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
    •   ( 0 条评论 )
    • 李海文 /2014-01-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本书作者李海文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作者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来撰写的数百篇文章中,精编28篇(含附录)而成。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 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出兵朝鲜、越南停战谈判、 文革 张大字报、农村包产到户

    • ¥34.2 ¥58 折扣:5.9折
    • 东晋门阀政治(精)
    •   ( 0 条评论 )
    • 田余庆 /2012-04-01/ 北京大学
    • 《东晋门阀政治》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本书以江左几家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结合的历史兴衰为线索,从政治史角度对我国中古政治史中\\\\\\\\\\\\\\\\\\\\\\\\\\\\\\\\\\\\\\\\\\\\\\\\\\\\\\\\\\\\\\\\\\\\\\\\\\\\\\\\\\\\\\\\\\\\\\\\\\\\\\\\\\\\\\\\\\\\\\\\\\\\\\\\\\\\\\\\\\\\\\\\\\\\\\\\\\\\\\\\\\\\\\\\\\\\\\\\\\\\\\\\\\\\\\\\\\\\\\\\\\\\\\\\\\\\\\\\\\\\\\\\\\\\\\\\\\\\\\\\\\\\\\\\\\\\\\\"东晋门阀政治\\\\\\\\\\\\\\\\\\\\\\\\\\\\\\\\\\\\\\\\\\\\\\\\\\\\\\\\\\\\\\\\\\\\\\\\\\\\\\\\\\\\\\\\\\\\\\\\\\\\\\\\\\\\\\\\\\\\\\\\\\\\\\\\\\\\\\\\\\\\\\\\\\\\\\\\\\\\\\\\\\\\\\\\\\\\\\\\\\\\\\\\\\\\\\\\\\\\\\\\\\\\\\\\\\\\\\\\\\\\\\\\\\\\\\\\\\\\\\\\\\\\\\\\\\\\\\\"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独特

    • ¥38.97 ¥78 折扣:5折
    •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大局观典藏版):无法回避的大国冲突及对地理宿命的抗争
    •   ( 0 条评论 )
    • [美] 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 D.Kaplan)著 涵 朴 译;中资海派出品 /2020-06-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世界不是平的 谁忽视了地缘政治,谁就将遭到地理的报复 ★与崛起中的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相比,中国在地缘上具备哪些优势?为什么卡普兰说,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取决于全球贸易,更取决于其潜在影响地区的地理环境? ★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欧洲的条块分割,英国脱欧所带来的痛苦拉锯如何反映这一地理宿命?德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它的内在文化态度将如何决定欧洲未来? ★怎样的地理因素促使北约成员土耳其与美国做对,深度介入叙利亚冲突?为什么说,在通信和武器装备的革命性迭代中,地理对中东的影响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有价值? ★ 在 美国已经过时了 的新世界,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演变?如今,1亿多墨西哥人处于动荡的深渊,美墨边境的高墙已无法阻挡由此造成的偷渡潮。地图告诉我们,墨西哥反杀美国的预言或

    • ¥44.9 ¥89.8 折扣:5折
    • 文明的冲突 新华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 著;周琪 等 译 /2017-10-01/ 新华出版社
    • 《文明的冲突(精)》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巾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及其论述颇有争议,但作为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经典著作,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和剖析,将会持续带给渎者深入思考和启迪。

    • ¥34.5 ¥69 折扣:5折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   ( 0 条评论 )
    • 张素华 /2019-01-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 七千人大会 。与会人数如此之多,可谓*。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对之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大会的起因,在于党想通过反对分散主义一举改变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大会开始后,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却改变了会议的日程和主题, 白天出气、晚上看戏 ,轻松的民主氛围,曾使人们一时触及到了应该由谁来承担 大跃进 的后果和责任,如何评价 三面红旗 等敏感话题;大会过后,出现了1962年春夏的新局面,但半年之后,局势再变,1962年*秋天重提阶级斗争。有人认为,由 七千人大会 产生的分歧,也是后来*发动 文革 的一个远因。本书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次全面、深入、详细披露了 七千人大会

    • ¥40.1 ¥68 折扣:5.9折
    • 县乡中国 县域治理现代化 杨华 著 展现县乡政治生态的写实白描书 显微镜下的县乡政府剖面观察 深描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
    •   ( 1183 条评论 )
    • 杨华 /2022-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来对基层治理的研究,结合最近两三年最新的调查资料写出来的关于县乡治理逻辑与实践的力作,对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做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体而言,本书内容包括:县域体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制安排、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问题、基层领导和基层普通干部自主性、县乡政府落实国家政策的制度设计及其效率与效果、基层工作人员的激励与发展等。书稿通过通俗的语言对县乡治理现象进行了深描和刻画,对个案给予了呈现和剖析,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书中的理论透视,有助于读者深度理解我国县域治理体制的优势,又有利于推动基层创新治理机制、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形成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该书既有分析的深度,又有可读性,特别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34.5 ¥69 折扣:5折
    •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   ( 779 条评论 )
    • 张念 著 /2022-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阿伦特拥有广泛的读者,却又以晦涩难懂著称。她的政治立场是什么?她是古典主义者吗?她属于现代性批判这个训练有素的庞大阵营吗?她认同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吗? 这位奇异的思想家不仅扩展了作为概念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总是在 生活世界 之中,陪伴着生命感受力的真切与确凿。本书正是以这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现象为出发点,试图在错综复杂的思想基座上,描画出阿伦特所强调的 政治感 的轮廓线。无论个人意愿如何,生命总是诞生于世界 政治之中。在这个诞生情境里,身体 行动 记忆成了故事的作者,而生命的荣耀与耻辱也总是来自政治

    • ¥34 ¥68 折扣:5折
    •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张一兵主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   ( 0 条评论 )
    • (法) 鲍德里亚 (Baudrillard,J.) 著, 夏莹 译 /2015-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鲍德里亚直接依从居伊 德波的理论逻辑,从已经出现唯心主义片面超越的 景观社会存在 更*地跳跃到空无的符号王国,并以符号生产和抽象的差异性社会关系,彻底取代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前提性的社会物质生产结构,从而完全告别了马克思,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反对者。 全书共分11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符号的功能与阶级的逻辑、需求的意识形态起源、直面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设计与环境或政治经济学如何成为操控力量等。

    • ¥32.5 ¥65 折扣:5折
    • 伟大的变革:中国追梦新时代
    •   ( 0 条评论 )
    • (法)魏柳南韩冰骜龙时代华语 出品 /2021-01-01/ 东方出版中心
    •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将如何接续奋斗新时代?又将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本书以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客观而理性地考察中国新时代的开启、重大战略的转型、依法治国的稳步推进、经济改革的中国特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力度空前的反腐等,总结了中国成功的深层次因素,高度评价了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和吸引力,并对中国如何应对新威胁完成新使命提出了建议。 本书还对西方经济、社会和政治模式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反省,对我们坚定 四个自信 、强化政治定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30.7 ¥58 折扣:5.3折
    •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   ( 331 条评论 )
    • 段德敏 著 /2023-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的人们早已不再那么关心马基雅维利时代的 君主之事 ,但权力的逻辑变了吗?现代民主是对马基雅维利所描述的 权力真相 的否定,还是为其提供了新的舞台?马基雅维利早已预见了现代社会 极化政治 的可能性,他意识到虽然追求权力所引起的冲突会带来制度的更新与国家的强大,且 新制度与秩序 的到来不可能避免地会对 旧制度与秩序 造成破坏,但正如14 15世纪的佛罗伦萨史所证明的那样,恶性冲突会使国家与人民 越来越孱弱,越来越卑鄙无耻 。 本书带着现代民主的困境对马基雅维利做了详细的阐释,聚焦其 冲突理论 ,展示了一个激进、现代甚至革命的马基雅维利,同时挖掘出一个不太为人知晓或重视的 保守的马基雅维利 ,并指出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其复杂性正如现代民主之复杂性。 作者并不避讳民主政治中那些并不美好的细节,反而以它们为

    • ¥44 ¥88 折扣:5折
    • 共同的底线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秦晖 著 /2013-03-01/ 江苏文艺出版社
    • 本书的宗旨是从“主 义”、“文化”与“部门”的分析中,结合我们特定的“问题”来论证持守底线的意义。 “共同的底线”并不是调和折中。虽然我并不反对调和折中,正如我既不反对自 由主 义也不反对社会民主主 义一样。也许将来在自 由主 义与社会民 主主义之争成为真问题时,我会持某种有原则合逻辑的折中态度,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持守底线。

    • ¥34 ¥68 折扣:5折
    • 转折 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0 条评论 )
    • 刘统 /2023-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在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妄图速胜的企图后,国民党军队改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延安陷入危急。面对国民党胡宗南等部的进逼,和党中央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抉择。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时间,中共中央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成功实现了战场形势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折。本书是国内研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全面、最详尽的成果之一。全书以恢宏而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历史雄辩地证明: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党的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 ¥49 ¥98 折扣:5折
    • 【2023中国好书】天下国家道理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林尚立 /202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共 20章。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原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宏大视野,以通俗、简洁、有力的文字,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到中心、从稚嫩到成熟、从成功到伟大的成功之道,并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成功带入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天地,使自己的创造实践变成一种有根、有源、符合人类发展前进方向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文明,是一本精心创作的通俗理论读物。

    • ¥44 ¥88 折扣:5折
    •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   ( 610 条评论 )
    • [德]沃尔夫冈·J. 蒙森Wolfgang J. Mommsen)著,阎克文 译 /2023-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他激烈批评俾斯麦和德皇保守的社会政策,却更失望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软弱;他在 一战 中出于德国利益稳步推动 体面和平 的实现,却被自私的政治领袖葬送;他在魏玛制宪中期盼卡里斯玛威权领袖重振大国荣耀,却未料到纳粹主义的兴起 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营造了一个神话,就是韦伯作为一个天然领袖被极度冷落了,但他们描绘的这幅伟人肖像是根本不恰当的 我的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这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 沃尔夫冈 J. 蒙森 现代有谁知道这个春天将怎么熬过去?首先是政治上,然后是财政上。一切都堕入了黑暗之中,如临深渊。恼人的事情是这个 君主制 摊上了这个一个君主!(在柏林!)这些绅士理应免受伤害。但是还有什么办法?他们

    • ¥49 ¥98 折扣:5折
    • 变局 七千人大会始末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素华 /2019-01-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可谓少见。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对之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大会的起因,在于党想通过反对分散主义一举改变1959-1961年的特别困难局面;大会开始后,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却改变了会议的日程和主题,“白天出气、晚上看戏”,轻松的民主氛围,曾使人们一时触及到了应该由谁来承担“”的后果和责任,如何评价“三面红旗”等敏感话题;大会过后,出现了1962年春夏的新局面,但半年之后,局势再变,1962年秋天重提阶级斗争。有人认为,由“七千人大会”产生的分歧,也是后来发动“”的一个远因。本书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披露

    • ¥40.8 ¥68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