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刑事审判的角度谈刑法适用,有以下特点。其一,紧扣刑法适用要点解析刑事审判疑难问题。本书归纳出刑法总则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认识分歧的30个审判要点,将每个审判要点分为若干个子问题,提炼出99条裁判规则,然后逐一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其二,结合刑事审判典型案例论证法律适用。本书结合75个刑事审判典型案例论证法律规范适用,以法判案、以案释法。其三,以法官思维解释刑法适用。本书以法官为视角对案情进行研判,再现法官裁判案件的思维过程。
本书是刑法方面的一部论著。它分为三篇--“刑法篇”、“刑事责任篇”和“刑事政策篇”,从哲学、社会学、法律文化等视角对多个刑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的焦点问题作出了独到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 在“刑法篇”中,作者针对“刑事一体化”、“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刑事解释的基本原则”等问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影响极大的刑事案例,阐发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刑事责任篇”中,陈述并论证了对“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死刑问题”和“罚金刑问题”等的论点;在“刑事政策篇”中,作者对“严打”和“婚内”等问题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本卷是为了两方面的需要而设计的。其一,收纳一个集册来庆祝一个独特机构的百年华诞;其二,首次集成一个标准的有关少年法院及少年司法的参考著作,以其中现代发达国家少年法院遇到的丰富多样的话题及视角,用之于教育培养有关的市民、法学学者,以及法律专业人员。我们怀着宏大雄心:力图集合一批该领域内的专家,激励他们清晰易懂地描绘少年司法的目标以及其中重大问题的应对,并通过对少年法院个世纪实践的阐明来照亮其第二个世纪实践的前程。集合这样一部卷册是否可行? 在约翰.D.和凯瑟琳.T.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支持下,以及一批的少年司法专家的参与下,此冒险于1998年启动。这本集册便是其成果,它不仅是个人才智的典范之作,还是一大群学者的协作之功,为广大读者制作了一部浅显易懂的艺术级的精要之作。
《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是何家弘教授的力作。全书采用法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选取了两个曾经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冤错案件,用文学的语言和结构讲述了错判背后的故事,演绎出冤案发生的原因。同时,作者在介绍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刑事司法中生成冤案的十大误区,并探讨了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化与改良的路径。
《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成果。《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对犯罪学研究历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学与犯罪学研究的成果,对现代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作为政法院校法学专业与司法警官院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法律院校的培训和自学教材,还可供法律与犯罪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实证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演进,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案的制定,犯罪学研究群体的选择技术,犯罪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各种资料获取方法的实施与应用,犯罪预防领域的实证研究等内容。希望《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广大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和广大法律工作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犯罪问题,能有的启示作用。
中国刑法的现代化是我国不者当下特别关注的一个学术话题。但是,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没有深入、系统的展开,而且没有相关的刑法学专著问世。由于西方国家率先步入刑法现代化的坦途,迄今为止,西方刑事法治无论是价值的塑造、制度的设计还是实际的司法操作均已趋于成熟。对于正在苦苦寻求中国刑法现代化出路的中国学者来说,这些极富魅力的现代西方刑法制度无疑成了帮助中国刑法摆脱传统窠臼,走向现代化的一剂良方。本书从市民社会这一西方刑法现代化的语境入手,通过中外刑法现代化历程的回放,从宏观上勾勒出中国刑法现代化建设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