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辩证法》是阿多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把握阿多诺其他著作的关键。本书对原著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解释,尤其是对于一些难懂的地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正如阿多诺把艺术作品比作单子一样,书中的各个不同段落都是阿多诺思想中的一个单子。这些单子的核心都是一样的,让读者获得一种形而上学经验,从而领会非同一的东西。因此,这本书试图通过解释阿多诺所说出的东西,引导读者去领会无法被说出的东西。阅读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不仅仅是要把握阿多诺的基本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哲学思考。只有学会了这种哲学思考, 哲学 才是动词,才是 爱 智慧。这是本书所致力于达到的核心目标。
《独秀文存》分为论文、随感录,通信三卷。其中,论文部分所收文章主要发表在《新青年》上,如《敬告青年》、《法兰西与近世文明》等,文风汪洋恣肆,论理鞭辟入里。《随感录》为针对性很强的杂感,短小精悍,多则百余字,少则数十字。这些 寸铁 (即子弹,钱玄同语)般尖锐有力的杂感直指当时的现实问题,射向军阀、政客、官僚、遗老遗少等。通信是书中*重要,*能反映陈独秀思想的部分,主要是主创《新青年》时期读者的来信,陈独秀对这些来信一一公开作答。来信者有教授、学者、文化保守主义者、青年学生、《新青年》同仁,探讨的内容主要涉及文化与思想革新。针对来信的内容,陈独秀或赞同,或驳斥,或辨析,不少回信文字不多,虽寥寥数百字,却有泰山压顶的风雷之势,迅疾就将对手 打翻在地 。诚如蔡元培先生在1933年该书第九版所做
本书将费城会议、各州对宪法的批准、《权利法案》的制定这三个事件统合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部迄今最完整的关于美国联邦制宪的通史。书中,克拉曼以深刻的洞察力,解释了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经济、政治和宪政斗争的复杂性,并以“祛魅”的方式,讲述了制宪者们的利益冲突如何塑造了美国宪法,以及美国历史本身。其将帮助我们获得一个认识美国制宪过程和美国宪法本质的新视角:传统的制宪史研究强调,推动费城制宪的原因是多元的,而且制宪者在费城会议上起草宪法,是一场建构国家制度的创新活动。克拉曼不否定制宪动因的多元性,但他强调推动制宪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阻止各州出现的“过度民主”,并强调费城会议起草的宪法与18世纪70年代更加民主的州宪法大相径庭,带有一种内在的“反民主”的保守性。
本书全面论述了从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反贪斗争史。
《县乡中国 县域治理现代化》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来对基层治理的研究,结合最近两三年近期新的调查资料写出来的关于县乡治理逻辑与实践的力作,对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做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体而言,本书内容包括:县域体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制安排、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问题、基层领导和基层普通干部自主性、县乡政府落实国家政策的制度设计及其效率与效果、基层工作人员的激励与发展等。书稿通过通俗的语言对县乡治理现象进行了深描和刻画,对个案给予了呈现和剖析,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书中的理论透视,有助于读者深度理解我国县域治理体制的优势,又有利于推动基层创新治理机制、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形成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该书既有分析的深度,又有可读性,特别适合普通大
本书由上海市档案馆编,徐未晚主编,以不同历史时期30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分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 革命先烈的家风 共和国优秀党员干部的家风 三个部分,通过家书、家训、图片等240余件珍贵的档案资料,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真实反映共产党人的家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突出体现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先进性,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三农工作的纲要。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不同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大国之基》共有五个章节,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社会结构、乡村建设、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及组织再造等方面,透视了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基层兴,则国兴。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中国》是作者近几年观察基层治理变迁的作品结集。作者竭力呈现基层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作出基于经验立场的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小瓦尔迪默·奥兰多·基研究美国政治、政党、选举和投票行为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四个方面对美国政党的类型和性质、政治规则的本质、压力集团构成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与形式展开了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强势压力集团的类型与特征,逐章解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关系或利益集团;第二、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政党和选举相关的内容,如政党的功能、小政党、政党组织、提名、选举行为、选举权以及竞选方式等传统问题。第四部分讨论了对于政党来说可能属于次要,但是对政治秩序而言却具有重要地位的议题,包括暴力、贿赂和教育等。全书始终围绕权力与权力关系,以及政治权力的获取和维持等,给出了独到的研究观点和路径。 该书主要反映了20世纪中叶美国政治生活的现实,但其体现的基本原理却对21世纪美国的
阿隆在本书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性及其政治选择做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他不仅描述了当代不同政制的特点及国际关系的逻辑,而且分析了不同国家类型与政党的内在关联,说明了自由问题在二战后是怎样成为不同社会的基本问题的。本书包含以下三个主题:一、讨论托克维尔和马克思的关系。阿隆认为,两人都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他们对自由的社会政治条件的讨论在当代社会仍是非常有价值的。阿隆主张重新发现和阐释托克维尔和马克思,并试图在这两种政治哲学传统间架起桥梁。二、讨论了两种自由观念,即形式上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在这一部分中,阿隆承认社会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具有合理的一面,并对哈耶克等人的观点持保留态度,阿隆还对现代国家由“自治眭民主”向“目标性民主”的演化进程,以及对“形式上的权利”与“现
本书从观念、组织、制度等方面全景式展现了19世纪英美两国的政党政治和民主运作过程。在工业革命与思想变革不断行进、旧统治阶级与新兴势力持续博弈、利益集团互相勾结之下,政党组织、大会与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民主政治的要素不断形成和发展。在这样一种政治演进中,政党组织利用公民精神的疲软和人们对政党的狂热,操纵选民从而攫取权力,成为 赢家。 作者在书里批判了渗透在英美民主制中的政治形式主义,认为政党政治下的民主,以对政党的虔诚取代个人良知,释放出普遍的依赖心理,束缚了公共精神,让懦弱裹挟了民主政府的生命。他提出,如果民主制有未来,那么应该将其建立在理性与自由之上,而不是在情绪与煽动之上。 由于例证扎实、论述详尽、分析透彻,本书成为民主与政党制度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巨著,并对后来马克斯·韦伯和
陈淳,字安卿(1159-1223年),福建龙溪县人(今属漳州市龙文区),世称北溪,人称北溪先生。朱子晚年大弟子,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临漳时,其师事朱熹,朱熹多次对人言: 南来,吾道得一安卿为喜。 朱子离漳后,其又前往考亭问学。其一生护卫师门甚力。身为朱子的学生,陈淳一生几无仕宦经历。三十二岁,陈淳科举不顺,后一度放弃科考,晚年则多次参加科考,直至六十岁方被授予迪功郎、安溪主讲,但并未上任,后短暂地代理过长泰主讲。其参政的时间极短,长期生活于乡村僻野之地。然却凭借其弘扬朱子学之功,于雍正二年(1724年)经礼部议定,进入孔庙配祀诸贤儒之列。陈淳主要著作是《北溪字义》、《严陵讲义》等。《北溪字义》是宋代理学辞典,学术意义重大。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部全面深入研究陈淳思想,梳理二程朱子到陈淳思想演变
本书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并介绍一些概念与测量标准;其次,探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再次,具体讨论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自然实验、描述性定性工具等常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中的描述性与非正式推论、定性分析中的描述性与非正式推论几种方法的内在途径;最后,总结论述了政治方法论中的运动,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通过对政治方法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科学,为研究政治学提供多种方法与途径,为研究扫清障碍。
本书是一部在内容上既能体现长时段、 视角,又能突出不同历史时段特点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史著作。突出政治概念诠释与政治史语境相结合的编史理念,尝试全面、独到地论述意大利政治思想史,是中国学者对意大利政治思想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上册分两编,分别阐释了古代罗马政治共同体理念的演变、近代早期城邦 观念的新生等问题,下册分两编阐释了17-19世纪 统一思想中的矛盾与冲突、左右摇摆的20世纪 政治意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