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董振华教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家小书。全书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选取了大众普遍关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十个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对比中西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实践,展开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书一问一答,问题意识强,针对性强,回答问题注重正本清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篇幅短小精悍,力图通俗易懂地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展现其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近两个世纪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由于它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而成为20世纪历史上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在某些时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本书收集了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从1956至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后世影响的研究。希望本书的出版会帮助读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在21世纪将会拥有何种未来的问题。 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种迷人的、有洞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到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再到《共产党宣言》一一进行了考察,并对退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通过出色、深刻、有力且广泛的研究,《
本书认真贯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飞跃 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一时代主题,努力探讨传统学术的精华通向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和剖析典型性命题,展现中国智慧的光彩。 本书探讨了如下三大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贯通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性;为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所应具有的使命情怀。 为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者通过创造性阐释,系统深入而又亲切有味地论述了展现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新视角、史学经典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锻造、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内在动力。
本书是日本优秀青年学者斋藤幸平的著作,2018年,该书获得 多伊彻纪念奖 (Deutscher Memorial Prize)。该书已成为当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性著作。 书中讲述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观点启发着马克思的思想不断进化,加深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评态度。马克思则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管控,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恢复人与自然的统一,弥合物质变换的裂痕。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与资本主义制度决裂。 本书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文本,以更系统、更全面的形式重构马克思对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通过把马克思环境思想作为经济学批判不可或缺的契机来系统地展开,同时赞同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和环境批判的可能性。为此,本书提出了比福斯特和伯克特所认为的 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生态学要素 这一主张更强有力的观点,即 如果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欲望与革命》( Marxism and Ethics:Freedom, Desire and Revolution)是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激进社会政治理论丛书 中的一册。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可读性很强的入门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丰富而复杂的发展史。作者保罗 布莱克里奇认为,马克思的自由的伦理学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性批判的基础。在他看来,最好是透过黑格尔对康德式的与亚里士多德式的伦理观的综合,来理解马克思的能动性观念。马克思对道德论的拒斥并不像粗陋的唯物主义解读所表明的那样,否认行动包含自由的、有目的的、主观的维度。对于马克思而言,自由既是反对异化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质,也是它的目标所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政治分离并争取真正的民主的运动,构成了现代自由的具体形式。同时,本书也为当代政治哲学作出独
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研究他,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是李颖的博士论文,为当年的优秀论文,并已于2005年出版。本次修订重版,增加了部分新的研究材料,对一些讹误也进行了修改。 中国革命与苏俄、共产国际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历史特征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陈独秀全部的思想和活动,从始至终几乎都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陈独秀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把钥匙。 本书一方面充实和扩展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开启了陈独秀研究的新角度,同样充实了陈独秀的研究,即用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这样一条贯穿陈独秀一生的主线,重新解析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哲学家,为马克思主文理论及其在意大利的发展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认为是 哲学的马克思主义 的开创者,特别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方面。 拉布里奥拉出生在意大利南方的那不勒斯,早年思想深受以贝特兰多 斯帕文塔为代表的 南方黑格尔主义 的影响。后来在罗马大学任教,成为 历史哲学 的讲席教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拉布里奥拉对包括教育、工会活动和社会改革在内的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讲述。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关于道德自山、以及道德与宗教》《关于教学的历史》《关于唯物史观的文集》《论社会主义与哲学》《世纪之交:关于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的一些思考》等。 尽管拉布里奥拉是一位大学教授,但他的影响力并不限于学术界。他一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演讲为工
本书根据各国学者的研究,介绍了青年马克思的成长过程,展示了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阐明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包括了几乎所有后来马克思提出的论题。对于那种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分割开来的态度,本书也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批判。书中还注重对学界比较关心的有关马克思思想的热点问题行分析和探讨。
《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一百年丛书》全面系统地呈现党的理论武装一百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和丰富经验,揭示党的理论武装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党加强理论武装的使命担当,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历史和经验提供了一套简明、生动、系统的著作。 本书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因、主体和方法,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变迁,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到新时代的新机遇新发展,进而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使命。全书有助于深化学界和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与马克思主义的“道”是如何相通、相融、相成的,我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国情研究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知名学者,集体编写本书。《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提出了文明型政党、新唯物史观、向内求、向下超越、中国式干部等新论述,用富有理论思维的大众化语言,深度解读“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融通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理论探索,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有重要作用。
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发展史的*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本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 1929)》是*卷。 在本卷中,着重对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作了阐述。本卷分为三篇:*篇为德国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贡献,包括对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关系的分析、《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意义以及恩格斯与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围绕价值问题展开理论争论的过程及其得失等;第二篇为俄国的理论贡献,论述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在俄国传播的特点、普列汉诺夫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和发展的意义等;第三篇是针对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中存在的重要争议性主题而进行的论述。
《重庆社会科学年鉴(2021)》系重庆市社会科学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一本连续的综合性资料丛书。本辑书稿主要分为学科综述、学术活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奖成果、社科人才、新型智库、社会组织、社科普及、科研单位、学术期刊、社科联、大事记等13个标目构成。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学科综述部分,分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6个学科门类共68篇综述,让本辑年鉴具有极强的学术研究意义,其余板块相较其他年份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稿是一本具有指导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存史、咨政的工具书。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全新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论述摘编本系列,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恩格斯著韦建桦主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反杜林论(著作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为其中一册。
经史关系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面临自身独有的 经史 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之 经 与中国实践之 史 的关系,核心命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 六经皆史 处理经史关系的方法论十分相似。而这并非巧合,有其内在思想渊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继承者和弘扬者,建党伊始就自觉从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之际,深受浙东史学影响的范文澜抵达延安,其所提出的中国经学史演变之宏论,深受毛泽东赏识与器重。面对类似的经史关系问题,又有关键人物范文澜作为毛泽东与章学诚之间的思想榫卯, 六经皆史 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之间,就产生了内生性思想逻辑关联,极具方法论启示之意蕴。
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发展史的*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本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 1990)》是第二卷。? 第二卷的内容是*卷内容的继续。本卷主要是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的阐述。20世纪30年代以来,理论分析的重心开始转向西方,以至于西欧和北美在战后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新的难题也在这一时期出现,马克思经济学中早先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本卷对其主要涉及的年代之前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因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用来克服马克思主义分析上的缺陷或被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格斯与各种流派的
本书从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全面系统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应性联系,并建构起一个相应的理论系统,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关于这种关系,可以简要地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马恩通信选集》作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和组织编译出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要著作之一,其中收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密切结合了现代中国革命斗争的任务,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策略和态度,为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抗战策略和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研究《马恩通信选集》的编译和传播过程对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来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权:文本与解读》是一部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思想的经典论述进行正本清源式系统解读的研究性著作。本书导论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发展进行梳理,从宏观维度展现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总体理论面貌;主体部分选取30篇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在保证原文论述逻辑结构连贯的前提下,摘选其中关于人权的论述,并加以逐段解析,以期尽可能直观地展示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脉络,努力还原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