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证据科学的视角对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参照国内外有关质量标准和方法,从主体、技术、程序、工具等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需要适格的调查主体,遵循法定程序和取证要求,对涉案的电子针具与科学验证的方式予以获取、识别、保存、传输、分析、鉴证,才能最终使所得的电子证据能够为法庭采纳和采信。
清朝是我国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法律制度可以说是封建法律之集大成者。本书主要对清代立法、审判、司法及刑、民事法律关系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述。
科特威尔教授的《法律社会学》为当代西方社会中的法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并为研究该领域多种多样的文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上一版出版于1984年,为了考察最近的理论著作,反映有关法律实践、纠纷解决和法律执行的研究重点的变化及相关新近研究,这个新的版本不仅篇幅有所增加,而且进行了大幅度改写。总的来看,新增加了170多条参考文献,几乎全部重写了注释及拓展阅读文献。作为一本享有国际声誉的杰出的著作,《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对法律社会学所有主要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做出了系统介绍。就其本身而言,《法律社会学导论(第二版)》是为大学和理工学院中的法科学生以及社会科学学生所写的,而且并未预设读者具有法学或者社会科学等相关知识。
众所周知,犯罪是社会的一个重大负担。那些将要或者正在从事犯罪侦查工作的人们在与犯罪的斗争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刑事犯罪侦查(第8版)》别无奢求,谨愿为那些力图为公众谋安宁的人们提供一套实用工具。《刑事犯罪侦查》与该领域的其他教科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鉴于这种差别贯穿于全书之中,因此理解这种差别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侦查通常都被想象为同时也被吹捧为一种艺术。这种观点降低了实施侦查行为的精确性要求,否定了严谨侦查方法的实在性和关联性,同时,也使侦查工作具有了不必要的神秘主义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侦查的确是一门科学,不能将全部罪犯绳之以法的客观现实并没有减少侦查活动的科学属性。这种理性的科学侦查方法将必然地伴有首创精神和偶然的幸运情形,但是它运用的是具体侦查手段,而不是那种经常奏效的敏锐
2019年是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复办40周年暨创建114周年。悠悠百余载筚路蓝缕、弦歌不辍,漫漫四十年矢志不移、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名师荟萃,桃李芬芳,绘就了中山大学法科壮丽的历史画卷。历史不能忘记,传统需要传承,精神需要弘扬。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展望未来,本书选取了1924—1953年12位中山大学法科名人,通过讲述他们在中山大学任教的故事,展现中大法科人的精神和传统,激励我们传承并弘扬他们的精神,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