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电报的功劳更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当年,电台是极其宝贵的设备,电台密码更是关系到党和军队生死存亡的信息。因此,人民军队的电台有一条基本要求:“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所以,遇到危急关头,首先砸电台、毁电码。身为电台的机要人员,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毁掉一切机密。相反,国民党军队被人民军队消灭时,一再出现电台连同密码一同被俘获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共两党的差别,并预示着最后的结局。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一次次用无线电发报机指挥着党和军队的行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胜利,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历史传奇。据统计,在中共中央驻扎西柏坡期间,毛泽东先后发出一百九十七封电报,指挥了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略决战在内的二十四场战役
《国企党建创新样本》系统总结了兰州石化60年来党建工作的实践做法、典型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国企党建创新样本》分《举措》《标准》《机制》《考核》4个篇目共计14章,涵盖了兰州石化党建创新实践的制度、规范、措施、案例等方方面面,内容新颖、数据翔实、案例丰富。为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兰州石化党委在篇章编写中专门选取了大量基层党组织工作案例,使内容更加务实、实践更加生动、案例更加鲜活。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基于深化理论研究和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也是基于网络化生存方式下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本书主要研究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生成机制、矛盾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经验和域外借鉴、现实境遇、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探讨,具体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向发展、如何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等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立足政治学理论,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讨论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二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基本战略,三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和发展的方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内在原理。
该书稿收录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张太雷一生的文字记述。其中包括政论文、家书、往来函电、报告、讲话以及张太雷写给共产国际等的译文(已经翻译成中文),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章结集,准确记述了张太雷在中国早期革命过程中所留下的思想和宝贵的意见。
作者张正耀,自2014年至2016年担任安徽省委第七巡视组组长。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网对第七巡视组的工作都进行过专门报道。本书收录的是他在此期间从事巡视工作的实践感悟与思考。在书中,作者对巡视工作、巡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省委巡视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巡察结束后,如何启动问责程序等,都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本书记录的是挺纪反腐的生动实践,展现的是巡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可资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巡视巡察的有益启迪。
内容简介
锦华同志作为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处在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同志,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在《国事忆述》这部书中,真实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取得的巨大成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党史、国史的研究工作,还是对于满足广大干部、青年和各行各业读者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需要,都是极为有益的。 ,立意恢弘,内容广博。本书所述,涵盖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长达近30年的岁月,涉及这段时期内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重大决策的原委和经过。例如,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