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禁书,被认为极具政治危险性而收入《禁书目录》中。 这是一部意大利政治简史,高屋建瓴地解读了意大利的历史、当时的重大事件,以及长期战争而导致的分裂局势。 这是有史以来引起争论颇多的一部 小书 ,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君主成功的关键以及政治艺术的秘密,入木三分地分析了政治权力的结构。 马基雅维利虽然写了不少大部头,但这部 小书 倾注了他颇多的热情、丰盈的内心,以及他一生追求的使命感。他说: 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我在门口脱掉满是尘土的农服,换上朝服,回到古老的宫廷之中,与往昔的古人对话,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与我共餐,分享他们行为的动机,宽厚地解答我的疑惑。在这四个小时内,我丝毫不觉疲倦,我忘掉了一切烦恼,将对贫穷的沮丧和对死亡的恐惧抛诸脑后,完全痴迷于这些不朽的人物。正如但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不朽名篇,也是卢梭代表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国家则是自由协议的产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还认为,一切主权和立法权都属于人民的集合体,政府只是这个集合体事务的执行者,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正是由于这些观点,本书一经问世便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 世界解放的呼声 。
《论自由:个性的张扬与受限》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著作,《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一是论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二是论个性自由;三是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共包括五章,围绕公民自由这个核心,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由问题。在引论中,作者就直接表明,他要讨论的是 对社会可以合法施加到个人身上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该书在西方受到极高的评价,是对个人自由强有力的辩护。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是卢梭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卢梭在书中提出了 主权在民 的思想,奠定了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政府只是人民集合体的代言人,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社会契约论》一问世,即在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思想的产物,美国的《独立宣言》及宪法亦深受其影响。
《政治学》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这是古希腊*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论述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无可争议地成了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了解当时古希腊社会的状况,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读史须重细节。细节是生动的,也是能打动人的。不知细节便无以知历史,因为历史是由细节串成的。本书即选取了共和国历史上若干个重大事件、重要的关节点。可以说,这些事件和关节点,影响着历史,改变着历史,也创造着历史。而这些事件和关节点中的许多细节,曲折生动、真实鲜活,看似微小、意义重大,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隐身于历史的深处,难露真容。开国大典的准备、出兵朝鲜的决策、林彪外逃的内幕、对日索赔的放弃、中美坚冰的消融、改革开放的起步、经济特区的创办、十八大报告的起草、治国理政新时代的开辟 读史须重细节。细节是生动的,也是能打动人的。从细节中,往往能够发现许多重大事件的真相
《汉译经典:论自由》共分五章:*章为引论,提出了全书的主旨 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了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第二章论述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社会、对他人更有价值。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指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多维的审视,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价值意蕴、面临的新时代境遇及铸牢路径等方面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系统地梳理、阐释并进行深刻地提炼与概括,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供点滴参考。
本书对 1866 年普奥战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囊括了迄今为止英文出版物中对柯尼希格雷茨战役*面而详细的报道,同时将毛奇在普奥战争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刻画得淋*尽致。书中以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政治局势为背景,追溯了毛奇晋升到总参谋长的历程,以及他是如何逐步完善总参谋部的各项职能的。在1866年爆发的普奥战争中,毛奇极尽所能为普军制定了精细的计划,他大胆采取攻势行动,克服了巨大的劣势,以一支小规模的普军部队战胜了兵力远*自己的对手。普奥战争持续了7周,到战争结束时,毛奇已令普军成为全欧洲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而普鲁士也由此成为德意志的 领路人 。
公元1883至1885年,欧亚两个大国间发生了一场举世皆惊的战争。经历了普法之战奇耻大辱的法国,想要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强硬姿态,重树大国威仪。而正经历着洋务运动变革,在军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经迈开步伐的中国,清王朝高层也颇有自信地认为可以在外交上采取强硬态度。围绕着越南问题,两个都并不愿主动公开让步的国家,*终进行了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这场战争,事实上暴露出了清王朝体制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但却被一些局部的、夸大的军事胜利所遮掩 本书纵览中法战争中的政治、外交、军事领域,以海战为脉络,大量引用中、法双方档案资料,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这场战争。对于中法战争中的越南战场,以及马江之战、镇海保卫战、石浦之战等均有详细的刻画、分析。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是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著作,是其上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姊妹篇,作者在上一卷里将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前人类时代,概述政治制度的组件——国家、法治、(民主)负责制——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叙述的历史截止到法国大革命;本卷接着讲述首卷遗留的故事,探讨这组件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世界的发展和互动。 在这第二卷中,福山继续以社会如何发展出强大的、非人格化的、负责的政治制度为核心,考察了从法国大革命到阿拉伯之春和当代美国政治的深层功能障碍等事例,描绘了国家、法治与民主负责制这制度在世界各地由于发展顺序的不同而有不同结果。他讨论了政治腐败的治理,检视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不同政治遗产,并大胆估计未来民主如何应对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西方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政治权利原理》,是卢梭 重要的政治学著作。 卢梭在书中为我们描摹出了理想之国的样子,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 则是自由协议的产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还认为,一切主权和立法权都属于人民的集合体,政府只是这个集合体事务的执行者,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社会契约论》一问世,便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法国大革命中,这本书 被当时的革命者奉为宝典,《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思想的产物,美国的《独立宣言》及1787年宪法亦深受其影响。
《晚清西学丛书》(第二辑)秉持、延续辑的宗旨与视野,搜集和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晚清西学译撰著作,填补空缺,为还原晚清思想全貌做一些添砖加瓦的工作,也借此促进对晚清西学的研究和重新评估,将之作为明末清初至今完整的 西学东渐 上的重要一环,予以独立突显。无论是追溯现代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史、经济学研究史,还是 西学东渐 及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史,这套丛书都颇具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了解晚清知识界的世界视野,以及现代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第二辑首先推出的五种包括《富国策》《普法战纪》《时事新论》《辨学启蒙》《格致新机》。 《富国策》 作者:亨利 法思德(Henry Fawcett,1833 1884),19 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译者:汪凤藻(1851 1898), 晚清同文馆算学副教习。 校注者:张锦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
本书整理美国法院审理的外国主权豁免案例,以美国国会立法及美国政府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见书、利益声明、 豁免建议 和美国法院尤其是联邦法院判例为依据,总结外国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官员在美国诉讼中的豁免问题。 本书在概要介绍美国外国主权豁免立法史和框架结构等问题后,接着介绍哪些主体可以主张主权豁免,然后分析对人管辖权问题,讨论主权豁免诉讼中的其他程序规则、法律选择规则及缺席判决问题,论述管辖豁免例外及执行豁免例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书可以为从事涉外业务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新的资料、视角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