选法院公报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案例,公安文件等内容,并加以适用提示,帮助读者准确、快速地适用刑法。第三版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进行全新修订,除删除过时失效的内容外,增补、调整近20万字。
《图解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本书是第十六版的第二分册。本书基本囊括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所有罪名,共计110个。具体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生产、销售、提供假药案、生产、销售、提供劣药案、妨害药品管理案、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等。每个具体的罪名都按照【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证据参考标准】【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的体例结构形式编排。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
本书作为中国行为法学会立项作品,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能导向为基础,贯彻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深度研究法律适用的争议焦点,以此确立科学的裁判规则。本书选取了刑事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法律适用分歧较大的问题,如未成年被告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未成年被告人转化型抢劫犯罪的判定、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禁止令制度的具体适用、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证据采信及事实认定等,依托大数据平台,从类案中研究、分析、提炼出相关规则,并进行司法案例样本对比和司法案例类案甄别,着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期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始终立足主责主业,不断发展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问题机构纾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等业务,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民法典》《公司法》等系列新法新规、司法政策的实施,不良资产领域的法律规则和司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坚持守正创新、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对不良资产及相关金融领域长期的深耕精研。 本书是新形势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不良资产为核心的各类业务、破产及争议解决程序中法律工具的运用、金融行业法律风险防控方法的集中呈现,体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决心与恒心。于理论研究者而言,可以为其理论结合实际提供独特视角和良好素材;于金融从业者和法律工作者而言,亦为的专业工具书籍。其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