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评注》)第四卷是本评注系列丛书中对《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第二部。本卷载系为对1982年《公约》的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各卷中的首卷,处理第三委员会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工作,即第十二部分、第十三部分和第十四部分(靠前九二至二七八条),以及《很后文件》附件六,其中涉及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这些都是以条约形式对海洋法所作的全面表述中的“新”主题。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评注》)第四卷是本评注系列丛书中对《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第二部。本卷载系为对1982年《公约》的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各卷中的首卷,处理第三委员会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工作,即第十二部分、第十三部分和第十四部分(靠前九二至二七八条),以及《很后文件》附件六,其中涉及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这些都是以条约形式对海洋法所作的全面表述中的“新”主题。
《法律·社会·历史文丛·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是对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国际法学史和政治观念史的一次“试验性”研究。依次探讨19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的根本特征、国际法学对中国和整个东亚之国际地位的表述、以林则徐翻译瓦泰勒《万民法》(《各国律例》)和丁韪良翻译惠顿《国际法原理》(《万国公法》)为标志性事件的国际法学输入中国这一过程、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日本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应对、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国际法宣传策略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主题。
本书阐明了国际移民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强调移民立法必须坚持“迁徙自由”等四项基本原则,在比较国际社会现行护照、签证和国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简述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若干国家的移民法律与政策,指出《申根协定》对国际移民活动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法》的制定,对指导我国公安、外事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对依法规范移民中介、留学中介、劳务输出中介亦有参考价值。
本书出版的目的在于以《海洋法公约》为线索,系统研究和总中国在海洋法领域内的实践,包括中国海洋法的历史发展,中国在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架的主要法律制度,以及中的海洋环境保法等。对中国面临的主要海洋权益争端,如军舰天害通过领海的问题,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界的问题,也一一做了探讨。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评注》)第四卷是本评注系列丛书中对《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第二部。本卷载系为对1982年《公约》的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各卷中的首卷,处理第三委员会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工作,即第十二部分、第十三部分和第十四部分(靠前九二至二七八条),以及《很后文件》附件六,其中涉及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这些都是以条约形式对海洋法所作的全面表述中的“新”主题。
《国际海事规则规范选编》包括四篇,一篇为船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概述,第二篇为国外船舶规则、规范及相关标准中缩写词英汉对照,第三篇为国际海事组织(IMO)届至第30届大会决议目录,第四篇为国际运河规则对船舶相关要求简介。 《国际海事规则规范选编》可作为大专院校中与船舶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船舶规则、规范的参考教材;可作为船舶设计、建造单位技术人员系统了解船舶检验与规则规范分类和现状的参考资料;《国际海事规则规范选编》有助于船舶营运公司对技术人员和船员进行船舶规则和国际运河规则的知识培训。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探讨部门国际经济法问题和分析国际经济法与中国实践。
《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以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损害源为线索,以国际法律文件为基础,分别对陆源污染、倾倒污染、危险物质海上跨界运输污染、海洋勘探开发活动污染、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洋环境保护的特点,就区域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模式、海洋环境跨界损害的责任与赔偿制度及海洋环境的争端解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