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领导干部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汲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从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中遴选80多堂经典讲座,汇编整理成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20 周年纪念版丛书 隆重出版。丛书共分6册,分别为《以史为鉴:从家国兴衰看治国之道》《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良法善治:建制史鉴与吏治得失》《酌水知源:文化源流与民族精神》《问道思辨:哲学经典里的思想智慧》《文明激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丛书名家汇集,由楼宇烈、冯其庸、叶嘉莹、金冲及、钱乘旦、王蒙、樊锦诗、金一南等80多位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纲主讲,生动分析解读世代治国安民的历史经验,堪称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有温度,是80多位史学泰斗、文化名家、知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自由主义政治占主导地位,80年代直到现在是保守主义政治占主导。但两者之间的斗争起起伏伏,一直存在。 本书聚焦罗斯福新政以来80多年间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包括罗伯特 塔夫特与反新政保守主义、戈德沃特与五六十年代的保守主义运动、新保守派的崛起、里根时期的保守主义、伊拉克战争与新保守主义的衰落、右翼民粹主义的茶党运动、特朗普与右翼民粹主义等内容。作者认为,美国保守主义的现状的特点是庞杂和分裂,并且这种混乱还将持续下去。
本书讲述了作者阎明复的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的成长经历,本书的重要部分是作者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翻译,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和就任中办翻译组组长期间,亲身经历的中苏两国关系、苏共与中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出现裂痕,再到急剧恶化,中苏论战乃至断交的历史过程,以及作者 文革 期间的遭遇、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一些经历。全书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而且语言文字亲切通俗,有很强的可读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建党百年,我们党举行了庆祝大会、 七一勋章 评选颁授、全国 两优一先 评选颁授、大型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系列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在此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一个个精彩难忘的瞬间,为庆祝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百年庆典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 2021)》这部大型画册,就是新华社关于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图片报道的集锦。画册收录的175幅照片精选自新华社播发的近千幅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照片,包括 庆祝大会 颁授仪式 文艺演出 三个部分,为历史留下精彩瞬间、永恒记忆,体现了新华社献礼建党百年的特殊重要意义,是我们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重要出版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作者詹姆斯 多尔蒂、小罗伯特 普法尔茨格拉夫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专家。本书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的经典教科书,其所涵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围和详尽程度是迄今为止任何其他一本著作都无法比拟的,古典理论、当代理论和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囊括其中。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连续修订出版了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本书第五版的版译本,2013年译者全面修订了2003年的译本,10月隆重推出第五版的第二版译本。 本书从国际关系的根本问题和国际社会的现实出发,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各种流派及其哲学的和政治思想的根源,阐述了它们的理论范式、原理及其内在相互关系,总结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的研究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既遵循了现代国家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式的特征。本书从理论、社会、行政、财政、政党、法治、民族、历史以及比较等视角探寻 中国式国家建构 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从历史进程和现实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础理论;从经典理论、传统社会形态、现代社会的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社会路径;从西欧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现代行政体制及其运行等方面探讨行政体制建设与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关系;从文献与理论、财税体制及能力等方面探讨财政与中国式国家构建的关系;从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关系层面探讨中国式现代国家建构的内涵;从地区和国别视角探讨非洲、俄罗斯和东南亚的国家建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以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坚持、捍卫与发展为核心线索展开,研究列宁主义的创立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俄国革命和俄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造性发展。 本卷着力体现两个特点:其一,注重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苏联的发展,重点论述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贡献,对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贡献,以及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其二,注重史论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注重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以及俄国革命运动的历史发展,注重实际运动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列宁等人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考察他们得出的理论结论以及这些结论对马克
秉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从发展和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出发,在越南抗法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中国曾先后派出不少军事人员和技术干部到越南帮助工作。中国许许多多的代表团或一些个人常常应邀到越南进行友好访问。胡志明对入越工作的中国同志在政治上高度信任,常常和中国同志共同研究工作,尊重中国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肯定和表彰中国同志的工作成绩。在生活上,胡志明对中国同志关怀备至,常常到驻地看望中国同志,嘘寒问暖,悉心照顾;对赴越访问的中国领导人,胡志明亲自到机场迎送;对各个代表团和相关人员,胡志明都热情欢迎,尽可能安排会见、座谈、合影留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胡志明那样,接见过如此众多到访的中国同志。 胡志明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还表
本书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各个时期的国家权力关系、国家治理理念、国家治理形式、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等内容为研究框架,系统地介绍和阐发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思想发展的脉络。全书共分为三编,即《近代西方 政治与道德分离 的国家治理理论(15 16世纪)》《近代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17 18世纪)》《西方国家在革命中的多元治理理论(19 20世纪)》,涉及60多位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及其国家治理思想,纵横数十个国家的政治变迁,涉及近代以来大量的重大政治历史时间,视野开阔、规模宏大。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大型中英文画册从 关怀 足迹 脱贫 攻坚 变迁 跨越 拼搏 奉献 振兴 宏图 丰收 喜庆 六个部分,准确、生动地记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场景,并通过记录基层党员干部的拼搏奉献,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本画册从新华社图片库里精选了500多张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的自强不息、英勇奋斗,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乃至英勇牺牲,生动展示了扶贫攻坚的辉煌成果和群众脱贫后的丰收喜悦。中英文画册主题鲜明、结构合理,所选图片具有代表性,体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坚强决心与取得胜利的喜气,引人入胜,可为这一伟大进程的历史见证。该画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书中英文图说均为新华社对外部翻译校对。
《时评中国》系列因其着眼于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评论写作思维的启发,有助于养成中学生对时事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时政视野,激发他们对时评写作的热情,契合高考语文时政类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命题方向,受到中学生读者群体及中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曾被列入中学生假期阅读参考书,入选多地高中语文考试时政类阅读材料,并被语文特级教师推荐。本书分为“思维方法”“时代记录”“冰点暖评”“不同观点”“媒介素养”“写作精要”六辑,将延续《时评中国》系列对于社会议题、民生热点的理性评论,同时在内容体例上,将进行升级调整,增加对评论写作的实践性指导,对近年高考作文题进行专业分析,提炼评论的写作方法,以满足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和学生对于评论写作方法的关注与需求。
《小漫画 大时代:环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 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漫画组以身边丰富的农村生活为素材,创作了大量反映生态保护的 漫画,很多作品入选 、 大展。本书精选200多幅漫画佳作,记录了数十年来农村环境的种种可喜变化,极大激发了人们热爱家乡、投身环保的热情。 《小漫画 大时代:廉政》多年来,漫画组利用漫画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大量廉政主题作品。《人民日报》、央视等多次报道,中央纪委 监委网站特开辟邱县漫画专栏、刊播专题片。本书精选300多幅漫画,内容丰富幽默、接地气,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召力与渗透力,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勤政文化建设的一面镜鉴。 《小漫画 大时代:小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回大地》《家乡之变》《桃园新结义》《
劳动,人类摆脱荒蛮、创造历史直接的因素。 纵观一部人类文明史,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当今的信息时代,劳动一直推动着社会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直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与全面发展。埃及金字塔、希腊帕特农神庙,中国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这些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文明瑰宝,无不辉映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本书以职业教育国际化为视角,着重探索中德战略合作背景下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路径,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德国双元制的理虚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全书以制造业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引他山之石——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解构“双元制”的内涵、要素、特征等,分析“中德战略合作”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本土化的可行性,总结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特征,剖析制造业人才供需不匹配的根源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其中应如何积极作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技术单元、工匠精神、成果导向、二元协同为核心的“基于德国双元制的理虚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加以检验和论证,以期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范例。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的深入研究与传播,进而实现人类文明的境界民族无争斗、国家无疆界。我社2017年3月出版了在外较早提出“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者之一王戈(笔名和风)教授的《和文化》一书。 本书作者王戈(笔名和风)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和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文化》一书由“和文化”的起源、“和”的概念与范畴、关于“和文化”的几点构想三部分组成,见解独特,是其多年的心血之作。
作为一本单纯的工具书,不好谈什么主题问题,然而,《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具有显明的主题特点。其主题正像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它是:“前仆后继的历史记录”。这种历史性的主题,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从时间顺序上看,《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确实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记录;从内容上看,《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11)》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从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