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本卷为书信卷,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从1856年至1859年的通信,同时也包括马克思与他人、恩格斯与他人的通信以及燕妮与恩格斯的通信等。本卷书信的顺序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宝贵的资料。在通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一家的生活状况,让他从一个哲学家、理论家回归到生活中,而展示给读者的生活是如此的艰难与拮据,在这样的困境中,马克思依然坚持理论的开拓,而这一时期正是《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创作时期,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不重要的手稿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同时,这些书信也真实呈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恩格斯给予马克思无私的帮助、资助与关照。正因为本卷是书信卷,增加了本卷的可读性和可推广性,不似理论深奥难理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毛泽东诗词精读》的写作,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凝结着作者半生心血。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初心不改。《毛泽东诗词精读》是一本诗词解读赏析的书。力求全面、深入、透彻、具体,力戒印象式的抽象的简评或就其一点不着边际的发挥,希望给读者们一个充实完备、深浅适宜的读本。不少读者从赏读的审美愉悦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人格的提升、精神的超越,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品德。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与马克思主义的“道”是如何相通、相融、相成的,我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国情研究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知名学者,集体编写本书。《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提出了文明型政党、新唯物史观、向内求、向下超越、中国式干部等新论述,用富有理论思维的大众化语言,深度解读“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融通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理论探索,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有重要作用。
梅林的《马克思传》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马克思生平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18 年3 月。本书是第一个根据德文原文翻译的中译本,全书完整记述了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进行理论创作的辉煌人生。《马克思传》青少年版删减了全译本汇中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阐释,更多保留了体现马克思学习、生活、爱情、家庭等方面的内容,使马克思的形象更加生动。
本书运用比较历史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围绕意识形态对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建构这一主线,勾勒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进程,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本书结合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特点和实践需求,收录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的12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性文章,包括《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公开决裂》《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初奠基》《经济学与哲学结合的萌芽》《资本作为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唯物史观的经典阐发》等,涉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多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核心要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这些文章均为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篇目。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向党员干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思想价值,对党员干部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力求全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它不仅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阶级理论、国家理论、革命理论、民族理论等,而且也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重视不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政治权力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因而,《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向人们展现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余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读懂《资本论》这样一部科学著作,使大家接受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作者将《资本论》三卷的全部精华凝结为10万字左右的一本科普读物,深入浅出地讲透核心逻辑,每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及时回应了现实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若干问题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要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问题,坚持和宣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觉掌握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第二个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本书将“第二个结合”作为认识和研究的对象,立足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需要,在深刻洞悉“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视野、历史脉络、实践伟力、意义关联中全面展现“第二个结合”的命题价值,以“十论”的形式和内容,对“第二个结合”的生成逻辑论、深层本质论、重大关系论、魂脉根脉论、伟大意义论、文化使命论、实践智慧论、时代要求论、守正创新论、世界影响论进行了分章论证、具体展开、内容深化,是一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作品,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